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烃降解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09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石油烃降解菌,所述石油烃降解菌为不动杆菌属菌莫氏不动杆菌,保藏号CGMCC No.2403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所述石油烃降解菌在石油烃降解中的应用及相应石油烃降解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菌在最佳的降解条件下,7天内石油烃降解率达到70%以上。石油烃降解率达到7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烃降解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提高其降 解效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石油因其重要性被称为“工业之血”。每年,大量石油被开采以支 持世界工业发展。但人们在享受这种便捷能源的同时,石油开采也带来了多种环境问题。 许多石油产地在石油开采运输、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导致石油烃类污染物进入 水体,其含量已经远远超出水体自净容量,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石油烃类污染物 进入水体后可通过多种渠道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脏器功能 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受石油烃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是当今情况下亟待解决的大事。
[0003]在诸多石油烃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经济性、高效性广受国内外 学者青睐。此技术通过向水体中添加微生物试剂或营养元素等方法提高水中微生物对石油 烃类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以去除水中石油烃类污染物。与物理法和化学法相比,此方法具 有节约经费、处理效率高、最终产物不会形成二次污染等优点。据文献报道,微生物可通 过共代谢作用对原本难降解或不能降解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其原理是,在微生物对难降解 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中,共代谢基质的添加会诱导微生物合成相关酶,促进难降解有机物降 解。
[0004]为进一步提升石油烃类的降解效率,探究不同种类共代谢基质对石油烃降解效率的影 响是十分关键的。应用此技术的前提是获得高效作用于石油烃类污染物的菌种,在长期接 触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环境中,具有石油烃类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数量及降解能力均显著增加。 以长期受石油烃污染湖泊底泥为菌源,筛选驯化具有高效石油烃降解效能的细菌,并对该 菌的降解能力进行研究,通过投加共代谢基质诱导特定酶的合成,进而使石油烃降解菌获 得对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可提高该菌在石油烃污染水体中的降解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获取一种具备石油烃降解力的菌,并探索增强其降解能力的共代谢基 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石油烃降解菌,所述石油烃降解菌为不动杆菌属菌。 具体来讲,所述石油烃降解菌为莫氏不动杆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保藏号:CGMCC No.24033。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筛选上述石油烃降解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1)富集:取大明湖沉积物,置于灭菌后添加石油烃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置于30℃, 160r/min条件下进行富集培养;
[0009](2)驯化:以5%比例接种于新的培养基中继续富集,并逐渐提升石油烃浓度以便对 培养体系内微生物进行驯化;
[0010](3)分离:取富集驯化后的菌液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用接种环挑取不 同形态的单菌落进一步划线纯化,纯化三次以上初步获得纯菌株,用接种环挑取纯化后单 菌落接种至石油烃无机盐固体培养平板中,对石油烃降解菌进行筛选;
[0011](4)筛选:接种环挑取石油烃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的菌株,分别接种于石油烃降 解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中进行培养,温度设定为30℃,转速160r/min,培养7d后对 其降解效率进行研究。
[0012]在至少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无机盐培养基配方为:K2HPO
4 1.6g、 KH2PO
4 0.4g、(NH4)2SO
4 1.5g、MgSO
4 0.5g、微量元素液10mL,待药品充分溶解后加 水定容至1000mL,pH调至7.0~7.2。
[0013]在至少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量元素液配方:CaCl
2 3g、FeSO4·
7H2O 0.5g,待 药品充分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000mL。
[0014]在至少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3.0 g、蛋白胨10.0g、NaCl 5.0g,待药品充分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000mL、pH调至7.0~7.2。
[0015]在至少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石油烃无机盐固体平板培养基配方:无 机盐培养基1L、琼脂19g,凝固后无机盐固体培养平板,滴加2

3滴石油烃。
[0016]在至少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石油烃降解培养基配方为:无机盐培养 基1L、0
#
石油烃500mg。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涉及上述石油烃降解菌在石油烃降解中的应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石油烃降解方法,使用上述石油烃降解菌。
[0019]在至少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上述石油烃降解菌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添加乙酸钠。 添加乙酸钠的量比如可以为125mg/L。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石油烃降解体系,所述体系中包含上述石油烃降 解菌。在至少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体系中还包含添加乙酸钠。
[0021]采用扫描电镜法对微生物进行形态观察,观察前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取样、 固定、冲洗、脱水、置换、干燥等过程。得到菌株LYC

1个体呈球杆状,无鞭毛,可单个 存在也可成双排列,菌体直径大约为0.6~0.8μm,长度大约为1~1.5μm。
[0022]根据《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对筛选出石油烃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主 要鉴定项目包括接触酶实验、吲哚实验、V

P实验、淀粉水解实验、糖发酵实验、革兰氏染 色实验、甲基红测定等,初步推断确定菌株LYC

1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
[0023]对分离所得的菌株进行16S rRNA保守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 比对。结果发现,本专利技术芽孢杆菌的核糖体RNA保守序列与Acinetobactermodestus(NR148845.1)相似性最高,为99.929%。从而确定分离出来的菌株为Acinetobactermodestus,命名为LYC

1。所述一株石油烃降解菌(Acinetobacter modestus)LYC

1 16s rDNA 的序列如SED ID No.1所示。
[0024]将菌悬液以5%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100mL不同石油烃浓度的石油烃降解培养基 中,并设置空白对照,石油烃浓度分别在500、1000、1500、2000、2500、3500和5000mg/L, 在pH值为7.0,160r/min的条件下培养7d,测定锥形瓶中剩余石油烃含量,并计算其降解 率52.35%~67.33%。用GC

MS技术检测其有机物组分及相对含量,发现主要降解了 C12

C19的直链烃和少量支链烃,最后剩下了C11

C17的少量支链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烃降解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烃降解菌为不动杆菌属菌。2.权利要求1所述石油烃降解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烃降解菌为莫氏不动杆菌。3.权利要求2所述石油烃降解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烃降解菌为保藏号CGMCC No.24033的菌。4.筛选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石油烃降解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富集:取大明湖沉积物,置于灭菌后添加石油烃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置于30℃,160r/min条件下进行富集培养;(2)驯化:以5%比例接种于新的培养基中继续富集,并逐渐提升石油烃浓度以便对培养体系内微生物进行驯化;(3)分离:取富集驯化后的菌液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用接种环挑取不同形态的单菌落进一步划线纯化,纯化三次以上初步获得纯菌株,用接种环挑取纯化后单菌落接种至石油烃无机盐固体培养平板中,对石油烃降解菌进行筛选;(4)筛选:接种环挑取石油烃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的菌株,分别接种于石油烃降解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中进行培养,温度设定为30℃,转速160r/min,培养7d后对其降解效率进行研究。5.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无机盐培养基配方为:K2HPO41.6g、KH2PO
4 0.4g、(NH4)2SO
4 1.5g、MgSO
4 0.5g、微量元素液10mL,待药品充分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000mL,pH调至7.0~7.2。6.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涛孙爱丽杨爽王利刚徐艺铭邢乐瑶杨基先朴锦英靳仙爽黄艳玲苑蓉车显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