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962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3
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芍药种质资源数据库;S2株系比较试验;S3品系比较试验;S4多点试验:将芍药新品系与本地混杂群体优良品系及外地优良品系进行若干周期的多点试验,对各参试品系/品种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质量及抗性进行了观测和比较,验证芍药新品系的产量、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S5生产试验:将芍药新品系与本地混杂群体优良品系及外地优良品系进行生产试验;S6田间技术鉴定:对芍药新品系进行基原鉴定;测定芍药瓣化雄蕊中与雄蕊瓣化相关的AG和MADS2基因;S7新品系特征特性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系统性的选育方法,获得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稳产芍药新品系。的稳产芍药新品系。的稳产芍药新品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选育
,尤其涉及一种外观性状特异性显著、群体性状稳定一致、品质优良、高产的芍药新品系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常用中药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和赤芍(Paeoniae Radix Rubra)的基原植物。夏、秋二季采挖的芍药根,经过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成为“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临床广泛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疾病。春、秋二季采挖的芍药根,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后,成为“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等疾病。在实际生产中,栽培芍药主要加工成白芍,是白芍的资源植物。
[0003]现代研究表明,芍药根、白芍和赤芍含单萜及其苷类、鞣质类和黄酮类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1,2,4,5,6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补血、抗血栓、保肝、抗抑郁、抗肿瘤、降糖等多种药理作用。
[0004]白芍的传统道地主产区主要有四川(中江和渠县)、浙江(磐安)、安徽(亳州),白芍商品分别习称“川白芍”、“浙白芍”、“亳白芍”。四川省渠县作为优质白芍的传统道地主产区,历史悠久,所产的白芍品质佳,具有根粗、肥壮、质坚、体重、粗足、色泽黄白适度、根断面白色等突出特点,被誉为“银心”芍药。渠县白芍是我国传统常用和出口创汇的道地药材,曾经是“天府可乐”知名产品的主要原料。
[0005]渠县的芍药历来采用带芽头的种栽芍头种植。由于长期单一的无性繁殖方式,以及迄今尚未进行渠县道地药材的品种选育,导致栽培群体混杂、退化,生产面积严重萎缩,产地的野生芍药种质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严重影响了渠县芍药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因此,渠县芍药种源良种化和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0006]现有技术中,缺乏系统选育芍药新品系的方法,阻碍了渠县芍药/白芍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采用系统性的选育方法,获得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稳产芍药新品系。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建立芍药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芍药种质资源圃和芍药优良种质资源扩大繁育圃,对芍药圃种质资料进行收集,建立芍药种质资源数据库;
[0010]S2株系比较试验:从数据库中筛选出若干优良变异单株,并与本地优良混杂群体进行若干周期的株系比较试验,观测单株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及抗性,筛
选若干优良株系,并对若干优良株系进行纯化,形成稳定的优良株系;
[0011]S3品系比较试验:将稳定的优良株系与本地优良混杂群体进行若干周期的品系比较试验,观测单株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及抗性,筛选出芍药新品系;
[0012]S4多点试验:将芍药新品系与本地混杂群体优良品系及外地优良品系进行若干周期的多点试验,对各参试品系/品种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质量及抗性进行了观测和比较,验证芍药新品系的产量、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0013]S5生产试验:将芍药新品系与本地混杂群体优良品系及外地优良品系进行生产试验,对各参试品系/品种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质量及抗性进行了观测和比较,验证芍药新品系的产量、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0014]S6田间技术鉴定:对芍药新品系进行基原鉴定,鉴定新品系的植株形态、花特征、根形态、色泽、断面特征、气味等性状;对芍药新品系和外地优良品系用qRT

