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948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半导体元件包含基板、半导体叠层、绝缘结构以及电极。半导体叠层设置于基板之上,且包含二维电子气区域。绝缘结构设置于半导体叠层之上,且包含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含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暴露出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内侧壁。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之上,且覆盖住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内侧壁。第二绝缘层包含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内且暴露出第二绝缘层的第二内侧壁。第二绝缘层包含阶梯轮廓,且阶梯轮廓的梯缘重合第二内侧壁。电极设置于绝缘结构之上,且位于第二开口内。且位于第二开口内。且位于第二开口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元件,特别是一种包含场板的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技术中,III

V族的化合物半导体,例如氮化镓(GaN),具备低导通电阻和高崩溃电压的材料特性,利用III

V族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作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可用于形成各种集成电路装置,例如:高功率场效晶体管或高频晶体管。HEMT包括彼此堆叠的能隙不同的化合物半导体层,例如高能隙半导体层和低能隙半导体层,而具有异质接面。此能阶不连续的异质接面会使得二维电子气(two 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

DEG)形成于异质接面的附近,而得以传输HEMT中的载子。由于HEMT并非使用掺杂区域作为晶体管的载子通道,而是使用2

DEG作为晶体管的载子通道,因此相较于现有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HEMT具有多种吸引人的特性,例如:高电子迁移率及以传输高频信号的能力。
[0003]对于现有的HEMT,一般会使用场板(field plate)以调控化合物半导体层中的电场分布及/或电场波峰大小,以避免HEMT在操作时产生电性崩溃。然而,在制作场板的过程中,常会破坏化合物半导体层的结构,而劣化化合物半导体层的电性,进而影响了对应的HEMT的电性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良的半导体元件,以改善现有半导体元件所存在的缺失。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其包含基板、半导体叠层、绝缘结构以及电极。半导体叠层设置于基板之上,且包含二维电子气区域。绝缘结构设置于半导体叠层之上,且包含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含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暴露出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内侧壁。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之上,且覆盖住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内侧壁。第二绝缘层包含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内且暴露出第二绝缘层的第二内侧壁。第二绝缘层包含阶梯轮廓,且阶梯轮廓的梯缘重合第二内侧壁。电极设置于绝缘结构之上,且位于第二开口内。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包含下述步骤。提供基板;设置半导体叠层于基板之上,且半导体叠层包含二维电子气区域;设置第一绝缘层于半导体叠层之上;蚀刻第一绝缘层以形成第一开口;设置第二绝缘层于第一绝缘层上,并填入第一开口;蚀刻第二绝缘层以形成一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中;以及设置至少一金属材料于第二绝缘层上以形成电极。
[0007]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08]为了使下文更容易被理解,在阅读本专利技术时可同时参考图式及其详细文字说明。通过本文中的具体实施例并参考相对应的图式,以详细解说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用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作用原理。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图式中的各特征可能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因此某些图式中的部分特征的尺寸可能被刻意放大或缩小。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半导体元件包含两层绝缘层。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局部区域的剖面示意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变化型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半导体元件包含三层绝缘层。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变化型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半导体元件中的电极贯穿保护层。
[0013]图5是本专利技术变化型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半导体元件中的绝缘结构直接接触半导体层。
[0014]图6至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作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变化型实施例的制作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00

半导体元件;200

半导体元件;300

半导体元件;400

半导体元件;102

基板;104

半导体叠层;106

二维电子气区域;108

基层;110

缓冲层;112

高电阻层;114

通道层;116

阻障层;118

保护层;120

绝缘结构;122

第一绝缘层;124

第二绝缘层;126

第一层间介电层;128

第二层间介电层;130

电极;132

焊垫结构;134

汲极电极;136

源极电极;140

主体部;142

第一延伸部;144

第二延伸部;150

第一开口;152

第二开口;154

第三开口;156

第四开口;158

第五开口;160

第一内侧壁;162

第二内侧壁;164

第三内侧壁;166

第四内侧壁;168

第五内侧壁;170

阶梯轮廓;172

梯缘;174

梯缘;180

第三绝缘层;602

剖面图;604

剖面图;606

剖面图;608

剖面图;702

剖面图;A

区域;S

表面;t11

厚度;t21

第一厚度;t22

第二厚度;t23

第三厚度;T1

第一阶厚度;T2

第二阶厚度;T3

第三阶厚度;T4

第四阶厚度;T5

第五阶厚度;W1

第一宽度;W2

第二宽度;W3

第三宽度;W4

第四宽度;W5

第五宽度;θ1

第一夹角;θ2

第二夹角;θ3

第三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数个不同的实施例,可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特征。为简化说明起见,本专利技术也同时描述了特定构件与布置的范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仅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包含一表面;一半导体叠层,设置于该基板之上,包含一二维电子气区域;一绝缘结构,设置于该半导体叠层之上,包含:一第一绝缘层,包含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暴露出该第一绝缘层的一第一内侧壁;以及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之上,且覆盖住该第一绝缘层的该第一内侧壁,其中该第二绝缘层包含一第二开口,位于该第一开口内且暴露出该第二绝缘层的一第二内侧壁,其中该第二绝缘层包含一阶梯轮廓,且该阶梯轮廓的一梯缘重合该第二内侧壁;以及一电极,设置于该绝缘结构之上,且位于该第二开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部分该第二绝缘层位于该第一开口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层还包含一第三内侧壁,设置于该第二内侧壁之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层的该阶梯轮廓包含另一梯缘,该另一梯缘重合该第三内侧壁。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侧壁、该第二内侧壁及该第三内侧壁分别与该表面构成一第一夹角、一第二夹角及一第三夹角,其中该第二夹角不等于该第三夹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角小于该第三夹角。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该第二夹角及该第三夹角为锐角。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该第二夹角及该第三夹角为均不大于70度。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与该第二绝缘层的材料相同。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且该第一绝缘层及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濠沈依如
申请(专利权)人:嘉和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