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及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827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0
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及系统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震数据通过叠后径向道滤波建立的地震模型数据;将地震模型数据从拼接线位置到地震数据道位置建立为从1变化到0的空间三维权重系数场;多块地震数据相干加权叠加匹配融接:根据相邻地震道之间的相似性对拼接线附近固定宽度的地震道进行加权叠加融接;对拼接线部位缝合插值,进一步降噪。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除了在时间、振幅、相位、频率、波形等方面的不一致性,解决了原始三维资料边界的拼接问题,克服了线、道方向资料品质的差异,融接处理成果较目前的常规拼接处理在资料的信噪比、保真度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保证了资料原始的构造形态和低幅度构造的准确性。料原始的构造形态和低幅度构造的准确性。料原始的构造形态和低幅度构造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及系统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及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大油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基本覆盖各主力产油气区。为实现区域地质构造和油气富集规律的整体研究和增储上产,需要开展超大范围的地震资料处理。超大范围的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耗时长、成本高、精度低,而且无法运用到高精度的小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成果数据,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开展多区块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的融接处理,充分利用好高精度的小区块地震成果数据,实现高精度三维连片融接处理刻不容缓。
[0003]目前开展大连片、多区块三维地震资料融接处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许多学者也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2003年陈茂根等提出了多块三维地震数据体拼接技术综述。
[0004]结合收集的资料分析,多块间的地震资料拼接处理主要开展大地坐标转换、分块数据内插、时差校正、振幅校正、匹配滤波等,针对重叠区的地震道,采取求和求平均或抽掉重叠区的地震道后克里金插值的方法进行拼接处的处理,各种处理方法均有一定的缺陷:一是在拼接处理之后的数据仍然存在明显的剩余时差;二是为了追求一致性导致原始地震数据相位和构造形态畸变,无法保真;三是多区块的拼接线需要手动选择,无法自动搜索拾取;目前,针对不同地表条件、不同年代施工、不同采集和处理方法的多区块的集中拼接处理需要手动选择数据块间拼接位置、拼接区块间存在明显的痕迹,原始地震数据无法保真,部分的拼接痕迹误导为走滑断层,难以满足工区整体的解释和油气富集规律的整体研究。针对超大范围、多区块地震数据的拼接线自动搜索和识别、多区块无缝拼接、原始数据的保真尚无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及系统及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将地震数据通过叠后径向道滤波建立的地震模型数据;
[0009]将地震模型数据从拼接线位置到地震数据道位置建立为从1变化到0的空间三维权重系数场;
[0010]多块地震数据相干加权叠加匹配融接:根据相邻地震道之间的相似性对拼接线附近固定宽度的地震道进行加权叠加融接;
[0011]对拼接线部位缝合插值,进一步降噪。
[0012]进一步的,叠后径向预测滤波:
[0013]在给定的倾角范围内,通过时移求出最大相关值所对应的倾角,然后沿这个倾角对相邻道加权求和,增强该倾角范围内的相干信号,削弱随机噪声和倾角范围以外的同相轴。
[0014]进一步的,在径向道域中,通过设计不同的径向道参数,将线性干扰的频率从地震记录的波场中区分开,利用带通滤波把线性干扰的频率从原始地震道集中除掉。
[0015]进一步的,拼接线位置具体为:
[0016]多区块的地震数据分配不同的编码置于SEGY_LINE_NMBER的道头字,用于区分各个小区块的地震数据,并将地震数据经统一的网格和面元处理,多个区块的地震数据横、纵坐标方向上分别具有统一的步长,步长是指横、纵坐标方向的地震道之间的距离,保证横、纵坐标的每一个步长只有一个地震道;分别进行横、纵坐标进行每个地震道搜索,当同一个地震道具有两个不同的道SEGY_LINE_NMBER头字时,该地震道的位置就是区块之间的拼接点,然后按顺序连接这些点就得出区块之间的拼接线。
[0017]进一步的,将地震数据从拼接线位置到合适宽度的地震数据道位置建立为一个从1变化到0的空间三维权重系数场:
[0018]确定拼接线处的权重采用标准差的方法,具体为将模型数据地震道和原始数据地震道使用标准差进行表示,如果数据标准差波动越大,说明原始地震数据道在拼接位置相似性较差,选用模型道的权重大,权重为0.8到1之间;如果模型数据道和原始地震数据道标准差波动小,说明原始数据地震道在拼接位置的相邻道相似性较强,模型数据道的权重设置到0.5以下。
[0019]进一步的,多块地震数据的匹配融接:
[0020]是在同一方向的地震道的相干加强,根据相邻地震道之间的相似性对拼接线附近固定宽度的地震道进行加权叠加,相似性好的反射波得到加强,相似性不好的波形相对削弱。
[0021]进一步的,地震道公式如下:
[0022]F(n)=A(n)*k+B(n)*(1

