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03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包括主管道和直管,所述主管道的顶部连接有分流结构,所述直管的外壁前后两侧分别连通有直管检修阀,所述直管检修阀的内侧俩通有直管伸缩节,通过分流结构中先关闭直管调压阀,再关闭分管调压阀,同样的,系统启动时,先开启分管调压阀,再开启直管调压阀,能有效减小水锤升压,降低系统压力和投资,分管调压阀和直管调压阀前方的分管检修阀和直管检修阀静压较大,开启时先分别开启的分管检修阀和直管检修阀外侧的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使两个检修阀前后联通,压力相等,实现了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的两阶段关闭,解决水锤升压的问题,避免静压过大,保证检修阀正常打开。保证检修阀正常打开。保证检修阀正常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
,具体为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就是在重力流输水系统的末端设置调流调压阀来控制系统流量。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738403U”的一种水力控制的重力流管线调流系统,本技术简单实用、运行安全可靠,大幅节约因流量调节阀供电而带来的外接线路引接工程造价,解决无外接线路供电电源的重力流系统对流量控制的要求,但是在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使用中,重力流输水系统往往在末端设置调流调压阀来控制系统流量,对于大管径高落差的重力流系统,由于调流调压阀口径大,工程操作难以做到两阶段关闭,容易引起较大的水锤升压,导致系统压力等级偏高,造价偏大,导致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难以实现两阶段关闭,容易出现水锤升压,而且检修时由于静压过大,检修阀无法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导致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难以实现两阶段关闭,容易出现水锤升压,而且检修时由于静压过大,检修阀无法打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包括主管道和直管,所述主管道的顶部连接有分流结构,所述直管的外壁前后两侧分别连通有直管检修阀,所述直管检修阀的内侧俩通有直管伸缩节,位于前方所述直管伸缩节的后方连通有直管调压阀,所述直管调压阀的后方与直管的外壁向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分管路和分管检修阀,所述分管路的底部与主管路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分管路的内侧与分管检修阀的外侧相固接,所述分管检修阀的内侧连通有分管伸缩节,位于前方所述分管伸缩节的后方连通有分管调压阀,位于后方所述分管伸缩节的正面与分管路的外壁相固接,所述分管调压阀的后方与分管路的外壁相连通,所述分管路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弯管,所述第一弯管的外壁连通有第一旁通伸缩节,所述第一旁通伸缩节的后方连通有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一旁通阀的后方与第一弯管的外壁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主管道的内侧与直管的端部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直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弯管。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弯管的外壁连通有第二旁通伸缩节。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旁通伸缩节的后方连通有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二旁通阀的后方与第二弯管的外壁相连通。
[00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有益效果是:通过分流结构中先
关闭直管调压阀,再关闭分管调压阀,同样的,系统启动时,先开启分管调压阀,再开启直管调压阀,能有效减小水锤升压,降低系统压力和投资,分管调压阀和直管调压阀前方的分管检修阀和直管检修阀静压较大,开启时先分别开启的分管检修阀和直管检修阀外侧的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使两个检修阀前后联通,压力相等,实现了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的两阶段关闭,解决水锤升压的问题,避免静压过大,保证检修阀正常打开。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分管轮、分管检修阀和分管伸缩节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第一弧板、竖板和第二弧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主管道,2、分流结构,201、分管路,202、分管检修阀,203、分管伸缩节,204、分管调压阀,205、第一弯管,206、第一旁通伸缩节,207、第一旁通阀,3、第一弧板,4、直管,5、直管检修阀,6、直管伸缩节,7、直管调压阀,8、第二弯管,9、第二旁通伸缩节,10、第二旁通阀,11、第二弧板,12、竖板。
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包括主管道1和直管4,主管道1的顶部连接有分流结构2,直管4的外壁前后两侧分别连通有直管检修阀5,直管检修阀5如何操作使用已是现有技术,不做过多阐述,型号根据使用需求选取,直管检修阀5的内侧俩通有直管伸缩节6,位于前方直管伸缩节6的后方连通有直管调压阀7,直管调压阀7的型号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取,直管调压阀7的后方与直管4的外壁向连通。
[0020]分流结构2包括分管路201和分管检修阀202,分管路201的底部与主管路1的顶部相连通,分管路201的内侧与分管检修阀202的外侧相固接,分管检修阀202型号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取,分管检修阀202的内侧连通有分管伸缩节203,位于前方分管伸缩节203的后方连通有分管调压阀204,分管伸缩节203可以减少振动对管道产生的应力,分管调压阀204型号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取,位于后方分管伸缩节203的正面与分管路201的外壁相固接,分管调压阀204的后方与分管路201的外壁相连通,分管路201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弯管205,第一弯管205的外壁连通有第一旁通伸缩节206,第一旁通伸缩节206的后方连通有第一旁通阀7,第一旁通阀7型号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取,第一旁通阀7的后方与第一弯管205的外壁相连通;
[0021]通过分流结构2中先关闭直管调压阀7,再关闭分管调压阀204,同样的,系统启动时,先开启分管调压阀204,再开启直管调压阀7,能有效减小水锤升压,降低系统压力和投资,分管调压阀204和直管调压阀7前方的分管检修阀202和直管检修阀5静压较大,开启时先分别开启的分管检修阀202和直管检修阀5外侧的第一旁通阀207和第二旁通阀10,使两个检修阀前后联通,压力相等,实现了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的两阶段关闭,解决水锤升压的问题,避免静压过大,保证检修阀正常打开。
[0022]主管道1的内侧与直管4的端部相连通,直管4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弯管8,第二弯管8的外壁连通有第二旁通伸缩节9,第二旁通伸缩节9的后方连通有第二旁通阀10,第二旁通阀10的型号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取,第二旁通阀10的后方与第二弯管8的外壁相连通。
[0023]工作原理:
[0024]在使用该装置时,先关闭直管调压阀7,再关闭分管调压阀204,这样2个管道系统的关阀过程就相当于两阶段关闭,同样的,系统启动时,先开启分管调压阀204,再开启直管调压阀7,相当于两阶段开启,能有效减小水锤升压,降低系统压力和投资,分管调压阀204和直管调压阀7前方的分管检修阀202和直管检修阀5静压较大,开启时先分别开启的分管检修阀202和直管检修阀5外侧的第一旁通阀207和第二旁通阀10,使两个检修阀前后联通,压力相等,有效解决两个检修阀无法打开的问题。
[0025]实施例2:
[0026]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还包括第一弧板3、第二弧板11和竖板12,第一弧板3的内壁与分管路201的外壁底部相固接,第一弧板3的底部与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包括主管道(1)和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顶部连接有分流结构(2),所述直管(4)的外壁前后两侧分别连通有直管检修阀(5),所述直管检修阀(5)的内侧俩通有直管伸缩节(6),位于前方所述直管伸缩节(6)的后方连通有直管调压阀(7),所述直管调压阀(7)的后方与直管(4)的外壁向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重力流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2)包括分管路(201)和分管检修阀(202),所述分管路(201)的底部与主管道(1)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分管路(201)的内侧与分管检修阀(202)的外侧相固接,所述分管检修阀(202)的内侧连通有分管伸缩节(203),位于前方所述分管伸缩节(203)的后方连通有分管调压阀(204),位于后方所述分管伸缩节(203)的正面与分管路(201)的外壁相固接,所述分管调压阀(2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绵绵孙军平李思源陈武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