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57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动力机构,用于带动车体进行前后移动;冲击机构,用于对装载有气瓶的车辆进行冲击,所述冲击机构安装于车体的前端;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冲击机构相对于车体上下移动。其目的是: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安装有冲击机构的车体移动,对后备箱中安装有车载气瓶的车辆直接进行冲击实验,对车载气瓶的安全性进行更加直观的安全性实验,实验结果说服力更高。实验结果说服力更高。实验结果说服力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燃烧天然气为动力型汽车凭借其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高效能、低污染、经济、安全的新型代用燃料汽车,在倍受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被大量推广应用于市场;
[0003]氢气气瓶/天然气气瓶用于储存氢气/天然气的真空绝热气瓶,其安全性能试验包括振动试验、火烧试验﹑跌落试验等,如我院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12683482A)公开了一种气瓶跌落冲击试验台,通过可控电机和离合器的相互配合,对两块翻板进行控制,进而控制放置在两块翻板之间的气瓶是否跌落,使得气瓶撞击在条状冲击头上,进行气瓶跌落冲击试验;
[0004]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12916072A)公开了一种气瓶火烧试验架,通过火焰对气瓶进行灼烧,模拟模拟气瓶处于火灾情景下,气瓶安全附件安全泄放的过程。
[0005]上述两个专利及其他实验方式,虽然对气瓶的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但是对于气瓶用于车载,特别是安装在轿车的后备箱中后,在遭受追尾冲击时的安全性,没有直接进行实验的实验装置,无法对车载气瓶的安全性进行更加直观的安全性实验,实验结果说服力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安装有冲击机构的车体移动,对后备箱中安装有车载气瓶的车辆直接进行冲击实验,对车载气瓶的安全性进行更加直观的安全性实验,实验结果说服力更高。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包括车体;
[0009]动力机构,用于带动车体进行前后移动;
[0010]冲击机构,用于对装载有气瓶的车辆进行冲击,所述冲击机构安装于车体的前端;
[0011]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冲击机构相对于车体上下移动。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冲击机构与车体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可将冲击机构在不同的高度与车体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连接结构在升降机构对冲击机构完成升级后,对冲击机构和车体之间进行二次固定,加强冲击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实用性较强。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安装架和冲击头,所述安装架包括水平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水平架上,所述车体于连接杆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臂,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支耳和螺栓,所述支耳固定设于连接杆上,所述支耳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
接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螺栓螺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螺栓穿设在其中一个通孔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螺栓、通孔和支耳的相互配合,完成安装架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实用性较强。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升降机构的移动端与冲击机构可拆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升降机构与冲击机构的可拆卸连接,在升降机构完成对冲击机构的移动后,可把升降机构和冲击机构分离,避免因冲击机构对被测车辆的冲击,而造成的升降机构的损坏问题,实用性较强。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架和两组伸缩架,
[0016]所述伸缩架包括多组首尾依次铰接的交叉副,
[0017]所述交叉副包括两根中部相互铰接的连杆,
[0018]两组所述伸缩架之间安装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和副横杆,
[0019]所述第一横杆转动安装在位于最下方的交叉副、靠近车体一侧的两个连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横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
[0020]所述第二横杆转动安装在位于最下方的交叉副、远离车体一侧的两个连杆的端部,所述固定架远离车体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横杆滑动安装于滑动槽内,
[0021]所述第二横杆上转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固定安装有内螺纹套,所述固定架上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与内螺纹套螺接的螺杆,
[0022]所述第三横杆转动安装在位于最上方的交叉副、靠近车体一侧的两个连杆的端部,所述第三横杆于两组伸缩架之间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冲击机构上开设有插孔,当所述升降机构带动冲击机构上下移动时,插杆插设在插孔内,
