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63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包括:持针手柄、针芯、防针刺机构和软套管,所述针芯的一端与所述持针手柄连接,所述针芯靠近针头一侧表面开有第一孔,所述针芯上侧开有第二孔,所述防针刺机构设置在所述针芯上,所述软套管和所述防针刺机构连接。通过设置防针刺机构,当动脉穿刺针的针芯穿刺完成后,将针芯抽出软套管,直至针芯上第一孔移动至拨片的凸块下方,使得凸块卡进第一孔内,通过凸块与第一孔配合,实现对针芯进行固定,使得针芯的针头部分卡在套筒内,医护人员对针芯进行拿取时,可以避免被针芯误刺。芯误刺。芯误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

技术介绍

[0002]经皮内动、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完成介入手术的第一步。目前,临床上一般是利用塞丁格技术通过带针芯的穿刺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穿透血管前、后壁,先后退针芯,缓慢向后退针,退至有血液从穿刺针尾端喷出(静脉血是缓慢溢出)时,然后将导引导丝插入软套管推进血管内,再拔出软套管沿导引导丝置入鞘管,再将导管插至靶血管,血管造影或血管内介入治疗;而穿刺完成后,穿刺针抽出的针头裸露在外部,医护人员在拿取过程中容易被误刺。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出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带针芯的穿刺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穿透血管前、后壁,先后退针芯,缓慢向后退针,穿刺完成后,穿刺针抽出的针头裸露在外部,医护人员在拿取过程中容易被误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4]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持针手柄、针芯、防针刺机构和软套管,所述针芯的一端与所述持针手柄连接,所述针芯靠近针头一侧表面开有第一孔,所述针芯上侧开有第二孔,所述防针刺机构设置在所述针芯上,所述软套管和所述防针刺机构连接;
[0005]所述防针刺机构包括套筒、针槽、拨片和凸块,所述软套管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针槽开贯穿开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针芯滑动穿过所述针槽,所述拨片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拨片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扭簧,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拨片上朝向所述套筒内部的一侧,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孔配合。
[0006]优选地,所述持针手柄朝向所述针芯的一侧设有容纳腔。
[0007]优选地,所述套筒上靠近所述持针手柄的一侧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与所述持针手柄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筒的长度与所述容纳腔的深度相等。
[0008]优选地,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定位筒的一侧对称开有导向槽。
[0009]优选地,所述拨片靠近所述针芯的位置呈半圆弧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拨片的半圆弧处。
[0010]优选地,所述软套管上侧设有透明软管。
[0011]优选地,所述套筒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拨片接触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软套管上活动设有针帽。
[0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防针刺机构,当动脉穿刺针的针芯穿刺完成后,将针芯抽出软套管,直至针芯上的第一孔移动至拨片的凸块下方,使得凸块卡进第一孔内,通过凸块与第一孔配合,实现对针芯进行固定,使得针芯的针头部分
卡在套筒内,医护人员对针芯进行拿取时,可以避免被针芯误刺,且退出针芯时即可一步到位对针芯的针头位置进行防护,使用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针芯头部锁定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套筒剖面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持针手柄;2、针芯;3、套筒;4、针孔槽;5、拨片;6、凸块;7、定位筒;8、导向槽;9、软套管;10、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请参阅附图1

6,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包括:持针手柄1、针芯2、防针刺机构和软套管9,针芯2的一端与持针手柄1连接,持针手柄1朝向针芯2的一侧设有容纳腔,针芯2内部中空,针芯2表面靠近针头的一侧开有第一孔,针芯2表面靠近软套管9上侧的位置开有第二孔,防针刺机构设置在针芯2上,软套管9与防针刺机构连接;
[0025]防针刺机构包括套筒3、针槽4、拨片5和凸块6,软套管9与套筒3滑动连接,套筒3上靠近持针手柄1的一侧设有定位筒7,定位筒7与持针手柄1滑动连接,定位筒7的长度与容纳腔的深度相等,针槽4开贯穿开设置在套筒3上,针芯2滑动穿过针槽4,拨片5转动设置在套筒3上,拨片5与套筒3之间设有扭簧,凸块6设置在拨片5上朝向套筒3内部的一侧,凸块6与第一孔配合。
[002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进行穿刺时,通过将针芯2经皮肤、皮下组织穿透血管前、后壁,详细的说,软套管9上侧设有一段透明软管,针芯2表面的第二孔位于透明软管内,针芯2
回血通过第二孔流动至软套管9上侧的透明软管内,从而通过透明软管观察回血情况,然后通过持针手柄1带动针芯2退出,退至有血液从穿刺针尾端喷出(静脉血是缓慢溢出)时,然后将软套管9的头部推进血管内,再沿导引导丝置入鞘管,再将导管插至靶血管,血管造影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随后,继续通过持针手柄1带动针芯2移动,使得针芯2的针头部分朝套筒3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第一孔和第二孔不位于同一平面上,针芯2后退时,针芯上的第二孔不会与凸块6接触配合,当针芯2上的第一孔移动至凸块6的底部,此时,凸块6再次卡住针芯2上的第一孔内,此时针芯2的针头位于套筒3内,可以避免针芯2在放置过程中,医护人员对针芯2进行拿取,而不小心被扎的情况出现,进而实现防刺的功能,当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第一次股动脉穿刺而未成功穿刺进股动脉内,可以通过转动拨片5,拨片5带动凸块6向上转动,扭簧发生形变,此时凸块6不再卡住针芯2的第一孔,从而使得针芯2可以再次在套筒3内进行移动实现二次穿刺。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3远离定位筒7的一侧对称开有导向槽8。
[0028]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套筒3与软套管9连接时,由于软套管9的型号不同,部分软套管9两侧设有导向块,套筒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持针手柄(1)、针芯(2)、防针刺机构和软套管(9),所述针芯(2)的一端与所述持针手柄(1)连接,所述针芯(2)内部中空,所述针芯(2)靠近针头一侧表面开有第一孔,所述针芯(2)上侧开有第二孔,所述防针刺机构设置在所述针芯(2)上,所述软套管(9)和所述防针刺机构连接;所述防针刺机构包括套筒(3)、针槽(4)、拨片(5)和凸块(6),所述软套管(9)与所述套筒(3)滑动连接,所述针槽(4)开贯穿开设置在所述套筒(3)上,所述针芯(2)滑动穿过所述针槽(4),所述拨片(5)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3)上,所述拨片(5)与所述套筒(3)之间设有扭簧,所述凸块(6)设置在所述拨片(5)上朝向所述套筒(3)内部的一侧,所述凸块(6)与所述第一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血管鞘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手柄(1)朝向所述针芯(2)的一侧设有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蒙蒙赵鹏刘林朱剑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