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40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包括若干模板,各所述模板均敷设于梁板的梁底部,沿梁的延伸方向,各所述模板依次拼接,各所述模板的底部均固定有若干木枋,各所述木枋沿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木枋的长度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垂直,所需的木枋长度较短,可由废旧木枋裁切而成,不用购买新木枋且所需的木枋量也有所减少,降低了成本;模板采用拼接方式,梁底模板提前预制并编号,方便拼装,不用现场加工,模板损耗减少,工效提升,有利于环境保护,每一模板可采用旧模板裁切而成。模板可采用旧模板裁切而成。模板可采用旧模板裁切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模板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建筑行业中广泛存在的梁底支撑体系,现有传统施工技术为采用木枋模板顺梁方向搭设梁底模板体系,模板木枋采用新模板、新木枋并在现场裁切后安装。传统施工技术实际施工中选在诸多缺点,具体如下:
[0003]a.在传统的顺梁支模板方式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材,需要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耗时耗力、施工效率低且成本较高;
[0004]b.传统模板体系难以实现标准化,通用化,需现场制作,且现场制作时容易发生损坏模板的现象,导致模板木枋利用率低。
[0005]c.现场制作的模板损耗大,浪费大,寿命短,废材处理麻烦,增加了环保负担。
[0006]结合当前环保趋势和精益化管理的要求,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本专利技术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包括若干模板,各所述模板均敷设于梁板的梁底部,沿梁的延伸方向,各所述模板依次拼接,各所述模板的底部均固定有若干木枋,各所述木枋沿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木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梁的延伸方向垂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木枋的长度与所述梁的宽度相等。
[0011]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梁板的板支撑于第一支架上,梁板的梁支撑于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独立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间通过水平的短钢管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还包括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架的立杆顶部设有顶托,所述支撑管支撑于所述顶托上,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梁的延伸方向平行,各所述木枋均支撑于所述支撑管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采用矩形钢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和所述木枋采用铁钉固定相连。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各所述模板均敷设于梁板的梁底部,沿梁的延伸方向,各所述模板依次拼接,各所述模板的底部均固定有若干木枋,各所述木枋沿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木枋的长度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垂直,所需的木枋长度较短,可由废旧木枋裁切而成,不用购买新木枋且所需的木枋量也有所减少,降低了成本;模板采用拼接
方式,梁底模板提前预制并编号,方便拼装,不用现场加工,模板损耗减少,工效提升,有利于环境保护,每一模板可采用旧模板裁切而成。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垂直于梁延伸方向的剖面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平行于梁延伸方向的剖面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板和木枋垂直于梁延伸方向的剖面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板和木枋平行于梁延伸方向的剖面图。
[0024]图中:梁板结构中的板1、梁板结构中的梁2、模板3、木枋4、矩管5、梁下支架6、板下支架7、铁钉8、顶托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包括若干模板3,各所述模板3均敷设于梁板的梁底部,沿梁的延伸方向,各所述模板3依次拼接,各所述模板3的底部均固定有若干木枋4,各所述木枋4沿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木枋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梁的延伸方向垂直木枋的长度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垂直,所需的木枋长度较短,可由废旧木枋裁切而成,不用购买新木枋且所需的木枋量也有所减少,降低了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木枋4的长度与所述梁的宽度相等。传统的梁底模板体系中,所述木枋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所需的木枋长度较长,必须采用新木枋制作,成本较高。传统的梁底模板体系中,需要采用一整块新模板现场裁切到合适尺寸后整体铺装到木枋上,现场裁切,工效慢,且易出现损坏模板的情况,废材处理麻烦,增加了环保负担。在本专利技术中,模板和木枋均提前预制,不用现场加工,木枋采用铁钉8与模板固定在一起,模板和木枋作为一个拼装单元,沿梁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本实施例中,可对模板编号,更便于拼装。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模板可采用旧模板裁切而成。
[0027]所述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还包括第一支架(板下支架7)和第二支架(梁下支架6),梁板的板(梁板结构中的板1)支撑于第一支架上,梁板的梁(梁板结构中的梁2)支撑于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独立设置,避免第二支架挤压模板3和木枋4。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间通过水平的短钢管相连。当所述第一支架的水平杆长度合适时,也可通过第一支架的水平杆与第二支架连接。
[0028]所述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还包括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架的立杆顶部设有顶托9,所
述支撑管支撑于所述顶托9上,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梁的延伸方向平行,各所述木枋4均支撑于所述支撑管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采用矩形钢管(矩管5),增强支撑的稳定性。
[0029]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它改变了常规的顺梁支模板方式,采用了横向支模的方式。
[0030]在传统的顺梁支模板方式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材,需要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每个构件的尺寸都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耗时、劳力和费用都相对较高。
[0031]而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则改变了这种方式,将梁底模板预先按照固定的尺寸制作好,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有效地减少了现场加工和调整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0032]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采用的横向支模方式,梁模板下方的支架独立设置,避免了对梁模板的挤压力,保证了施工精度和梁底板的平整度。另外,模板的组装过程也更加简单,只需要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组合,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
[0033]该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梁底制作工艺。它采用了废旧模板、木枋等材料,通过精密加工制作而成。这种模板有固定的宽度和尺寸,模板和木枋间使用铁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模板,各所述模板均敷设于梁板的梁底部,沿梁的延伸方向,各所述模板依次拼接,各所述模板的底部均固定有若干木枋,各所述木枋沿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木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梁的延伸方向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枋的长度与所述梁的宽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梁底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梁板的板支撑于第一支架上,梁板的梁支撑于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独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练廖继汤毅王军甘晓琴李秋燕刘荣腾李国银吴磊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