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73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地与整地;步骤2、播种期确定;步骤3、种子处理;步骤4、土壤消杀;步骤5、育苗土壤配制;步骤6、套袋育苗;步骤7、立体栽培;步骤8、苗期管理;步骤9、移栽;步骤10、移栽后管理:移栽后田间管理同步骤8,直至西洋参收获。该方法根据西洋参生长和连作障碍发生规律,科学性地将西洋参生长周期分为工厂化育苗两年,然后移栽到大田再种植两年,打断连作障碍产生的条件,并通过有效的防治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西洋参的出苗率和保苗率,减轻了西洋参连作障碍的发生,增产提质效果明显,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发展的要求。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是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东南部和美国东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并试种成功。西洋参是重要的中药材,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治疗低血糖、抗炎、心脏保护、抗肿瘤、解除疲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0003]然而,随着西洋参种植年限的增长,连作障碍问题愈发严重,主要表现为不出苗或出苗率低,死苗严重,植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降低且质量变劣等,是制约西洋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选地与整地:选择海拔、气温和光照均适宜的地块,育苗选择温室大棚,移栽地需能够避风、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育苗地和移栽地均需整平;
[0007]步骤2、播种期:大棚西洋参的播种期一般在三月底至四月初最为合适,否则影响出苗;
[0008]步骤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天,将沙藏的开口种子取出,在流水中清洗10

20分钟,洗掉表面覆盖的大量泥沙,然后在流水下冲洗过夜,控干水分后,用适乐时稀释500倍,浸种5小时,再用适乐时和毙克混合进行拌种包衣;
[0009]步骤4、土壤消杀:将林下土、有机肥和基质分别依次放入特制的蒸汽灭菌锅内加热至90℃维持30分钟灭菌处理,移至室温下晾凉;
[0010]步骤5、育苗土壤配制:林下土、有机肥和基质按7:1:2的比例,再按照每40kg育苗土壤加入200g丰活缘放线菌的比例加入丰活缘放线菌,混匀;
[0011]步骤6、套袋育苗:种植盒选用内径50cm
×
38cm
×
18cm规格的蓝色塑料盒,育苗袋选用高20cm,口径12cm规格的无纺布育苗袋;种植盒底部等间距钻打9个排水孔,用定制的装土漏斗将育苗袋撑成10cm
×
8cm规格形状,装入配好的育苗土壤,使土壤与袋口平齐,轻轻墩实,每个种植盒摆放20个育苗袋,在种植袋中距离袋子边缘2cm左右的四角处播种4粒处理过的种子,种子上覆盖2~3公分厚的育苗土壤;
[0012]步骤7、立体栽培:将播种好的种植盒置于立体种植架上,通过滴水管进行滴灌给水,滴水管两端固定在种植盒上,再将滴水管接到主管上;按照种植盒大小及种植密度,每个种植盒可布置四条滴水管,每条滴水管放在育苗袋中央,播种后适当浇水保证出苗;
[0013]步骤8、苗期管理:从出苗后1周、夏季最热旬前1周及倒苗前1周,用微生物菌剂以及生物农药灌根3次进行病虫害预防,在垄上布置黄板控制虫害,生长旺期可进行追肥,倒苗后及时拔除枯枝残叶;
[0014]步骤9、移栽:西洋参在育苗箱立体种植两年后,在11月初移栽到大田中再种植两年,移栽时需对参根用微生物菌剂蘸根处理;
[0015]步骤10、移栽后管理:移栽后田间管理同步骤8,直至西洋参收获。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3中,对种子进行包衣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7]选用种子包衣剂适乐时和杀虫剂毙克对清洗过后的开口种子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按10mL适乐时和10g毙克吡虫啉混合并稀释50倍,拌2.5kg西洋参种子的用量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处理后的种子放置在4℃冰箱中,后续播种时再取出使用。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4中,林下土为当地森林中林下表土层积累的腐殖土,种植时剔除土壤中的大块石子,有机肥以完全发酵腐熟的鸡粪为主,基质为进口纯椰糠质料。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6中,播种时,西洋参种子应该确保播种后立即覆土,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导致幼根缺水死亡,当天未播种完的种子应放在4℃冰箱保存,不得室温敞口摆放。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7中,立体种植时,可在育苗袋中布置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连接主控台,主控台根据土壤含水量设定50%数值进行自动给水,也可以通过远程操作设备控制主控台进行给水,给水时间为夏天早晚各1次,冬天可选择午间给水1次,其他时间可选择傍晚给水1次。
[00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7中使用的立体种植架包括A型钢制支架,A型钢制支架长20m、宽0.6m、高1.2m,A型钢制支架上铺设3层40cm宽的承载网,用于承载育苗盒,每层承载网之间的高度设置为40cm,将其安装于大棚内,A型钢制支架的下方铺设地膜承接多余肥水,可回收处理再利用,支架按照单列进行排列,列间距在60~70cm。
[00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7中使用的滴水管的管径为1.6mm、滴孔间距10cm,滴孔直径0.2mm,滴水流量为1.5~2.0L/h。
[00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8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002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8中,所述生物农药为有效成分含量10%的保亮多抗霉素稀释3000倍,以及有效成分含量8%的中保宁南霉素稀释800倍。
[00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9中,移栽前需对大田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0026]用98%棉隆微粒剂按100g/m2用量均匀洒在待处理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旋耕3次,确保颗粒均匀分散在土壤中,旋耕深度保证在20cm以上,旋耕后的土壤喷洒适当的水,使土壤湿度约50%,然后再用黑色地膜覆膜熏蒸,1个月后掀开地膜晾晒3周,晾晒后再施加有机肥和放线菌,有机肥按步骤4进行消杀处理,处理后的有机肥晾凉后先和放线菌按比例混匀,其中有机肥按0.75kg/m2施加,放线菌按每40kg有机肥施加200g放线菌进行混匀,将混匀后的有机肥和放线菌撒到土壤表面进行旋耕深翻,一个月后用于移栽西洋参。
[002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9中,移栽时,参根的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0028]将育苗箱中种植两年的西洋参从套袋中取出,轻轻抖动,去除参根表面土壤,力度不宜过重,避免伤及根系,用华特凯歌稀释2000倍,浸泡3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再用路富达杀线虫剂稀释3000倍,浸泡5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再用适乐时稀释500倍,浸泡2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最后用微生物菌剂Dr

