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回流烟气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86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回流烟气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包括:廊道进气模块、气动总成模块、放空排气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廊道进气模块与气动总成模块主进气侧之间设有主进气消音组,气动总成模块通过划分单元与柜体实现弹性连接,放空排气模块设置在气动总成模块上方,人机交互模块设置在电气正门上;廊道进气模块与主进气消音组之间留有第一腔室;气动总成模块自冷风扇侧依次设置的电机风冷消音组和电气消音组之间留有第二腔室;气动总成模块下方留有第三腔室;由第一、第二、第三腔室构成气动总成模块消音腔室可对从自然气入口进入的自然气和从烟气入口进入的烟气进行流量分配并循环利用。分配并循环利用。分配并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回流烟气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鼓风机烟气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回流烟气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烟气回流再利用的鼓风机,是利用鼓风机进气端将除尘后的一部分烟气吸入至风机内,通过鼓风机后形成高压气体排入管网中驱动空气系统,并排入石灰冷却空气系统。因烟气中含氧量较低,可以实现降低燃烧区的氧浓度,抑制氮氧化物的产生。目前主要连接方式是将回流烟气管道与鼓风机进口采用刚性连接,烟气直进入风机内部。因回流烟气中杂质多、附带灰渣甚至铁屑,而且烟气在回收过程中,与管路冷热交互会产生冷凝水等,灰渣、铁屑、冷凝水分别导致旋转件的动平衡失衡、磨损及腐蚀,无法保证鼓风机的长期平稳运行;有些地方会在管路中增设滤尘、滤水、滤渣过滤器,但因是刚性连接,需停产才能完成检修或更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当烟气量过量或不足时,无法调节烟气量或在大气中取气,造成能源浪费或用气不足,造成烟气指标超标,造成大气污染。
[0003]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通过刚性连接的管路,产生声桥,向环境传播高频高响噪声,造成声音污染;现有设备通过设置隔音装置将风机包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但依旧无法改变因刚性连接产生的声桥噪声传播,同时隔音罩导致主机热量无法散出,降低鼓风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回流烟气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通过在结构间设置腔室空间对进入风机的气体进行流量分配与循环利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br/>[0006]一种基于回流烟气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包括:廊道进气模块、气动总成模块、放空排气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廊道进气模块设置在箱体外壳的底座的一端,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电气正门,所述电气正门内设有人机交互模块,电气正门的下方设有第二自然气入口;所述廊道进气模块与所述电气正门之间设有所述气动总成模块,所述气动总成模块的上方设有放空排气模块,所述气动总成模块与所述廊道进气模块之间设有主进气消音组,所述主进气消音组的上方设有第一冷却风进风口;
[0007]所述廊道进气模块外侧设有进气门,所述进气门与所述主进气消音组之间为第一腔室;所述气动总成模块与所述电气正门之间设有电机风冷消音组和电气消音组,所述电机风冷消音组和电气消音组之间为第二腔室;所述主进气消音组和所述电机风冷消音组之间、所述气动总成模块和所述底座之间为第三腔室;
[0008]所述进气门上部设有第一自然气入口,下部设有第一烟气入口;从所述第一自然气入口进入的自然气和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进入的烟气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一冷却风进风口进入主机室内部;
[0009]所述电气消音组的顶部设有第二冷却风进风口,从所述第二自然气入口进入的自然气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冷却风进风口、第二腔室、第三冷却风进风口、第三腔室、电机冷却风进风口进入主机室内部进行冷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总成模块包括:固定单元、气动单元、进气单元和出气单元;
[0011]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分层板、风机固定座和风机安装座,所述分层板固定在柜体的底座上,且分层板中间开设安装孔,所述分层板上设有所述风机安装座,分层板的一侧设有电机冷却风进风口,所述风机固定座依次穿过所述风机安装座和分层板,并通过所述安装孔侧壁上设置的侧泡卡槽胶条与所述安装孔弹性连接,所述风机固定座的底面通过底座上设置的固定座减震垫与所述底座弹性连接;
[0012]所述气动单元包括:电机风冷集风管、电机风冷出风管和电机本体;所述电机风冷集风管环绕设置在电机本体的外壳上且一端与电机本体内部连接,另一端开口向下;所述电机风冷出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风冷集风管的管体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与所述放空排气模块连接;所述电机风冷出风管为非金属软管实现与放空排气模块的弹性连接;
[0013]所述进气单元包括:进气筒和顶泡卡槽胶条;所述进气筒一端与所述电机本体刚性连接,另一端依次焊接圆环板和弧板,所述弧板上设置所述顶泡卡槽胶条并与主进气消音组弹性连接;
[0014]所述出气单元包括:沟槽卡箍、第一出风筒和出气密封垫;所述第一出风筒通过所述沟槽卡箍上设有的橡胶密封件与所述电机本体弹性连接;第一出风筒通过螺栓与上方设有的出风顶盖和第二出风筒弹性连接,第一出风筒的侧面焊接放空阀,所述放空阀的另一端通过可曲挠橡胶软接头与机柜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出风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出风顶盖的内径。
