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控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88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8
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能控流结构,包括输水装置、消力井、尾水池、消能格栅和多个中隔墩;输水装置的一端与上游放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消力井连通;消力井设置于尾水池内,且消力井的底板高程比尾水池的底板高程低1.5~3m;尾水池包括平底段和斜坡段;多个中隔墩设置于消力井与斜坡段的邻接处;消能格栅设置于消力井与平底段的邻接处。本技术利用设置于尾水池内的消力井替代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距离消力池的消能方式,消力井利用尾水池空间,达到了集中在较短距离内完成消能的目的,具有永久占地小、工程投资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能控流结构,属于水利水电。


技术介绍

1、对于以供水、拦沙、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为充分利用下泄河道的生态流量、下游灌区的灌溉流量及下游城镇工业供水流量,常设置坝后电站,所需水量先发电消能后再经尾水池下泄后进行利用。

2、为保证坝后电站在不发电情况下仍能下泄下游用水流量,传统方式为设置消力池将下泄水进行消能后与电站尾水衔接,并利用消力池后设置的弧形闸门控制下泄流量。

3、上述消力池与尾水池分别单独设置,消力池长度长,混凝土用量大、永久占地大、工程投资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能控流结构,以解决现有消力池与尾水池分别单独设置,消力池长度长,混凝土用量大、永久占地大、工程投资高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能控流结构,包括输水装置、消力井、尾水池、消能格栅和多个中隔墩;

3、所述输水装置的一端与上游放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消力井连通;

4、所述消力井设置于所述尾水池内,且所述消力井的底板高程比所述尾水池的底板高程低1.5~3m;

5、所述尾水池包括平底段和斜坡段;

6、所述多个中隔墩设置于所述消力井与所述斜坡段的邻接处;

7、所述消能格栅设置于所述消力井与所述平底段的邻接处。

8、优选地,所述输水装置包括流量调节单元、下游闸阀和出水管道;

9、所述流量调节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上游放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游闸阀连通;

10、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下游闸阀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消力井内与所述消力井连通。

11、优选地,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消力井0.3m~1.0m。

12、优选地,所述流量调节单元包括上游闸阀和调节放水阀;

13、所述上游闸阀的一端与所述上游放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放水阀的一端连通;

14、所述调节放水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游闸阀连通。

15、优选地,所述斜坡段的坡比为1:3~5。

16、优选地,所述消能格栅的顶部高程与所述尾水池的顶部高程相同。

17、优选地,所述尾水池的顶部高程比所述尾水池周围的室外地坪高0.1~0.3m。

18、优选地,还包括阀井和闸阀盖板;

19、所述下游闸阀设置于所述阀井内;

20、所述闸阀盖板设置于所述阀井的顶部。

21、优选地,还包括阀坑和放水阀盖板;

22、所述调节放水阀和所述上游闸阀均设置于所述阀坑内;

23、所述放水阀盖板设置于所述阀坑的顶部。

24、本技术的消能控流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技术利用设置于尾水池内的消力井替代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距离消力池的消能方式,消力井利用尾水池空间,达到了集中在较短距离内完成消能的目的,具有永久占地小、工程投资低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装置、消力井、尾水池、消能格栅和多个中隔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包括流量调节单元、下游闸阀和出水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消力井0.3m~1.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单元包括上游闸阀和调节放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段的坡比为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格栅的顶部高程与所述尾水池的顶部高程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池的顶部高程比所述尾水池周围的室外地坪高0.1~0.3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井和闸阀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坑和放水阀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装置、消力井、尾水池、消能格栅和多个中隔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包括流量调节单元、下游闸阀和出水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消力井0.3m~1.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能控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单元包括上游闸阀和调节放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张敏陈立刘宇李杰雷澄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