PGPR稀释500倍后,蘸根移栽。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其有益效果如下:
[0030](1)从种子、土壤、环境条件方面进行优化处理,科学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并且通过在时空上的人为分割,将西洋参生长周期分为育苗两年和大田种植两年,打断了连作障碍产生的条件,有效的解决了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地与整地:选择海拔、气温和光照均适宜的地块,育苗选择温室大棚,移栽地需能够避风、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育苗地和移栽地均进行整地;步骤2、播种期:大棚西洋参的播种期在三月底至四月初;步骤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天,将沙藏的开口种子取出,在流水中清洗10

20分钟,洗掉表面覆盖的大量泥沙,然后在流水下冲洗过夜,控干水分后,用适乐时稀释500倍,浸种5小时,再用适乐时和毙克混合进行拌种包衣;步骤4、土壤消杀:将林下土、有机肥和基质分别依次放入特制的蒸汽灭菌锅内加热至90℃维持30分钟灭菌处理,移至室温下晾凉;步骤5、育苗土壤配制:林下土、有机肥和基质按7:1:2的比例,再按照每40kg育苗土壤加入200g丰活缘放线菌的比例加入丰活缘放线菌,混匀 ;步骤6、套袋育苗:种植盒选用内径50cm
×
38cm
×
18cm规格的蓝色塑料盒,育苗袋选用高20 cm,口径12 cm规格的无纺布育苗袋;种植盒底部等距钻打9个排水孔,用装土漏斗将育苗袋撑成10 cm
×
8 cm规格形状,装入配好的育苗土壤,使土壤与袋口平齐,每个种植盒摆放20个育苗袋,在种植袋中距离袋子边缘2cm的四角处播种4粒处理过的种子,种子上覆盖2~3公分厚的育苗土壤;步骤7、立体栽培:将播种好的种植盒置于立体种植架上,通过滴水管进行滴灌给水,滴水管两端固定在种植盒上,再将滴水管接到主管上;每个种植盒布置四条滴水管,每条滴水管放在育苗袋中央,播种后浇水保证出苗;步骤8、苗期管理:从出苗后1周、夏季最热旬前1周及倒苗前1周,用微生物菌剂以及生物农药灌根3次进行病虫害预防,在垄上布置黄板控制虫害,生长旺期进行追肥,倒苗后及时拔除枯枝残叶;步骤9、移栽:西洋参在育苗箱立体种植两年后,在11月初移栽到大田中再种植两年,移栽时需用微生物菌剂蘸根处理参根;步骤10、移栽后管理:移栽后田间管理同步骤8,直至西洋参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对种子进行包衣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选用种子包衣剂适乐时和杀虫剂毙克对清洗过后的开口种子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按10mL适乐时和10g毙克吡虫啉混合并稀释50倍,拌2.5kg西洋参种子的用量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处理后的种子放置在4℃冰箱中,后续播种时再取出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林下土为当地森林中林下表土层积累的腐殖土,种植时剔除土壤中的石子、树枝和树叶,有机肥以完全发酵腐熟的鸡粪为主,基质为纯椰糠质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平李帅辉商文静高立强赵方杰韩彦斌黄卫利
申请(专利权)人:留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安黄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