[0023]所述副横杆转动安装在位于最上方的交叉副下方、靠近车体一侧的两个连杆的端部,所述安装台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叉臂,所述叉臂插设在副横杆上,
[0024]所述第四横杆转动安装在位于最上方的交叉副、远离车体一侧的两个连杆的端部,所述第四横杆于两组伸缩架之间安装有支撑辊,当所述升降机构带动冲击机构上下移动时,支撑辊顶靠在冲击机构的下端面上。
[0025]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利用螺杆与内螺纹套的螺接,带动移动块前后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横杆前后移动,配合第一横杆固定架的固定连接,实现伸缩架的伸缩,从而实现在第三横杆和副横杆只做竖直上下移动的情况下,对冲击机构进行升降;为了避免在升降过程中,冲击机构从升降机构上滑落,通过插杆与插孔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冲击机构的定位,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0026]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架的固定端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于移动块远离内螺纹套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移动块远离内螺纹套一端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过连接架螺接有锁紧头,所述螺杆远离电机一端开设有环形槽。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锁紧头、调节杆和环形槽的相互配合,在利用升降机构完成对冲击机构的升降,并完成冲击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后,可由电机带动螺杆反向旋转,直至螺杆脱离与内螺纹套之间的螺接,此时,再拧紧锁紧头,即可使得内螺纹套完全脱离与螺杆的螺纹部分的接触,进而使得在实验装置对被测车辆进行冲击前,螺杆完全不与内螺纹套形成接触,从而避免因冲击造成的震动,而对螺杆、内螺纹套造成损伤的问题,实用性较强。
[0027]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架与移动块之间还安装有压缩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
压缩弹簧对移动块施加横向推力,从而使得在对锁紧头进行拧松之后,内螺纹套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螺杆方向移动,直至内螺纹套的端面顶靠在螺杆的螺纹部的端面上,此时再控制电机正转,配合压缩弹簧对移动块的持续挤压,即可完成内螺纹套与螺杆的重新螺接,使用更加方便。
[0028]进一步限定,所述车体上还固定安装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罩设于升降机构前端。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防护架对升降机构进行保护,避免实验装置在冲击被测车辆时,被测车辆对升降机构造成反向撞击,进而造成升降机构损坏的问题。
[0029]进一步限定,所述车体上可拆卸安装有重物。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在车体上安装不同重量的重物的方式,可对不同自重的车辆对被测车辆进行冲击的情况进行模拟,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的说服力,实用性较强。
[0030]进一步限定,所述动力机构带动车体前后移动的速度可调节。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在动力机构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动力机构,用于带动车体(1)进行前后移动;冲击机构(2),用于对装载有气瓶的车辆进行冲击,所述冲击机构(2)安装于车体(1)的前端;升降机构(3),用于带动冲击机构(2)相对于车体(1)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2)与车体(1)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可将冲击机构(2)在不同的高度与车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2)包括安装架(21)和冲击头(20),所述安装架(21)包括水平架(22)和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固定安装在水平架(22)上,所述车体(1)于连接杆(24)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臂(240),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支耳241和螺栓,所述支耳(241)固定设于连接杆(24)上,所述支耳(241)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臂(240)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42),所述螺栓螺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螺栓穿设在其中一个通孔(242)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的移动端与冲击机构(2)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车载储气系统用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架(31)和两组伸缩架,所述伸缩架包括多组首尾依次铰接的交叉副,所述交叉副包括两根中部相互铰接的连杆(32),两组所述伸缩架之间安装有第一横杆(331)、第二横杆(332)、第三横杆(333)、第四横杆(334)和副横杆(335),所述第一横杆(331)转动安装在位于最下方的交叉副、靠近车体(1)一侧的两个连杆(32)的端部,所述第一横杆(331)固定安装在固定架(31)上,所述第二横杆(332)转动安装在位于最下方的交叉副、远离车体(1)一侧的两个连杆(32)的端部,所述固定架(31)远离车体(1)一端开设有滑动槽(3320),所述第二横杆(332)滑动安装于滑动槽(3320)内,所述第二横杆(332)上转动安装有移动块(3321),所述移动块(3321)上固定安装有内螺纹套(3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崧张学林王飞李秀权李宗珊张珑漪陈巧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