[0015]进一步地,所述廊道进气模块还包括:烟气过滤装置和烟气进气箱;所述烟气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烟气进气箱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之间,包括:框架、过滤固定架、过滤器安装封板、导轨、初效过滤棉和中效过滤器;所述框架与所述过滤器安装封板活动连接,框架内部安装所述过滤固定架,所述过滤固定架的两侧设有导轨,所述框架内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的导轨槽,所述过滤固定架的正反面分别安装所述中效过滤器和初效过滤棉。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轨采用三节滑轨,导轨的上节与所述框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导轨的下节与所述过滤固定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上节导轨与下节导轨通过中间节导轨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进气箱包括:进气箱框架、进气箱检修门、集废箱、烟气调节阀、进气箱通道和进气箱过滤器;所述进气箱框架的一侧设有带开关的进气箱检修门,内部设有所述进气箱过滤器和进气箱通道,所述进气箱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箱过滤器,另一端伸出烟气进气箱外部用于进风,所述进气箱通道顶部设有所述烟气调节阀;进气箱框架内部的底面设有集废口,所述集废口下方连接所述集废箱,所述集废箱的一侧为向下倾斜且设有集废检修门,所述集废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门包括:封板、隔音层和门框架,所述隔音层安装在所述封板和所述门框架之间;所述隔音层包括:吸音板、吸音棉和阻尼隔音毡,所述吸音棉填充在所述吸音板与所述阻尼隔音毡之间。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气消音组、电机风冷消音组和电气消音组内部的消音结构与所述进气门内部的隔音层结构相同。
[0020]进一步地,所述放空排气模块还包括变频出风筒;所述变频出风筒与所述第二冷却风进风口并排设置在所述电气消音组上方并与所述放空箱连接,所述放空箱顶部的出风顶盖上还设有放空出风筒和电气轴流风扇。
[0021]进一步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变频集流箱、变频器和触控屏;所述变频集流箱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且变频集流箱的水平开口与所述电气消音组上方的变频出风筒连接,变频集流箱的垂直开口与下方的变频器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内上方设有自然进气压差传感器,下方设有烟气进气压差传感器;所述触控屏设置在电气正门上,且与变频器和压差传感器之间设有电路连接。
[0022]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烟气回流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通过内部结构间设置腔室以及调节进气阀门实现了对烟气、自然进气的流量分配和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回流烟气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廊道进气模块(1)、气动总成模块(2)、放空排气模块(3)和人机交互模块(4);所述廊道进气模块(1)设置在箱体外壳的底座(5)的一端,所述底座(5)的另一端设有电气正门(41),所述电气正门(41)内设有人机交互模块(4),电气正门(41)的下方设有第二自然气入口(411);所述廊道进气模块(1)与所述电气正门(41)之间设有所述气动总成模块(2),所述气动总成模块(2)的上方设有放空排气模块(3),所述气动总成模块(2)与所述廊道进气模块(1)之间设有主进气消音组(14),所述主进气消音组(14)的上方设有第一冷却风进风口(141);所述廊道进气模块(1)外侧设有进气门(11),所述进气门(11)与所述主进气消音组(14)之间为第一腔室(Ⅰ);所述气动总成模块(2)与所述电气正门(41)之间设有电机风冷消音组(25)和电气消音组(34),所述电机风冷消音组(25)和电气消音组(34)之间为第二腔室(Ⅱ);所述主进气消音组(14)和所述电机风冷消音组(25)之间、所述气动总成模块(2)和所述底座(5)之间为第三腔室(Ⅲ);所述进气门(11)上部设有第一自然气入口(1131),下部设有第一烟气入口(1132);从所述第一自然气入口(1131)进入的自然气和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1132)进入的烟气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腔室(Ⅰ)和所述第一冷却风进风口(141)进入主机室内部;所述电气消音组(34)的顶部设有第二冷却风进风口(341),从所述第二自然气入口(411)进入的自然气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冷却风进风口(341)、第二腔室(Ⅱ)、第三冷却风进风口(343)、第三腔室(Ⅲ)、电机冷却风进风口(2111)进入主机室内部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回流烟气再利用的磁悬浮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总成模块(2)包括:固定单元(21)、气动单元(22)、进气单元(23)和出气单元(24);所述固定单元(21)包括:分层板(211)、风机固定座(213)和风机安装座(215),所述分层板(211)固定在柜体的底座(5)上,且分层板(211)中间开设安装孔,所述分层板(211)上设有所述风机安装座(215),分层板(211)的一侧设有电机冷却风进风口(2111),所述风机固定座(213)依次穿过所述风机安装座(215)和分层板(211),并通过安装孔侧壁上设置的侧泡卡槽胶条(214)与所述安装孔弹性连接,所述风机固定座(213)的底面通过底座(5)上设置的固定座减震垫(212)与所述底座(5)弹性连接;所述气动单元(22)包括:电机风冷集风管(221)、电机风冷出风管(222)和电机本体(223);所述电机风冷集风管(221)环绕设置在电机本体(223)的外壳上且一端与电机本体(223)内部连接,另一端开口向下;所述电机风冷出风管(22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风冷集风管(221)的管体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与所述放空排气模块(3)连接;所述电机风冷出风管(222)为非金属软管实现与放空排气模块(3)的弹性连接;所述进气单元(23)包括:进气筒(231)和顶泡卡槽胶条(232);所述进气筒(231)一端与所述电机本体(223)刚性连接,另一端依次焊接圆环板(234)和弧板(233),所述弧板(233)上设置所述顶泡卡槽胶条(232)并与主进气消音组(14)弹性连接;所述出气单元(24)包括:沟槽卡箍(241)、第一出风筒(242)和出气密封垫(243);所述第一出风筒(242)通过所述沟槽卡箍(241)上设有的橡胶密封件(2411)与所述电机本体(223)弹性连接;第一出风筒(242)通过螺栓与上方设有的出风顶盖(32)和第二出风筒(31)
弹性连接,第一出风筒(242)的侧面焊接放空阀(2421),所述放空阀(2421)的另一端通过可曲挠橡胶软接头(2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然李瑜王本义马维东高京生王刚曲哲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