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良专利>正文

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74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包括:伞面、支撑所述伞面的伞骨以及中棒(1);所述中棒(1)上至少设置有一段塑性变形区(2),该塑性变形区(2)包括内芯(21)以及包裹该内芯(21)的塑性外层(22),所述内芯(21)由多根金属线缠绕而成,当施加在所述塑性变形区(2)的力超过设计强度时,所述塑性变形区(2)可弯曲变形从而改变所述伞面的遮阳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晴雨伞可在中棒下端方向和位置不改变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灵活地调节伞面的遮阳角度,尤其适用于中棒下端被固定的沙滩伞或童车伞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晴雨伞,尤其涉及晴雨伞中棒的结构改进,本技术装置 特别适用于沙滩伞、固定在童车上的遮阳伞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晴雨伞的中棒都是刚性不可弯曲的,撑伞时只能通过使用者的手改 变握持方向而调整遮挡的角度。但是中棒只能握持于人的前方,而且通常不会位于人的正 前方,因为这样会遮挡人的视线,所以伞只能处于偏心的位置,不能位于被遮挡者的中心, 这样在较大风雨的天气下,使用者的后背部分很容易被淋湿。另外,对于沙滩伞、固定在童 车上的遮阳伞等,由于其遮挡方向是固定的,所以当太阳的照射方向改变时,伞下的人就有 可能会被太阳照到,由此伞就失去了遮阳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灵活调整伞的遮挡方向的晴雨伞。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可调节伞面遮阳 角度的晴雨伞,包括伞面、支撑所述伞面的伞骨以及中棒;所述中棒上至少设置有一段塑性变形区,该塑性变形区包括内芯以及包裹该内芯 的塑性外层,所述内芯由多根金属线缠绕而成,当施加在所述塑性变形区的力超过设计强 度时,所述塑性变形区可弯曲变形从而改变所述伞面的遮阳角度。所述内芯优选由7根金属线缠绕而成。所述塑性外层可以为注塑成形于所述内芯外的塑胶层。所述塑性外层也可以由螺旋状钢条绕成。所述中棒可以采用单根杆件。或者,所述中棒由一根以上管件由内至外依次套接而成,所述塑性变形区设置于 最内层的管件上。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的塑性变形区2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内芯2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内芯21与塑性外层22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塑性变形区2应用于直骨伞上时的结构示意图,该塑性变形区2呈直 线状态;图5为所述塑性变形区2应用于直骨伞上时的结构示意图,该塑性变形区2呈弯 曲状态;图6为所述塑性变形区2应用于多折伞上时的结构示意图,该塑性变形区2呈直3线状态;图7为所述塑性变形区2应用于多折伞上时的结构示意图,该塑性变形区2呈弯 曲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伞骨以及支撑 伞骨的中棒1。其特别之处在于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中棒1上至少设置有一段塑性变 形区2,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塑性变形区2由内芯21以及包裹该内芯21的塑性外层22 组成,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内芯21由多根金属线缠绕而成,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7根铁 线,金属线的直径可根据中棒1的直径大小、线的材质以及伞的重量而相应改变。所述塑性 外层22采用可塑性的结构和/或材料,本实施例中塑性外层22为注塑成形于所述内芯21 外的塑胶层,当然塑性外层22也可以由螺旋状钢条绕成,还可以采用其它常用的可塑性结 构。所述塑性变形区2具有一定的抗弯强度,该抗弯强度应能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支撑伞在 该塑性变形区2以上部分的重量以及承受常见的风雨作用力,通过设置内芯21和塑性外层 22的结构、直径大小、材料等预先设计一足够的抗弯强度,即设计强度,当使用者向该塑性 变形区2施加超过设计强度的力时,塑性变形区2即可弯曲变形从而改变所述伞面的遮阳 角度,这对于一些中棒下端被固定的伞具如沙滩伞、童车伞、户外大型遮阳伞等非常实用, 而随时根据太阳的方位而调节遮阳方向,而应用于日常使用的伞具也可有效避免现有伞具 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后背易被淋湿等问题。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可应用于直骨伞上,此时,所述中棒1为单根杆件, 所述塑性变形区2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设置在杆件的上段、中段或下段上。如图6和图7 所示,本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多折伞上,此时,所述中棒1由一根以上管件由内至外依次 套接而成,在最常见的三折伞中,中棒1包括外管11、中管12和内管13,所述塑性变形区2 设置于最内层的内管13上。权利要求一种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包括伞面、支撑所述伞面的伞骨以及中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1)上至少设置有一段塑性变形区(2),该塑性变形区(2)包括内芯(21)以及包裹该内芯(21)的塑性外层(22),所述内芯(21)由多根金属线缠绕而成,当施加在所述塑性变形区(2)的力超过设计强度时,所述塑性变形区(2)可弯曲变形从而改变所述伞面的遮阳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1) 由7根金属线缠绕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 外层(22)为注塑成形于所述内芯(21)外的塑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 外层(22)由螺旋状钢条绕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 (1)采用单根杆件。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 (1)由一根以上管件由内至外依次套接而成,所述塑性变形区(2)设置于最内层的管件上。专利摘要一种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包括伞面、支撑所述伞面的伞骨以及中棒(1);所述中棒(1)上至少设置有一段塑性变形区(2),该塑性变形区(2)包括内芯(21)以及包裹该内芯(21)的塑性外层(22),所述内芯(21)由多根金属线缠绕而成,当施加在所述塑性变形区(2)的力超过设计强度时,所述塑性变形区(2)可弯曲变形从而改变所述伞面的遮阳角度。本技术的晴雨伞可在中棒下端方向和位置不改变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灵活地调节伞面的遮阳角度,尤其适用于中棒下端被固定的沙滩伞或童车伞等。文档编号A45B23/00GK201630400SQ201020102598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德良 申请人:李德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伞面遮阳角度的晴雨伞,包括:伞面、支撑所述伞面的伞骨以及中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1)上至少设置有一段塑性变形区(2),该塑性变形区(2)包括内芯(21)以及包裹该内芯(21)的塑性外层(22),所述内芯(21)由多根金属线缠绕而成,当施加在所述塑性变形区(2)的力超过设计强度时,所述塑性变形区(2)可弯曲变形从而改变所述伞面的遮阳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