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00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波电感器,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电感器外壳和密封盖,电感器外壳内部竖直方向设有两组安装弧座,安装弧座内部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第一电感主体两端分别连接设有导电弧座,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相邻导电弧座之间设有转换连接座,转换连接座正面设有电感支脚,电感器外壳内部设置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进行使用,并通过转换连接座与导电弧座的连接进行电感支脚的连接使用,可根据实际需要旋转转换连接座切换与不同位置的导电弧座的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电感主体或第二电感主体之间的连接切换,结构小巧,适配性高,便于与多种滤波需求环境进行适配调节使用。与多种滤波需求环境进行适配调节使用。与多种滤波需求环境进行适配调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电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滤波电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05810388B公开的一种滤波电感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感器,下壳体和上壳体均为中空圆柱状结构,下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环状滑槽,环状滑槽内设有箍环,且箍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上壳体上设有外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配合,下壳体和上壳体上均设有引脚,引脚的一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嵌装在壳体内壁上,电感器包括磁柱,磁柱上设有两个接线柱。本专利技术,电感器的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便于拆卸和组装,线圈逆时针缠绕在磁柱上,线圈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接线柱与引脚上的开口相配合,当线圈烧毁时,打开外壳更换线圈即可使电感器继续工作,节省了财力和资源。
[0003]上述对比文件及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1、整个电感器内部线圈固定,无法针对现有的滤波环境进行线圈的切换使用;
[0005]2、整个电感器内部设置一组线圈,在电感器损坏时无备用线圈,容易导致整个连接的电路故障,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感器适配性差和安全性不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滤波电感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波电感器,包括电感器外壳和密封盖,所述电感器外壳内部竖直方向设有两组安装弧座,所述安装弧座内部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所述第一电感主体两端分别连接设有导电弧座,所述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同一侧相邻导电弧座之间设有转换连接座,且转换连接座表面与导电弧座表面电性连接,所述转换连接座正面设有电感支脚,且电感支脚与密封盖表面贯穿。
[0008]优选的,所述转换连接座一端与电感器外壳外部表面贯穿,所述转换连接座表面设有转换盘,所述转换盘表面设有指示针,所述电感器外壳表面与转换盘对应的圆周位置设有定位指针,且定位指针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电感器外壳正面设有密封盖,且密封盖边缘与电感器外壳螺钉连接,且密封盖大小与电感器外壳正面大小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导电弧座正面边缘处铰接设有定位弧盖,且定位弧盖另一侧与导电弧座表面搭接,所述导电弧座侧面设有工型定位架,所述工型定位架侧面与电感器外壳侧面栓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长度与电感器外壳内部长度相同,且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沿电感器外壳正面水平中线对称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感主体表面两侧均对称设有转换连接座,所述第一电感主体两侧的导电弧座分别位于靠近电感器外壳正面和背面位置处。
[0013]优选的,所述电感器外壳和密封盖外部边缘均采用圆角处理,所述转换连接座长度与电感器外壳内壁宽度相同。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采用电感器外壳内部设置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进行使用,并通过转换连接座与导电弧座的连接进行电感支脚的连接使用,可根据实际需要旋转转换连接座切换与不同位置的导电弧座的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电感主体或第二电感主体之间的连接切换,便于根据实际滤波需求切换不同的电感进行使用,结构小巧,适配性高,便于与多种滤波需求环境进行适配调节使用。
[0016]本技术中,采用电感器外壳内部设置第一电感主体和第二电感主体进行使用,使在第一电感主体或第二电感主体连接发生故障时,通过转换连接座的切换可连接另一电感主体进行应急使用,防止电感器故障导致整个装置损坏,通过设置备用电感主体进行应急使用,安全性高,便于应急滤波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电感器外壳;2、密封盖;3、安装弧座;4、定位弧盖;5、第一电感主体;6、第二电感主体;7、导电弧座;8、工型定位架;9、转换连接座;10、定位指针;11、指示针;12、转换盘;13、电感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6]具体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

4,一种滤波电感器,包括电感器外壳1和密封盖2,电感器外壳1内部竖直方向设有两组安装弧座3,导电弧座7正面边缘处铰接设有定位弧盖4,且定位弧盖4另一侧与导电弧座7表面搭接,安装弧座3内部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在实际对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安装使用时,将定位弧盖4旋转打开,分别将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弧座3内部,然后将定位弧盖4恢复至原状,对安装后的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进行限位,保持稳定。
[0028]安装弧座3的长度比第一电感主体5长度短,第一电感主体5两端分别连接设有导电弧座7,使安装后的第一电感主体5两端的导电弧座7位于导电弧座7内部,便于与转换连接座9连接,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安装后,由于导电弧座7侧面设有工型定位架8,工型定位架8侧面与电感器外壳1侧面栓接,将两端的导电弧座7分别通过工型定位架8与电感器外壳1内壁连接,实现整个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的安装,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同一侧相邻导电弧座7之间设有转换连接座9,且转换连接座9表面与导电弧座7表面电性连接,转换连接座9正面设有电感支脚13,且电感支脚13与密封盖2表面贯穿,安装后的导电弧座7弧面与转换连接座9表面相抵,转换连接座9表面与导电弧座7弧面相同的截面位置处设有连接触点,导电弧座7弧面位置设有连接触点,转换连接座9与导电弧座7通过表面触点相抵后进行连接,不接触时则处于断开状态,转换连接座9表面设置一个带有连接触点的位置,使转换连接座9同时仅能连接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其中的一个,通过转动切换进行相邻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之间的连接切换使用。
[0029]转换连接座9在使用时,为提高转换的精准度以及与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之间转换的对应,设置转换连接座9一端与电感器外壳1外部表面贯穿,转换连接座9表面设有转换盘12,转换盘12表面设有指示针11,电感器外壳1表面与转换盘12对应的圆周位置设有定位指针10,且定位指针10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电感器,包括电感器外壳(1)和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外壳(1)内部竖直方向设有两组安装弧座(3),所述安装弧座(3)内部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所述第一电感主体(5)两端分别连接设有导电弧座(7),所述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同一侧相邻导电弧座(7)之间设有转换连接座(9),且转换连接座(9)表面与导电弧座(7)表面电性连接,所述转换连接座(9)正面设有电感支脚(13),且电感支脚(13)与密封盖(2)表面贯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连接座(9)一端与电感器外壳(1)外部表面贯穿,所述转换连接座(9)表面设有转换盘(12),所述转换盘(12)表面设有指示针(11),所述电感器外壳(1)表面与转换盘(12)对应的圆周位置设有定位指针(10),且定位指针(10)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一电感主体(5)和第二电感主体(6)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外壳(1)正面设有密封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汪力唐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寰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