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内部电解液收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池内部电解液收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3C产品、智能储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提高比能量,二是安全性问题。其中安全性问题与锂离子电池各组成部分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密切的关系。而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燃点低的组分极易被点燃,引起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高度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电解液体系。在锂离子电池的分析中,对电解液体系的准确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对电解液体系进行准确分析,电解液的收集是最基础的问题。
[0003]目前,现有电解液的收集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采用离心方式对电解液进行收集,对离心机设备要求很高,离心能耗大,可操作性差,且无法实现密闭生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电解液收集过程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洗脱电芯内部的电解液,从而引入杂质,不利于后续对电解液的分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内部电解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内部电解液收集装置包括:真空密封装置,用于容置电池;所述真空密封装置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固定在所述真空密封装置的导液口处,所述导液管的上端与电池的排液开口相接设置,下端伸出所述真空密封装置之外;电解液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导出瓶、第二导出瓶;所述第一导出瓶的瓶口与所述导液管的中部的外表面密闭相接,所述导液管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出瓶的底部;所述第一导出瓶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导出瓶的上部,所述第一导出瓶的出口外接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通过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导出瓶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导出瓶的上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排气管由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二导出瓶内,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出瓶的底部;所述第二导出瓶的上部还设有第二开口;真空泵,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出瓶上;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以对所述电解液收集装置和所述真空密封装置进行抽真空,使得所述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通过导液管流入第一导出瓶,并且电解液挥发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流入第二导出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内部电解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出瓶的瓶口与所述导液管的中部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密闭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内部电解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为真空无油抽气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二开口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软管的材料为聚氯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内部电解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密封装置为铝塑封装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钰,赵弘颖,张献英,禹习谦,李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