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25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包括捞石器主体,捞石器主体采用钢筒为材料,捞石器主体的顶部焊接有盖板,盖板的一侧焊接有钻杆,钻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齿,捞石器主体的底部四端满焊有刮板,刮板的两侧焊接加劲板,捞石器主体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钢丝绳,捞石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清渣窗,清渣窗的一侧设置有活铰结构,清渣窗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捞石器上的加劲板,防止刮板出现掉落,必要时刮板采用高强度钢制作,便于在切削土体过程中,减少磨损,便于开关窗门清渣,通过捞石器主体不断地旋转与下压,石块就会不断地进入捞石器主体内,必要时还可加密钢丝绳,捞取粒径较小的石块,提高打捞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
本技术涉及钻孔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
技术介绍
在江苏沿江地区进行桥梁新建、拆建过程中,我们发现老桥桥台大多为浆砌块石或桥台基础经过抛石处理或沿河崩塌位置进行过抛石加固处理,由于年代久远,导致石块沉入土中很深。在此类地方进行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由于石块埋置深度较深,无法采用常规方法打捞,往往导致桩基成孔时间较长,石块较大时,还会导致成孔中断,有时甚至需更换冲击式钻机方能成孔,使得施工工期延长,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可做到操作简单,大大缩减了施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包括捞石器主体,所述捞石器主体采用钢筒为材料,所述捞石器主体的顶部焊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焊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齿,所述捞石器主体的底部四端满焊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两侧焊接加劲板,所述捞石器主体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钢丝绳,所述捞石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清渣窗,所述清渣窗的一侧设置有活铰结构,所述清渣窗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捞石器主体采用直径1.2m的钢筒,壁厚10mm,所述盖板厚度15mm,直径1.2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杆长度为1m,且捞石器主体通过钻杆用于钻机上的钻杆连接,所述刮板采用规格为250*150*10mm,且刮板采用高强度钢制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劲板采用规格为10*10cm,所述捞石器主体距边缘5cm位置沿内圈焊接20根直径32mm的钢丝绳,间距16cm,钢丝绳长50-55c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渣窗采用规格为40*50cm,且清渣窗通过活铰结构与捞石器主体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铰结构由圆柱销、孔及其两端面所构成,且清渣窗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平行的活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捞石器上的加劲板,防止刮板出现掉落,必要时刮板采用高强度钢制作,便于在切削土体过程中,减少磨损,通过清渣窗设活铰装置,便于开关窗门清渣,捞石器主体顶部与钻机钻杆通过法兰或螺纹连接,使得捞石器主体底部贴住孔底的石块,开动钻机,使得捞石器随着钻杆一起旋转,并使钻杆下压,在捞石器主体旋转过程中,进入捞石器主体中部的石块会由于底部土体的挤压,移动至捞石器主体内侧边缘位置,由于钢丝与捞石器主体焊接,在钢丝绳根部具有较强的刚度,利用钢丝绳自身的刚度,将石块托住,不至于掉落,通过捞石器主体不断地旋转与下压,石块就会不断地进入捞石器主体内,必要时还可加密钢丝绳,捞取粒径较小的石块,提高打捞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是钻机遇到石头状况图;图7是换装捞石器示意图;图8是钻杆下压使用示意图;图9是石块进入捞石器内示意图;图10是石块在捞石器中移位示意图;图11是捞石器提升示意图;图中:1、捞石器主体;2、盖板;3、钻杆;4、刮板;5、加劲板;6、钢丝绳;7、清渣窗;8、锁结;9、活铰结构;10、连接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1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包括捞石器主体1,捞石器主体1采用钢筒为材料,捞石器主体1的顶部焊接有盖板2,盖板2的一侧焊接有钻杆3,钻杆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齿10,捞石器主体1的底部四端满焊有刮板4,刮板4的两侧焊接加劲板5,捞石器主体1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钢丝绳6,捞石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清渣窗7,清渣窗7的一侧设置有活铰结构9,清渣窗7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结8。