PCR法测定芍药瓣化雄蕊中与雄蕊瓣化相关的AG和MADS2基因;
[0015]S7新品系特征特性评价:对新品系植物基原及形态特征、生育特性及生物学性状、芍药根条产量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内容包括植物基原及形态特征、生育特性及生物学性状、芍药根条产量及质量。
[0016]进一步,所述S4多点试验步骤和S5生产试验步骤中,测定生物学性状及生物学产量时,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生物学产量。
[0017]进一步,所述测定生物学性状及生物学产量时,将参试品系/品种四年生芍药根条的干品小区产量折算成亩产量,再进行统计与方差、多重分析比较,包括每个周期的单独分析、多周期合并分析。
[0018]进一步,所述S4多点试验步骤和S5生产试验步骤中,观测和比较参试品系/品种四年生芍药根条质量时,测定的指标为浸出物(%)和芍药苷(%),再进行统计与方差、多重分析比较,包括每个周期的单独分析、多周期合并分析。
[0019]进一步,还包括稳定性分析和适应度分析。
[0020]进一步,所述S4多点试验步骤和S5生产试验步骤中,试验地选择肥力均匀、土层深厚、土地平整、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0021]进一步,所述S4多点试验步骤和S5生产试验步骤中,田间小区两边设置保护行,种植本地混杂群体优良品系。
[0022]进一步,所述S4多点试验步骤和S5生产试验步骤中,观测生物学性状时,植株的形态特征值观测数据包括:株高、分枝数、花颜色、花瓣、心皮数及毛绒、叶片特征,根条外观性状观测数据包括:皮层颜色、断面颜色、有无木芯、根条特征。
[0023]进一步,所述S2株系比较试验步骤中,种植株行距30cm
×
40cm,秋季栽培,3年后秋季采挖,随机区组;所述S3品系比较试验步骤中,种植株行距30cm
×
40cm,小区规格1.6m
×
1.5m=2.4

,每小区种植芍药5株/行
×
4行=20株,秋季栽培,4年秋季采挖,随机区组;所述S4多点试验步骤中,田间小区设计3
×
3,随机区组排列,种植株行距为30cm
×
40cm,小区规格1.6m
×
3.0m=4.8

,小区种植芍药10株/行
×
4行=40株;所述S5生产试验中,田间小区设计3
×
3,随机区组排列,种植株行距30cm
×
40cm,小区规格4.0m
×
6.0m=24

,小区种植芍药20株/行
×
10行=200株。
[0024]进一步,所述S2株系比较试验、S3品系比较试验、S4多点试验、S5生产试验步骤中,
芍药的栽培考虑因素包括: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方法、病虫综合防治方法、采收及采后处理方法、包装与贮藏。
[002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芍药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芍药种质资源圃和芍药优良种质资源扩大繁育圃,对芍药圃种质资料进行收集,建立芍药种质资源数据库;S2株系比较试验:从数据库中筛选出若干优良变异单株,并与本地优良混杂群体进行若干周期的株系比较试验,观测单株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及抗性,筛选若干优良株系,并对若干优良株系进行纯化,形成稳定的优良株系;S3品系比较试验:将稳定的优良株系与本地优良混杂群体进行若干周期的品系比较试验,观测单株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及抗性,筛选出芍药新品系;S4多点试验:将芍药新品系与本地混杂群体优良品系及外地优良品系进行若干周期的多点试验,对各参试品系/品种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质量及抗性进行了观测和比较,验证芍药新品系的产量、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S5生产试验:将芍药新品系与本地混杂群体优良品系及外地优良品系进行生产试验,对各参试品系/品种的物候期特性、生物学性状、产量、质量及抗性进行了观测和比较,验证芍药新品系的产量、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S6田间技术鉴定:对芍药新品系进行基原鉴定,鉴定新品系的植株形态、花特征、根形态、色泽、断面特征、气味等性状;对芍药新品系和外地优良品系用qRT

PCR法测定芍药瓣化雄蕊中与雄蕊瓣化相关的AG和MADS2基因;S7新品系特征特性评价:对新品系植物基原及形态特征、生育特性及生物学性状、芍药根条产量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内容包括植物基原及形态特征、生育特性及生物学性状、芍药根条产量及质量。2.根据权利要1所述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多点试验步骤和S5生产试验步骤中,测定生物学性状及生物学产量时,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生物学产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生物学性状及生物学产量时,将参试品系/品种四年生芍药根条的干品小区产量折算成亩产量,再进行统计与方差、多重分析比较,包括每个周期的单独分析、多周期合并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芍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多点试验步骤和S5生产试验步骤中,观测和比较参试品系/品种四年生芍药根条质量时,测定的指标为浸出物(%)和芍药苷(%),再进行统计与方差、多重分析比较,包括每个周期的单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中标吕光华唐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聚元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