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40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其阻燃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硅烷改性聚醚200~400份、阻燃增塑剂100~200份、填料1 300~400份、紫外吸收剂3~10、光稳定剂3~10、触变剂15~35份、硅烷偶联剂30~50份、第一固化剂10~40份、固化促进剂10~20份及除水剂5~15份;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300~500份、填料1 250~350份、填料2 150~250份、阻燃增塑剂250~350份、去离子水5~15及第二固化剂20~40份,填料2为环氧树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硅烷改性密封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烷改性密封胶兼具硅酮密封胶与聚氨酯密封胶的优点,具有广泛的粘接性以及低VOC排放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领域。但是密封胶本身阻燃性能不好,遇到明火或者高温容易燃烧,随着对产品阻燃要求的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生产节拍的不断加快,单组分密封胶的综合性能无法满足所有的工艺要求。
[0003]因此,具有阻燃性能的双组分密封胶在市场中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阻燃性密封胶通常添加无机磷系阻燃剂或者有机磷系阻燃剂,为了增强阻燃效率,阻燃剂的添加量一般很大,但添加量增大的同时,阻燃性密封胶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并且磷系阻燃剂还存在相容性不理想、挥发性大、燃烧滴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阻燃性密封胶阻燃效果不佳,阻燃剂添加量大而导致强度下降,且阻燃剂在密封胶中相容性不好、容易挥发析出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和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A组分:硅烷改性聚醚 200~400份;阻燃增塑剂 100~200份;填料1 300~400份;紫外吸收剂 3~10;光稳定剂 3~10;触变剂 15~35份;硅烷偶联剂 30~50份;第一固化剂 10~40份;固化促进剂 10~20份;除水剂5~15份;B组分:环氧树脂300~500份;填料1 250~350份;填料2 150~250份;阻燃增塑剂250~350份;
去离子水5~15;第二固化剂20~40份;所述填料2为环氧树脂

SiO2微胶囊改性聚磷酸铵。
[0006]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07]优选的,紫外吸收剂包括2

(2'

羟基

5'

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

(2'

羟基

3'

叔丁基

5'

甲基苯基)
‑5‑
氯苯并三唑、2

(2'

羟基

3',5'

二叔丁基苯基)
‑5‑
氯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08]优选的,光稳定剂包括癸二酸双

2,2,6,6

四甲基哌啶醇酯、癸二酸双(1,2,2,6,6

五甲基哌啶醇)酯、双(1,2,2,6,6

五甲基
‑4‑
哌啶)癸二酸酯与1

甲基
‑8‑
(1,2,2,6,6

五甲基
‑4‑
哌啶)癸二酸酯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09]优选的,触变剂包括聚酰胺蜡、氢化蓖麻油、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0]优选的,硅烷偶联剂包括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氨基

硅烷、三氨基硅烷、γ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

脲丙基三已氧基硅烷、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1]优选的,第一固化剂包括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多乙烯多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胺加成固化剂、酚氨基醇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2]优选的,固化促进剂包括2,4,6

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三乙胺、三乙醇胺、苄基二甲胺、1,8

二氮杂环[5,4,0]十一烯

7、邻羟基苄基二甲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3]优选的,除水剂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4]优选的,第二固化剂包括双(乙酰丙酮酸)二丁基锡、二丁基锡月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优选的,A组分与B组分的体积比为1:(1~5)。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组分中的硅烷改性聚醚以聚醚为长链,以硅烷氧基封端,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经过室温湿固化会形成硅氧硅键为交联点的以柔性聚醚长链相连接的网络结构,而聚醚非极性结构决定了其内聚能较低,强度不高,通过与B组分中的环氧树脂进行混合,会形成海岛结构,环氧树脂在硅烷改性聚醚中分布,自身固化之后的高强度以及对基材的高粘接性能使得整体阻燃胶性能更加稳定,可以弥补聚醚本身强度不足的缺陷,得到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阻燃密封胶。
[0017]优选的,所述阻燃增塑剂包括磷酸三(2

氯乙基)酯、磷酸三(2

氯丙基)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1,3

二氯异丙基)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甲苯二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8]优选的,所述填料1包括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膨胀石墨、硼酸盐、草酸铝、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增塑剂为磷酸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通过由磷酸生
成的覆盖层起到覆盖效应而隔绝燃烧时的高热量和可燃气体的接触,同时生成的聚偏磷酸为强酸,作为强力的脱水剂,可以使聚合物脱水碳化,尤其硅烷改性聚醚以及环氧树脂中含有含氧基团,添加磷酸酯类有机阻燃剂可以使阻燃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填料1可以作为阻燃协效剂,稳定性高,可以起到经久耐烧的作用,与有机磷系阻燃剂相互配合,可以增强阻燃效果,而不会影响得到阻燃胶的力学性能。
[0020]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

SiO2微胶囊改性聚磷酸铵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0.1~0.3):(0.15~0.25):1的环氧树脂、正硅酸乙酯和聚磷酸铵。
[0021]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4~0.54。
[0022]优选的,所述聚磷酸铵为Ⅱ性长链聚磷酸铵。
[0023]聚磷酸铵是一种高效无机阻燃剂,分解温度高,在燃烧过程中,分解生成的磷酸可以覆盖在绝热层表面,与聚合物一起形成炭化层,起到隔绝热量作用的同时减少氧气的供给,阻止继续燃烧。在燃烧过程中聚磷酸铵还会产生氨气等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和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A组分:硅烷改性聚醚 200~400份;阻燃增塑剂 100~200份;填料1 300~400份;紫外吸收剂 3~10;光稳定剂 3~10;触变剂 15~35份;硅烷偶联剂 30~50份;第一固化剂 10~40份;固化促进剂 10~20份;除水剂 5~15份;B组分:环氧树脂 300~500份;填料1 250~350份;填料2 150~250份;阻燃增塑剂 250~350份;去离子水 5~15;第二固化剂 20~40份;所述填料2为环氧树脂

SiO2微胶囊改性聚磷酸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增塑剂包括磷酸三(2

氯乙基)酯、磷酸三(2

氯丙基)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1,3

二氯异丙基)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甲苯二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1包括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膨胀石墨、硼酸盐、草酸铝、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

SiO2微胶囊改性聚磷酸铵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0.1~0.3):(0.15~0.25):1的环氧树脂、正硅酸乙酯和聚磷酸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刘伟明沈峰柴梦洒裘杭建陈丹何丹薇何永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