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04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旋转机构包括内轴、扇叶、波纹架、套环、刮片和卡块,内轴旋转于管道内部,扇叶处于内轴靠近卡环的一端,波纹架环绕于内轴的外侧,套环套装滑动于波纹架的外侧,刮片摆动于套环的一端,卡块处于内轴远离扇叶的一端,旋转球体能够带动挂钩摆动延伸至圆环的外侧,此时挂钩快速嵌入于卡环的孔洞内部,随着内轴的持续旋转,内轴不断通过支架和转环带动旋转球体朝卡环的侧面摆动,当挂钩于卡环的内部处于卡死状态时,旋转球体无法继续旋转,使得管道能够在污水进入内部后,利用污水流动的水压进一步辅助管道之间连接紧密性。管道之间连接紧密性。管道之间连接紧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子
,尤其涉及一种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

技术介绍

[0002]顶拉管是用开槽放入顶拉管,随后钻孔在另一边用拖拉机械将顶拉管拖拉过来,一般为一次管道焊接成型后施工,顶拉管主要用在住宅、公寓、园地等地方的下水及雨、污水管道,地中线保护及通信电缆保护,当顶拉管应用于排水时,顶拉管之间通过法兰对接安装,针对于顶拉管的技术启示;对于顶拉管的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顶拉管只通过法兰和螺栓之间进行连接,法兰的连接易存在间隙,导致顶拉管在长时间使用后,法兰之间易出现污水泄露的情况,且污水内部通常携带杂质,而顶拉管无法对内部杂质进行清理,导致顶拉管内部易堆积杂质,从而导致顶拉管无法在对杂质清理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相互的连接紧密性;目前,现有技术中的CN202110098907.6一种用于污水管网建设施工的顶拉管,公开了顶拉管,该专利技术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安装在桩基底座内部,且挤压装置用于推动顶拉管本体之间进行连接;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在桩基底座内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桩基底座内部,且驱动装置用于传输传动装置提供的力;校正装置,所述校正装置安装在桩基底座上,且校正装置用于辅助顶拉管本体之间进行连接,此用于污水管网建设施工的顶拉管,设置了挤压装置和校正装置,电机转动带动挤压块对顶拉管本体进行挤压连接的同时,通过滑动块带动校正板对顶拉管本体进行校正;本专利技术主要能够解决顶拉管无法在对杂质清理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相互的连接紧密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描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一种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包括管道,该管道的两端均设有法兰,所述管道一端环绕有卡环,所述管道的内部设有旋转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管道远离卡环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卡环与卡槽滑动嵌套,卡环远离管道的一端开设有孔洞,卡槽长度大于卡环长度2

4cm。
[0006]进一步的,所述法兰内部贯穿螺栓,管道之间进行对接时,法兰每两个呈一组对接,螺栓贯穿法兰每两个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内轴、扇叶、波纹架、套环、刮片和卡块,内轴旋转于管道内部,扇叶处于内轴靠近卡环的一端,波纹架环绕于内轴的外侧,套环套装滑动于波纹架的外侧,刮片摆动于套环的一端,卡块处于内轴远离扇叶的一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扇叶远离内轴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呈弧形,扇叶呈弯曲5

