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06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包括本体和至少一个对照标识组件,所述本体用于标示阳性对照区、阴性对照区和过敏原点刺区,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供对照标识组件进行上下滑动的第一轨道;所述本体和对照标识组件为透明结构,用于标记阳性对照区和/或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以保证阳性对照区和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标记于本体和对照标识组件上;或标记于不同的对照标识组件上;从而通过比对本体和对照标识组件上,或不同对照标识组件上,过敏风团的大小,即可确定过敏原阳性的级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测试点定位,在读取结果时,无需使用油性笔在皮肤上拓印,且无需使用胶带粘贴皮肤上的过敏风团,对患者更友好。患者更友好。患者更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用品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现已成为联合国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是过敏原在体内检测方法。因其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用酒精或生理盐水将皮肤测试部位(一般为手部前臂掌侧)擦拭干净、风干;

在测试部位贴上带编号的胶带,以区分左右侧和点刺间隔;

将过敏原点刺液、阳性对照液及阴性对照液依次滴在点刺测试区;

避开血管,将点刺针垂直刺入皮肤,并维持1秒后垂直拔出,以使过敏原点刺液、阳性对照液及阴性对照液渗入体内(不同试验区需更换点刺针);

用纸巾平铺或棉棒吸取多余的点刺液、对照液;

15

20min后,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风团或红斑),如有出现过敏反应,再用油性笔描绘出风团或红斑的四周边线(如有患者迟发反应,可24h后再进行判读);

用透明胶纸粘贴油性笔所描绘的边线,并粘贴到检测报告纸上的相应位置;

在检测报告纸上测量风团或红斑的直径,判断过敏原点刺液是否会引起患者过敏。
[0003]但以上检测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风团或红斑的测量操作比较繁琐,且不易读取,结果误差较大;2、在皮肤上用油性笔描画风团或红斑边界时,容易划伤过敏反应的皮肤,导致感染;3、在用胶纸粘贴风团或红斑边界时,会撕拉黏连的风团或红斑,容易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疼痛;尤其对患儿的依从性较差。
[0004]目前虽然也有关于皮肤点刺试验判读等相关技术和专利,但这些技术或专利的操作比较复杂,且购置成本高,不能直观、迅速判断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敏原点刺结果读取不便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包括本体和至少一个对照标识组件,所述本体用于标示阳性对照区、阴性对照区和过敏原点刺区,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供对照标识组件进行上下滑动的第一轨道;
[0008]所述本体和对照标识组件为透明结构,用于标记阳性对照区和/或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以保证阳性对照区和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标记于本体和对照标识组件上;或标记于不同的对照标识组件上;从而通过比对本体和对照标识组件上,或不同对照标识组件(200)上,过敏风团的大小,即可确定过敏原阳性的级别。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对照标识组件包括固定
翼和可拆卸设置于固定翼上的对照标识片;
[0010]所述固定翼设置于第一轨道上,且所述固定翼通过在第一轨道上进行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对照标识片进行上下滑动;
[0011]所述对照标识片用于标记阳性对照区或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以保证阳性对照区和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标记于本体和对照标识片上;或不同固定翼的对照标识片上;或同一个固定翼的不同对照标识片上。
[0012]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在第一轨道上下移动对照标识组件,以便在对照标识片上标记出过敏风团,从而实现在对照标识片上标示出过敏原点刺区和/或阳性对照区的过敏风团,以确定过敏原阳性的级别。具体地,可以设置两组对照标识组件,其中一组用于标记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另一个用于标记阳性对照区的过敏风团,即可以在两个对照标识组件的两个对照标识片上同时标记出过敏原点刺区和阳性对照区的过敏风团;或者,所述本体和所述对照标识片上,其中一个用于标记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另一个用于标记阳性对照区的过敏风团;即也可以在本体上直接标记出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在阳性对照区上标记阳性对照区的过敏风团,以进行比对或计算两者的大小,即可确定过敏原阳性的级别。另外,还可以在同一对照标识组件上可拆卸安装两个对照标识片,其中一个用于标记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另一个用于标记阳性对照区的过敏风团;通过比对两个对照标识片上的过敏风团大小,从而确定过敏原阳性的级别。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本体和对照标识组件上设置有统一规格大小的线格。
[0014]具体地,该线格设置于对照标识片上,从而通过比对和计算本体和对照标识片上,或两个不同的对照标识片上,过敏风团所占据线格的大小,即可确定过敏原阳性的级别。
[0015]进一步地,为便于计算大小,所述线格的规格为1mm
×
1mm。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固定翼上设置有供对照标识片进行左右滑动的第二轨道。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固定翼背面设置有第一粘贴区,和/或,所述本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粘贴区,用于粘贴于人体皮肤上。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第一粘贴区设置于固定翼的左右两端部,第二粘贴区设置于第一轨道的背面。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本体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轨道,两条第一轨道设置于本体的两长边上。
[0020]设置两条第一轨道有利于保证对照标识组件平行稳定地移动。具体地,所述对照标识片通过固定翼在两条第一轨道上进行上下滑动。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刻度标识点,用于定位测试点。进一步地,该定位测试点设置于第一轨道(100)上。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刻度标识点的间距为1cm、2cm、3cm或4cm。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本体上设有通孔,用于放置点刺液和进行点刺操作。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所述本体、第一轨道和对照
标识组件均为软性结构。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本技术的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可方便测试点定位,减少操作步骤,在读取结果时,无需使用油性笔在皮肤上拓印,且无需使用胶带粘贴皮肤上的过敏风团,减少对过敏风团的伤害,对患者更友好。且本技术的判读尺还可以消毒重复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且可更直观快捷的读取数据,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翼正面结构示意图(没有设置对照标识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和至少一个对照标识组件(200),所述本体(10)用于标示阳性对照区、阴性对照区和过敏原点刺区,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条供对照标识组件(200)进行上下滑动的第一轨道(100);所述本体和对照标识组件(200)为透明结构,用于标记阳性对照区和/或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以保证阳性对照区和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标记于本体(10)和对照标识组件(200)上;或标记于不同对照标识组件(200)上;从而通过比对本体(10)和对照标识组件(200)上,或不同对照标识组件(200)上,过敏风团的大小,即可确定过敏原阳性的级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判读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照标识组件(200)包括固定翼(220)和可拆卸设置于固定翼(220)上的对照标识片(210);所述固定翼(220)设置于第一轨道(100)上,且所述固定翼(220)通过在第一轨道(100)上进行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对照标识片(210)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对照标识片(210)用于标记阳性对照区或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以保证阳性对照区和过敏原点刺区的过敏风团标记于本体(10)和对照标识片(210)上;或不同固定翼(220)的对照标识片(210)上;或同一个固定翼(220)的不同对照标识片(210)上。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静周琪琳熊国威成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