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38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防护栏,括若干固定立板,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一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柱,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二侧面设有立柱结构,所述立柱结构的上下两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板上,所述立柱结构包括通过铰接结构在一起的至少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旋转连接有防撞柱,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二侧面还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通过第一弹性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板上,所述第一弹性结构推动所述调节板向所述立柱结构方向活动,所述立柱结构的中部的其中一个铰接结构通过剪叉结构连接于所述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剪叉结构复位的第二弹性结构。叉结构复位的第二弹性结构。叉结构复位的第二弹性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防护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防护栏。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公路防护栏包括上述方案中采用的护栏,一般采用钢制护栏,应对车辆碰撞时,钢制护栏可提供一定的减速缓冲,但是同时也会对车辆造成较大冲击,特别在隧道、桥梁与路面相接位置,对于大角度弯道,尤其路面湿滑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车辆撞击,钢制护栏对车辆的反冲力会更大,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效果,增大了行车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公路防护栏,它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大角度弯道,路面湿滑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车辆撞击,钢制护栏对车辆无法提供足够的缓冲保护效果的问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公路防护栏,括若干固定立板,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一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柱,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二侧面设有立柱结构,所述立柱结构的上下两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板上,所述立柱结构包括通过铰接结构在一起的至少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旋转连接有防撞柱,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二侧面还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通过第一弹性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板上,所述第一弹性结构推动所述调节板向所述立柱结构方向活动,所述立柱结构的中部的其中一个铰接结构通过剪叉结构连接于所述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剪叉结构复位的第二弹性结构。
[0008]可选地,所述剪叉结构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转臂座、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转杆座,所述第一转臂、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转臂座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和所述转杆座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同时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结构上,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第二转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臂座和所述转杆座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上。
[0009]可选地,所述调节板上设有报警结构,所述转臂座和所述转杆座背向活动时,所述转臂座和所述转杆座触发所述报警结构。
[0010]可选地,所述报警结构包括定位报警装置、导电铜片、复位装置和拨杆,所述定位报警装置安装于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导电铜片与所述定位报警装置接触时,所述定位报警装置触发报警信号,所述复位装置驱使所述导电铜片与所述定位报警装置相分离,所述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上并在经过所述导电铜片时使所述导电铜片与所述定位报警装置接触,所述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转臂座或所述转杆座的活动路径上。
[0011]可选地,所述拨杆固连于所述转臂座或所述转杆座上。
[0012]可选地,所述固定立板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包括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调节板的弹性多节轴。
[0013]可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伸缩内杆和伸缩外筒,所述防撞柱包括至少一个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伸缩外筒上;缓冲环,内部具有环状缓冲腔并连接于所述轴承上;若干缓冲柱,设于所述缓冲环的环状缓冲腔内;缓冲筒,套接于所述缓冲环的外部。
[0014]可选地,所述立柱结构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板上。
[0015]可选地,所述缓冲底座包括缓冲座,具有缓冲槽;铰接座,滑动安装于所述缓冲槽内;缓冲弹簧,安装于所述缓冲槽内并与所述铰接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的弹性力方向与所述缓冲弹簧的弹性力方向相垂直。
[0016]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立柱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立板,所述固定立板上设有用于调节位于上端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高度的调节结构。
[0017]3、有益效果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公路防护栏对垂直于防护栏方向的冲击力进行二次分解,弯折一定角度的防撞柱与车头或车身接触,通过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二次降低正面冲击力,将垂直于防护栏方向的冲击力通过防撞柱形成旋转能,极大程度避免车辆侧翻。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公路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公路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公路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7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公路防护栏中伸缩杆和防撞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公路防护栏中伸缩和连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10、固定立板;101、第一连接杆;102、侧板;
[0031]20、加强柱;
[0032]30、立柱结构;301、伸缩杆;3011、伸缩内杆;3012、伸缩外筒;3013、螺纹头;3013a、排气槽;3014、连接头;3014a、圆槽;3015、螺母;3016、环套;3017、补偿片;302、防撞柱;3021、轴承;3022、缓冲环;3023、缓冲柱;3024、缓冲筒
[0033]40、第二连接杆;
[0034]50、铰接结构;501、连接座;502、铰接头;
[0035]60、调节板;
[0036]70、弹性多节轴;
[0037]80、剪叉结构;801、第一转臂;802、第二转臂;803、转臂座;804、第一转杆;805、第二转杆;806、转杆座;8061、伸缩导向杆;8062、套片;
[0038]90、第二弹性结构;
[0039]100、报警结构;1001、定位报警装置;1002、导电铜片;1003、复位装置;1004、拨杆;
[0040]110、缓冲底座;1101、缓冲座;1102、铰接座;1103、缓冲弹簧;
[0041]120、调节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固定立板,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一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柱,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二侧面设有立柱结构,所述立柱结构的上下两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板上,所述立柱结构包括通过铰接结构在一起的至少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旋转连接有防撞柱,所述固定立板的第二侧面还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通过第一弹性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板上,所述第一弹性结构推动所述调节板向所述立柱结构方向活动,所述立柱结构的中部的其中一个铰接结构通过剪叉结构连接于所述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剪叉结构复位的第二弹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结构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转臂座、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转杆座,所述第一转臂、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转臂座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和所述转杆座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同时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结构上,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第二转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臂座和所述转杆座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上设有报警结构,所述转臂座和所述转杆座背向活动时,所述转臂座和所述转杆座触发所述报警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结构包括定位报警装置、导电铜片、复位装置和拨杆,所述定位报警装置安装于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导电铜片与所述定位报警装置接触时,所述定位报警装置触发报警信号,所述复位装置驱使所述导电铜片与所述定位报警装置相分离,所述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杰姬伟杨为民汪永芳马懿董耀帅宋海超刘春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