15
°
,内轴直径为管道直径的十分之一。
[0009]进一步的,所述波纹架呈波浪状,波纹架的一侧嵌入于内轴的内部,套环处于波纹架的另一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套环和刮片配套设置,套环和刮片设有多组,套环呈圆环状。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轴靠近卡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卡块处于凹槽内部,卡块呈半圆环状,半圆环角度为180
°
,卡块为橡胶材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支架、连杆、转环和凸环,支架旋转套接于内轴设有卡块的一端,连杆旋转于支架的两侧,转环旋转于连杆远离支架的一端,凸环环绕于转环的侧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一端旋转套装于内轴凹槽内部,支架的该端开设有凹槽,支架端部的凹槽与卡块摆动嵌套。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环处于管道的卡槽内部,转环呈圆环状,连杆为转环和支架的连接件,支架摆动时,转环同步摆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卡槽内部转动有圆环,所述圆环靠近转环的一端摆动有旋转球体,所述旋转球体远离转环的一端摆动有挂钩。
[0016]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内部呈中空状,旋转球体处于圆环的中空处,旋转球体和挂钩配套设置,旋转球体远离圆环的一侧与凸环旋转摩擦。
[0017]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嵌入于管道卡槽内部时,挂钩与卡环一端的孔洞呈水平对应。
[0018]有益效果:1.利用扇叶处于管道的进水口一端,污水进入管道的内部后,扇叶远离内轴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呈弧形,污水冲击至扇叶的凹槽内部,方便扇叶于管道的内部旋转,扇叶旋转时内轴同步旋转,使得该种旋转机构能够利用污水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带动内轴旋转;2.内轴旋转时,波纹架同步旋转,而波纹架外侧套环同步旋转,套环呈圆环状,方便刮片于管道的内部呈360
°
旋转,利用刮片的旋转,能够对管道内部杂质形成清刮,避免管道内部堵塞的情况,从而该种旋转机构能够对管道内部杂质形成旋转清理;3.当卡块未嵌入于支架的凹槽内部时,内轴旋转,支架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卡块嵌入于支架的凹槽内部时,内轴能够通过卡块带动支架摆动,此时支架通过连杆带动转环于管道的卡槽内部摆动;4.卡环嵌入于卡槽内部时,圆环与卡环呈水平贴合,转环摆动时,转环侧面的凸环能够旋转摩擦至旋转球体的一侧,旋转球体此时于圆环的内部呈角度摆动,旋转球体能够带动挂钩摆动延伸至圆环的外侧,此时挂钩快速嵌入于卡环的孔洞内部,随着内轴的持续旋转,内轴不断通过支架和转环带动旋转球体朝卡环的侧面摆动,当挂钩于卡环的内部处于卡死状态时,旋转球体无法继续旋转,使得管道能够在污水进入内部后,利用污水流动的水压进一步辅助管道之间连接紧密性;5.当污水停止流动后,内轴同步停止旋转,内轴无法继续通过支架和连杆带动转环,使得转环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能够方便卡环和管道的卡槽内部快速脱离,从而使得该种管道能够在进一步增加连接的情况下,方便管道之间快速进行置换。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管道截面侧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管道截面正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轴正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内轴侧面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环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圆环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旋转球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

9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管道,101

法兰,102

卡环,2

内轴,201

扇叶,202

波纹架,203

套环,204

刮片,205

卡块,3

支架,301

连杆,302

转环,303

凸环,4

圆环,401

旋转球体,402

挂钩。
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该管道(1)的两端均设有法兰(101),所述管道(1)一端环绕有卡环(102),所述管道(1)的内部设有旋转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远离卡环(102)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卡环(102)与卡槽滑动嵌套,卡环(102)远离管道(1)的一端开设有孔洞,卡槽长度大于卡环(102)长度2

4cm;法兰(101),法兰(101)内部贯穿螺栓,管道(1)之间进行对接时,法兰(101)每两个呈一组对接,螺栓贯穿法兰(101)每两个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内轴(2)、扇叶(201)、波纹架(202)、套环(203)、刮片(204)和卡块(205),内轴(2)旋转于管道(1)内部,扇叶(201)处于内轴(2)靠近卡环(102)的一端,波纹架(202)环绕于内轴(2)的外侧,套环(203)套装滑动于波纹架(202)的外侧,刮片(204)摆动于套环(203)的一端,卡块(205)处于内轴(2)远离扇叶(20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01)远离内轴(2)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呈弧形,扇叶(201)呈弯曲5

15
°
,内轴(2)直径为管道(1)直径的十分之一;波纹架(202),波纹架(202)呈波浪状,波纹架(202)的一侧嵌入于内轴(2)的内部,套环(203)处于波纹架(202)的另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开挖短节置换顶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03)和刮片(204)配套设置,套环(203)和刮片(204)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姚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玉蕴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