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00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包括一个主体钢板,主体钢板呈7字形,主体钢板的内侧面为与肱骨大结节的弧形表面相匹配的曲面,主体钢板上开设有若干螺钉孔,主体钢板包括竖直的主体一和水平的主体二,主体二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勾爪,主体二上开设有若干个缝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其设计的固定勾爪配合其7字形结构能够对肱骨大结节部位及其周边的软组织进行固定,固定效果更好,有利于后期恢复,同时缝线孔配合缝合线将抵消肩袖对肱骨大结节的回拉应力,保证患处完美愈合;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小巧,仅需微创切口便可完成安装。需微创切口便可完成安装。需微创切口便可完成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

技术介绍

[0002]肱骨大结节骨折是肱骨近端骨折的一部分,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创伤,以粉碎性骨折常见。由于其解剖特征,肱骨大结节位置不良造成的影响,除了肩峰下撞击征外,还可能造成肩袖肌功能紊乱,直接关系到患肩术后功能康复。
[0003]目前,其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内固定物固定辅助愈合,但是,现有的固定钢板不便于结节处的固定,容易加大尖峰下撞击发生的可能,实际手术后,由于固定效果差,有少数患者易产生骨折块再移位,并造成肱骨头内翻,还有部分患者肩袖长时间遭受回拉应力,导致愈合后肩袖损伤,手臂无法抬起;同时现有手术需要较大切口才能完成固定钢板的安装,愈合后影响患者形体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包括一个主体钢板,所述主体钢板呈7字形,所述主体钢板的内侧面为与肱骨大结节的弧形表面相匹配的曲面,所述主体钢板上开设有若干螺钉孔,所述主体钢板包括竖直的主体一和水平的主体二,所述主体二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勾爪,所述主体二上开设有若干个缝线孔。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勾爪设有三个,所述固定勾爪的尖端朝向主体钢板的内侧,所述固定勾爪的长度范围为4.5mm

5.2mm。
[0008]优选的,所述缝线孔共有三个,位于主体二的上部,三个所述缝线孔沿水平方向等距开设。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二的中部沿水平方向等距开设有三个螺钉孔,相邻两个所述螺钉孔之间的间距为10mm,所述主体一的下部开设有一个螺钉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一的中部开设有一个结合孔,所述结合孔包括长槽部和钉孔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一与主体二所成夹角范围为76.25
°‑
79.45
°
,所述主体钢板的宽度范围为32.5

34.5mm,所述主体钢板的高度范围为48.3mm

51.5mm,所述主体钢板的厚度范围为2.5mm

3.5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钢板的形状是可塑的。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尺寸小,可以参照结节间沟迅速定位手术位置开刀,仅需要相对较小的切口便可以讲本技术固定于肱骨之上,容易实现微创手
术;本技术设计为7字形,上部的主体二能够覆盖肱骨大结节部分,主体二上的三个固定勾爪能够辅助下压大结节骨块,同时主体钢板上的螺钉孔设有螺钉将肱骨块与主体钢板刚性固定,同时缝线孔内的缝线将附着在肱骨上的肩袖与主体钢板连接,以中和肩袖的会拉应力,防止骨折恢复过程肩袖拉力造成骨折碎片位移,从而影响恢复,固定勾爪与螺钉孔内螺钉用于刚性固定,缝线孔内的缝合线用于与软组织进行柔性固定,刚柔并济,固定效果更好;主体一上开设的结合孔能够调整钢板高度,以便于根据手术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减少了骨折再次移位、肩峰下撞击的发生,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同时应重视术后康复训练;主体钢板采用柔性材料,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肱骨形状轻微调整,增强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0017]图中:1、主体钢板;11、主体一;12、主体二;2、固定勾爪;3、缝线孔;4、螺钉孔;5、结合孔;51、长槽部;52、钉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

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包括一个主体钢板1,所述主体钢板1呈7字形,手术时可以参照肩沟迅速定位手术位置进行开刀,刀口同样为7字形,更方便本技术从刀口安装;所述主体钢板1的内侧面为与肱骨大结节的弧形表面相匹配的曲面,并且主体钢板1的形状是可塑的,其采用可塑型钢板,亦或是其他金属材料,根据不同病人肱骨大结节的大小进行调整,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所有患者。
[0020]所述主体钢板1的宽度为32.5,所述主体钢板1的高度为48.3mm,所述主体钢板1的厚度范围为2.5mm,又因为本技术是7字形,使得本技术更加体积小巧,仅需要较小切口便可以将本技术安装固定到肱骨之上,甚至可以实现微创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对患者造成的切口大小,避免为患者留下过大疤痕,影响美观。
[0021]所述主体钢板1包括竖直的主体一11和水平的主体二12,主体一11的右侧底部设有所述主体二12,从而共同构成7字形,所述主体一11与主体二12所成夹角范围为76.25
°‑
79.45
°
,能够有效固定肱骨大结节的同时还能够在肱骨上提供有效固定点进行固定,所述主体钢板1上开设有四个螺钉孔4,优选的,所述螺钉孔4直径为2.7mm,所述主体二12的中部沿水平方向等距开设有三个螺钉孔4,相邻两个所述螺钉孔4之间的间距为10mm,利用三个螺钉孔4配合相应螺钉可将本技术与肱骨大结节初步固定,所述主体一11的下部还开设有一个螺钉孔4,利用该螺钉固定一根螺钉可以增加钢板的把持力,将钢板与肱骨骨干固定连接。
[0022]所述主体二12上开设有三个缝线孔3,三个缝线孔3位于主体二12的上部,三个所述缝线孔3沿水平方向等距开设,用于缝合肩袖的缝合线穿过本技术,以中和肩袖产生的会拉应力,保护肱骨大结节不被肩袖拉扯而影响恢复。
[0023]所述主体二12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勾爪2,优选的,所述固定勾爪2
共设有三个,所述固定勾爪2的尖端朝向主体钢板1的内侧,所述固定勾爪2的长度为4.5mm,勾爪结构小巧,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将本技术固定后,可使勾爪接触肱骨大结节上部,勾爪能够下压肱骨大结节骨块,将骨折的骨块相互固定牢固,同时配合缝线孔3内穿过的缝合线将软组织部分固定于本技术,做到软硬兼施,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最大程度保护病灶位置。
[0024]所述主体一11的中部开设有一个结合孔5,所述结合孔5包括沿竖直方向的长槽部51和位于长槽部51底部的钉孔部52,在手术过程中,应用克氏针定位的时候,可以通过竖直的长槽部51调节钢板上下的位置,同时调节固定爪钩的高度,调整完毕后可在钉孔部52钉入加压锁定螺钉将本技术固定在肱骨之上。
[0025]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0026]本技术中,“上”、“下”、“左”、“右”、“前”、“后”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体钢板,所述主体钢板呈7字形,所述主体钢板的内侧面为与肱骨大结节的弧形表面相匹配的曲面,所述主体钢板上开设有若干螺钉孔,所述主体钢板包括竖直的主体一和水平的主体二,所述主体二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勾爪,所述主体二上开设有若干个缝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勾爪设有三个,所述固定勾爪的尖端朝向主体钢板的内侧,所述固定勾爪的长度范围为4.5mm

5.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孔共有三个,位于所述主体二的上部,三个所述缝线孔沿水平方向等距开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切迹解剖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二的中部沿水平方向等距开设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捷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