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84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包括锥形筒、穿刺锥和安装盖,安装盖设在锥形筒上端并与锥形筒可拆卸连接,穿刺锥设在锥形筒下端并与锥形筒可拆卸连接,锥形筒外侧设有多个管道接口,穿刺锥外侧开设有多个抽泥口,管道接口和抽泥口分别与锥形筒和穿刺锥内部形成的空腔连通,两个空腔相互连通。锥形筒下端的穿刺锥会刺入河床淤泥中,抽泥管通过锥形筒和穿刺锥外侧的抽泥口,对淤泥进行抽取,穿刺锥与辅助支撑结构的设置,可使抽泥管在清淤时,不会因河水流动出现漂移,提高清淤作业的稳定性。提高清淤作业的稳定性。提高清淤作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清淤指的是治理河道,通过清淤装置将河道里的淤泥清理出来,避免河道里淤泥的长期积压,使得河道流通不顺畅,导致河道的生态圈破坏。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221586674.0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装置,该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船体,船体上安装有储泥仓,储泥仓通过抽泥泵连接有抽泥管,储泥仓的上端呈敞口设置,储泥仓的内侧沿竖直方向滑动嵌设有刮泥机构,刮泥机构上安装有伸出到储泥仓外并供人握持的握持机构;储泥仓的内底壁和内侧壁的交界处安装有导泥板,导泥板朝向储泥仓内部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且其表面所处的高度自储泥仓的边部向储泥仓的中心逐渐降低。该河道清淤装置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在清淤时,放置在船体上的抽泥泵会通过将抽泥管道探入河床底部进行抽淤,但由于河床条件复杂,深入河床底部的管道容易受到水流的影响,河水的流动会影响抽泥管道的施工,阻碍抽泥管道的摆放和固定,继而影响抽泥管道的清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在清淤的过程中,深入河床底部的管道容易受到水流的影响,阻碍抽泥管道的摆放与固定的缺点。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包括锥形筒、穿刺锥和安装盖,安装盖设在锥形筒上端并与锥形筒可拆卸连接,穿刺锥设在锥形筒下端并与锥形筒可拆卸连接;
[0006]锥形筒外侧设有多个管道接口,穿刺锥外侧开设有多个抽泥口,管道接口和抽泥口分别与锥形筒和穿刺锥内部形成的空腔连通,两个空腔相互连通,安装盖上端设有抽泥管接口,抽泥管接口上端设有抽泥管,抽泥管通过抽泥管接口与两个空腔连通;
[0007]锥形筒上端设有气浮组件,穿刺锥与锥形筒的连接处设有配重组件,锥形筒周围设有辅助支撑结构,辅助支撑结构与锥形筒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穿刺锥上端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与开设在锥形筒下端口内侧壁的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锥形筒上端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开设在安装盖下端口内侧壁的第三内螺纹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气囊,气囊与设在安装盖两侧的支撑杆固定连接,气囊的输入端连接有过流管,过流管远离气囊一端穿入安装盖内并与设在安装盖上端的注气管接口连通,注气管接口上端设有气导管。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套设在穿刺锥外侧的配重环轮,配重环轮置
于锥形筒的下方,配重环轮内侧壁与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环绕在周围的多个斜撑管,各个斜撑管与各个管道接口对应,斜撑管处于高处的一端穿入管道接口内并与锥形筒连通,斜撑管处于低处的一端形成有尖锐部。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撑管远离尖锐部一端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三外螺纹,第三外螺纹与开设在管道接口内侧的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锥形筒下端的穿刺锥会刺入河床淤泥中,抽泥管通过锥形筒和穿刺锥外侧的抽泥口,对淤泥进行抽取,穿刺锥与辅助支撑结构的设置,可使抽泥管在清淤时,不会因河水流动出现漂移,提高清淤作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中安装盖的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锥形筒、穿刺锥和安装盖的爆炸结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斜撑管的截面图。
