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91897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包含大豆异黄酮、大豆氨基酸、益生菌溶胞产物和益生菌发酵产物。所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由以下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而成:大豆、益生菌和益生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化妆品中的用途。所述化妆品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维持皮肤弱酸性功能、舒缓皮肤过敏反应、抑制过敏反应中的炎症因子和促进皮肤修复的功效,用于皮肤日常护理、敏感肌护理、痤疮皮肤护理、除臭护理、婴幼儿皮肤护理或头皮护理。幼儿皮肤护理或头皮护理。幼儿皮肤护理或头皮护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被数十亿种微生物(细菌、酵母、真菌、病毒等)定殖,这些微生物统称为“皮肤微生物群”。在这些微生物菌群中可以分成常居菌群和暂居菌群。常居菌群由共生细菌组成,即由于寄主而存活,而不会造成任何损害。暂居菌群主要由无害的真菌、病毒和细菌组成,被称为腐生菌。该菌群不是永久的,具体取决于所进行的活动和周围条件的变化以及个体在这些条件下的暴露程度。这些微生物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在正常情况下,即当卫生状况良好时且当皮肤的常居菌群、免疫应答和屏障功能完好无损时,常居微生物和暂居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或功能障碍。皮肤微生物群因此能够充当屏障并保护其宿主。当皮肤微生物群失衡后,肌底屏障功能会遭到破坏,丧失,导致有害菌的生长,使皮肤易出现出油、长痘、粉刺等疾病。
[0003]但是,目前流行的护肤品和化妆品的使用会破坏皮肤微生物群的平衡。如粉底的应用会特别通过干扰细菌多样性来干扰皮肤微生物群的平衡。护肤品在皮肤上的隐形化妆膜可以暂时改变皮肤的水脂平衡和产生脱皮,会破坏皮肤微生物群的平衡。
[0004]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咨询专家根据益生菌在食物中的健康和营养特性,将益生菌定义为“活的微生物,服用适量,会给宿主的健康带来益处”。益生菌制剂是常见的用于感染性肠炎、或有外来细菌式侵袭导致肠内菌群失衡的治疗方法。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显示,美国的益生菌、益生元和其他消化酸类产品市场达到了$68.8billion,在2022年甚至能达到$83.5billion。另外,将益生菌制剂直接用于皮肤,以改善皮肤微生物群的概念已经提出了很长时间,但是已成功在市场上销售且非常有效的相关产品还比较少见。
[0005]本专利技术人长期致力于包含益生菌的皮肤外用产品的研究。此前,以“世界长寿之乡
·
中国人瑞圣地”巴马瑶族自治县筛选出的多种益生菌为基础,融合现代生物发酵技术,以益生元作为益生菌的营养来源,成功开发出了一种用于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三元益生因子组合物(参见CN202310172438.7)。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首次发现特定种类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和益生元以及复合酶的综合作用能够对大豆原料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分解和重组,同时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能够形成一种功效更为强大的用于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维持
皮肤弱酸性功能、舒缓皮肤过敏反应、抑制过敏反应中的炎症因子和促进皮肤修复的多重功效。
[0008]具体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本专利技术:
[0009]在第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所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包含大豆异黄酮、大豆氨基酸、益生菌溶胞产物和益生菌发酵产物。
[0010]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中,所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由以下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而成:大豆、益生菌和益生元。
[0011]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中,所述益生菌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或乳双岐杆菌;所述益生元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乳糖、蔗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或低聚麦芽糖。
[0012]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中,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分离自广西巴马长寿村健康成人群肠道;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乳双岐杆菌分离自新疆伊犁州牧民自制发酵酸奶。
[0013]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中,所述益生菌为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和乳双岐杆菌;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
[0014]优选地,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乳双岐杆菌的重量比为1:1:1:1:1:1。
[0015]优选地,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的重量比为1:1。
[0016]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中,所述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双岐杆菌、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的供应商是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0017]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菌种保藏编号CGMCC NO.16103,保藏日期:2018年7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参见CN109055278A。
[0018]所述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菌种保藏编号CGMCC NO.21373,保藏日期:2020年12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参见CN112625983A。
[0019]所述乳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菌种保藏编号CGMCCNO.18093,保藏日期:2019年07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参见CN112625983A。
[0020]所述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菌种保藏编号CGMCC NO.18094,保藏日期:2019年07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参见CN112625983A。
[0021]所述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菌种保藏编号CGMCC NO.18045,保藏日期:2019年06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22]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中,所述益生菌青春双歧杆菌是青春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保藏编号:CICC 6175。
[0023]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中,所述益生菌为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6103、长双歧杆菌CGMCC NO.18094、青春双歧杆菌CICC 6175、嗜热链球菌CGMCC NO.18045、干酪乳杆菌CGMCC 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包含大豆异黄酮、大豆氨基酸、益生菌溶胞产物和益生菌发酵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益生素组合物由以下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而成:大豆、益生菌和益生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或乳双岐杆菌;所述益生元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乳糖、蔗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或低聚麦芽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分离自广西巴马长寿村健康成人群肠道;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乳双岐杆菌分离自新疆伊犁州牧民自制发酵酸奶。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和乳双岐杆菌;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粉碎,热水提取,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红张楚东杨雨谢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望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