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914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需求模块及制冷机组,换热需求模块包括换热需求流路;换热需求流路设有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第一换热件用于与第一换热需求单元换热,第二换热件用于与第二换热需求单元换热;制冷机组包括第一主路,第一主路具有用于第二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第一主路设有第一换热装置、压缩机、第二换热装置以及第一节流装置;制冷机组包括热量回收装置,热量回收装置与第二换热装置并联设置;或者,热量回收装置设置于第一主路,并且热量回收装置连接于压缩机和第二换热装置之间。如此,通过热量回收装置,本申请能够对制冷机组中原本通过第二换热装置排向外界的热量进行回收。向外界的热量进行回收。向外界的热量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
,尤其是一种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些设备中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装置具有热管理需求,例如储能设备,相关技术通过一个热管理系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装置进行热管理。相关技术中,在热管理系统中设置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对储能装置提供冷量或热量,使其降温。但是,制冷机组中一些装置产生的热量直接排向外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0003]因此,有必要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对制冷机组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热量回收的热管理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需求模块及制冷机组,
[0007]所述换热需求模块包括换热需求流路,所述换热需求流路具有用于第一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所述换热需求流路设有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用于与第一换热需求单元换热,所述第二换热件用于与第二换热需求单元换热;
[0008]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第一主路,所述第一主路具有用于第二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主路设有第一换热装置、压缩机、第二换热装置以及第一节流装置;
[0009]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热量回收装置,所述热量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并联设置;或者,所述热量回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路,并且所述热量回收装置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之间。
[0010]在本申请中,换热需求模块包括换热需求流路,换热需求流路设有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制冷机组能够与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换热,第一换热件与第一换热需求单元换热,第二换热件与第二换热需求单元换热,如此,本申请能够对第一换热需求单元和第二换热需求单元冷却或预热;制冷机组包括第一主路和热量回收装置,第一主路设有第一换热装置、压缩机、第二换热装置以及第一节流装置,热量回收装置与第二换热装置并联或串联,如此,通过热量回收装置,本申请能够对制冷机组中原本通过第二换热装置排向外界的热量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八通阀的第一模式的框图;
[0012]图2为图1中部分框图;
[0013]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4]图4为控制组件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框图;
[0015]图5为图1中另一部分框图;
[0016]图6为图5中换热需求模块的框图;
[0017]图7为热量回收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框图;
[0018]图8为热量回收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框图;
[0019]图9为热量回收装置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框图;
[0020]图10为第三主路、电加热器的框图;
[0021]图1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八通阀的第二模式的框图;
[0022]图1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八通阀的第三模式的框图;
[0023]图13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八通阀的第一模式的框图;
[0024]图14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八通阀的第二模式的框图;
[0025]图15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八通阀的第三模式的框图;
[0026]图16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九通阀的第一模式的框图;
[0027]图17为图16中部分框图;
[0028]图18为图17中换热需求模块的框图;
[0029]图19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九通阀的第二模式的框图;
[0030]图20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九通阀的第一模式的框图;
[0031]图21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九通阀的第二模式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34]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专利技术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0035]请参照图1至图21所示,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需求模块1和制冷机组2,制冷机组2用于与换热需求模块1换热,制冷机组2用于对换热需求模块1提供冷量或热量。
[0036]如图1所示,换热需求模块1包括换热需求流路1a,换热需求流路1a具有用于第一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换热需求流路1a设有第一换热件11和第二换热件12,第一换热
件11设于第一换热需求单元之内,第一换热件11用于与第一换热需求单元换热。第二换热件12设于第二换热需求单元之内,第二换热件12用于与第二换热需求单元换热。具体的,第一换热件11和第二换热件12可以为管道、液冷板或者其他换热元件。第一换热需求单元为储能电池,但不限于储能电池,也可以为其他部件。第二换热需求单元为储能逆变器,但不限于逆变器,也可以为其他部件。
[0037]本申请中,第一换热需求单元为较低温度需求单元,第二换热需求单元为较高温度需求单元,较低温度需求单元与较高温度需求单元具有不同的换热需求。也就是说,储能电池需要保持更低的温度,而储能逆变器的温度适中即可。与储能逆变器相比,热管理系统需要向储能电池提供更多冷量。
[0038]参见图2,制冷机组2包括第一主路21,第一主路21具有用于第二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第一主路21设有第一换热装置211、压缩机212、第二换热装置213以及第一节流装置214。工作时,第二换热介质依次流过第一换热装置211、压缩机212、第二换热装置213和第一节流装置214。
[0039]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介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换热介质是水,第二换热介质是冷媒。
[0040]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装置211为蒸发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需求模块及制冷机组,所述换热需求模块包括换热需求流路,所述换热需求流路具有用于第一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所述换热需求流路设有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用于与第一换热需求单元换热,所述第二换热件用于与第二换热需求单元换热;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第一主路,所述第一主路具有用于第二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主路设有第一换热装置、压缩机、第二换热装置以及第一节流装置;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热量回收装置,所述热量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并联设置;或者,所述热量回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路,并且所述热量回收装置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需求单元为储能电池,所述第二换热需求单元为储能逆变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第一支路和控制组件,所述热量回收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具有用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流通的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一主路包括第二主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和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主路,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二主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第三换热装置和热回收支路,所述第三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热回收支路具有用于第三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支路的所述第二流道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换热装置之内,所述第三流道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换热装置之内;所述热回收支路设有储液箱、第一液泵和所述第三换热装置,所述储液箱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或者,所述热回收支路设有换热部件、第一液泵和所述第三换热装置,所述热量回收装置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具有内腔,所述换热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三流道隔离;或者,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换热部件和储液箱,所述换热部件设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换热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储液箱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主路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支路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支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或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或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设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截止阀设于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截止阀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二截止阀具有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二口连通,能够使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主路连通,所述第三口与所述第四口连通,能够使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主路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需求模块包括第四换热装置和阀件;所述第一换热件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换热件具有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四换热装置包括第五连接口和第六连接口;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生尹斌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