[0018]其中:1、锥形筒;11、管道接口;12、第一外螺纹;13、第一内螺纹;14、第二内螺纹;2、穿刺锥;21、抽泥口;22、第二外螺纹;3、安装盖;31、抽泥管接口;32、注气管接口;33、第三内螺纹;4、气囊;41、支撑杆;42、过流管;5、气导管;6、抽泥管;7、斜撑管;71、尖锐部;72、第三外螺纹;8、配重环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包括锥形筒1、穿刺锥2和安装盖3,安装盖3设在锥形筒1上端并与锥形筒1可拆卸连接,穿刺锥2设在锥形筒1下端并与锥形筒1可拆卸连接;由于抽取中的淤泥会从锥形筒1和穿刺锥2中经过,因此,锥形筒1、穿刺锥2和安装盖3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装配。
[0021]锥形筒1外侧设有多个管道接口11,穿刺锥2外侧开设有多个抽泥口21,管道接口11和抽泥口21分别与锥形筒1和穿刺锥2内部形成的空腔连通,两个空腔相互连通,安装盖3上端设有抽泥管接口31,抽泥管接口31上端设有抽泥管6,抽泥管6通过抽泥管接口31与两个空腔连通;锥形筒1下沉落入水面后,穿刺锥2会刺入河床淤泥中,抽泥管6通过锥形筒1和穿刺锥2外侧的抽泥口21,对淤泥进行抽取。
[0022]关于穿刺锥2与锥形筒1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穿刺锥2上端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外螺纹22,第二外螺纹22与开设在锥形筒1下端口内侧壁的第一内螺纹13螺纹连接。穿刺锥2的上端穿入锥形筒1下端口内,旋转穿刺锥2时,穿刺锥2外侧的第二外螺纹22会与锥形筒1内侧的第一内螺纹13螺纹配合。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工作人员将穿刺锥2从锥形筒1取下,对穿刺锥2进行更换或者清洁。
[0023]关于安装盖3与锥形筒1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锥形筒1上端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外螺纹12,第一外螺纹12与开设在安装盖3下端口内侧壁的第三内螺纹33螺纹连接。安装盖3通过套接的方式固定在锥形筒1的上端,在装配时,安装盖3内侧的第三内螺纹33会与锥形
筒1外侧的第一外螺纹12螺纹配合。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工作人员将锥形筒1与安装盖3打开,对锥形筒1内壁进行清洁。
[0024]为使锥形筒1不会陷入淤泥内,难以脱身,锥形筒1上端设有气浮组件。
[0025]气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气囊4,气囊4与设在安装盖3两侧的支撑杆41固定连接,气囊4的输入端连接有过流管42,过流管42远离气囊4一端穿入安装盖3内并与设在安装盖3上端的注气管接口32连通,注气管接口32上端设有气导管5。气导管5通过注气管接口32和过流管42与气囊4连通,气导管5远离注气管接口32的一端延伸至水面外并与设在岸边或船体上的加注气设备连通,通过加注气设备对气囊4进行增压与泄压,可使安装盖3带动锥形筒1浮出水面会使锥形筒1落入水下,锥形筒1在落入水面后不会深陷到淤泥内。
[0026]当气浮组件放气时,锥形筒1会带动安装盖3下沉,为使锥形筒1在下沉时,锥形筒1安装有穿刺锥2的一端能面朝河床进行沉降,穿刺锥2与锥形筒1的连接处设有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包括锥形筒(1)、穿刺锥(2)和安装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3)设在锥形筒(1)上端并与锥形筒(1)可拆卸连接,所述穿刺锥(2)设在锥形筒(1)下端并与锥形筒(1)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筒(1)外侧设有多个管道接口(11),所述穿刺锥(2)外侧开设有多个抽泥口(21),所述管道接口(11)和抽泥口(21)分别与锥形筒(1)和穿刺锥(2)内部形成的空腔连通,两个所述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安装盖(3)上端设有抽泥管接口(31),所述抽泥管接口(31)上端设有抽泥管(6),所述抽泥管(6)通过抽泥管接口(31)与两个空腔连通;所述锥形筒(1)上端设有气浮组件,所述穿刺锥(2)与锥形筒(1)的连接处设有配重组件,所述锥形筒(1)周围设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与锥形筒(1)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锥(2)上端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外螺纹(22),所述第二外螺纹(22)与开设在锥形筒(1)下端口内侧壁的第一内螺纹(1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1)上端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外螺纹(12),所述第一外螺纹(12)与开设在安装盖(3)下端口内侧壁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沈世宏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