进一步的,捞石器主体1采用直径1.2m的钢筒,壁厚10mm,盖板2厚度15mm,直径1.2m。钻杆3长度为1m,且捞石器主体1通过钻杆3用于钻机上的钻杆连接,刮板4采用规格为250*150*10mm,且刮板4采用高强度钢制作,通过钻杆3的设置便于与钻机上的钻杆连接,通过刮板4使用的材料便于在切削土体过程中,减少磨损。加劲板5采用规格为10*10cm,捞石器主体1距边缘5cm位置沿内圈焊接20根直径32mm的钢丝绳6,间距16cm,钢丝绳6长50-55cm,通过加劲板5防止刮板出现掉落。清渣窗7采用规格为40*50cm,且清渣窗7通过活铰结构9与捞石器主体1活动连接,通过活铰结构9便于开关窗门清渣。活铰结构9由圆柱销、孔及其两端面所构成,且清渣窗7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平行的活铰结构9。具体的,桥梁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石块大多为基础或河岸抛石处理的石块多年沉淀下来的,埋深一般在原地面向下6~15m左右,且石块并不集中,数量不太多,本地区采用钻孔桩成孔机器大多为正、反循环回旋钻机,这类钻机在遇到石块时,无法及时将石块捞出,反循环施工时还会常常出现堵塞钻杆的现象,遇到粒径稍大的点的就会出现卡钻等现象,使得成孔中断,当发现地下有石块时,我们及时提钻,拆除原来的钻头,根据石块的埋深计算好钻杆长度,将捞石器代替钻头沉入孔中,捞石器主体1顶部与钻机钻杆通过法兰或螺纹连接,使得捞石器主体1底部贴住孔底的石块,开动钻机,使得捞石器随着钻杆3一起旋转,并使钻杆3下压,当捞石器主体1底部钢丝绳6遇到石块时,同时因钻杆3带动捞石器主体1下压,中间的部位的钢丝绳6会向捞石器主体1内部方向弯曲,在捞石器主体1旋转和下压过程中,钢丝绳6超过石块,此时钢丝绳6因自身的弹性作用,会变得平直,在捞石器主体1旋转过程中,进入捞石器主体1中部的石块会由于底部土体的挤压,移动至捞石器主体1内侧边缘位置,由于钢丝绳6与捞石器主体1焊接,在钢丝绳6根部具有较强的刚度,利用钢丝6绳自身的刚度,将石块托住,不至于掉落,通过捞石器主体1不断地旋转与下压,石块就会不断地进入捞石器主体1内,然后提升钻杆3并将捞石器主体1提出孔外,通过捞石器主体1一侧的清渣窗7,将内部的石块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包括捞石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石器主体(1)采用钢筒为材料,所述捞石器主体(1)的顶部焊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一侧焊接有钻杆(3),所述钻杆(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齿(10),所述捞石器主体(1)的底部四端满焊有刮板(4),所述刮板(4)的两侧焊接加劲板(5),所述捞石器主体(1)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钢丝绳(6),所述捞石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清渣窗(7),所述清渣窗(7)的一侧设置有活铰结构(9),所述清渣窗(7)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结(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包括捞石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石器主体(1)采用钢筒为材料,所述捞石器主体(1)的顶部焊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一侧焊接有钻杆(3),所述钻杆(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齿(10),所述捞石器主体(1)的底部四端满焊有刮板(4),所述刮板(4)的两侧焊接加劲板(5),所述捞石器主体(1)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钢丝绳(6),所述捞石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清渣窗(7),所述清渣窗(7)的一侧设置有活铰结构(9),所述清渣窗(7)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石器主体(1)采用直径1.2m的钢筒,壁厚10mm,所述盖板(2)厚度15mm,直径1.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桩施工的捞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兆华马卫明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