k)
[0023]式中F(n)是从拼接线起算的第n道的融接后的最终地震道,A(n)是通过第一步叠后径向滤波之后的模型道,B(n)是原始地震道,k是第二步建立的三维空间权重系数,k是在拼接线的位置的权重,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为从0到1之间的自然数;拼接线到一定宽度的地震道位置为的权重为0,表示到一定宽度之后的不改变原始的地震数据,做到拼接自然过渡的同时还能保真。
[0024]进一步的,针对拼接部位还存在剩余的随机噪音,开展拼接处缝合插值,具体做法是抽取存在随机噪音的一道或者两道,采用三维匹配追踪傅里叶高精度空间插值。
[0025]进一步的,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系统,包括:
[0026]数据建立模块,用于将地震数据通过叠后径向道滤波建立的地震模型数据;
[0027]空间三维权重系数场建立模块,用于将地震模型数据从拼接线位置到地震数据道位置建立为从1变化到0的空间三维权重系数场;
[0028]融接模块,用于多块地震数据相干加权叠加匹配融接:根据相邻地震道之间的相似性对拼接线附近固定宽度的地震道进行加权叠加融接;
[0029]检测模块,用于对拼接线部位缝合插值,进一步降噪。
[0030]进一步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的步骤。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模型数据,自动边界搜索和建立三维权重系数场,多块地震数据相干加叠加匹配融接,拼接线部位缝合插值,得到的海量地震数据的融接处理技术,消除了在时间、振幅、相位、频率、波形等方面的不一致性,解决了原始三维资料边界的拼接问题,克服了线、道方向资料品质的差异,融接处理成果较目前的常规拼接处理在资料的信噪比、保真度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保证了资料原始的构造形态和低幅度构造的准确性,为后续的岩性处理、综合解释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此方法用时短、精度高、成本低,目前已经用于塔里木油田多区块的地震资料解释和成图,支持多个圈闭研究和井位上钻。
附图说明
[0033]图1塔北

塔中连片数据4

5秒均方根属性平面图;
[0034]图2塔北

塔中连片数据任意线剖面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震数据通过叠后径向道滤波建立的地震模型数据;将地震模型数据从拼接线位置到地震数据道位置建立为从1变化到0的空间三维权重系数场;多块地震数据相干加权叠加匹配融接:根据相邻地震道之间的相似性对拼接线附近固定宽度的地震道进行加权叠加融接;对拼接线部位缝合插值,进一步降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叠后径向预测滤波:在给定的倾角范围内,通过时移求出最大相关值所对应的倾角,然后沿这个倾角对相邻道加权求和,增强该倾角范围内的相干信号,削弱随机噪声和倾角范围以外的同相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径向道域中,通过设计不同的径向道参数,将线性干扰的频率从地震记录的波场中区分开,利用带通滤波把线性干扰的频率从原始地震道集中除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拼接线位置具体为:多区块的地震数据分配不同的编码置于SEGY_LINE_NMBER的道头字,用于区分各个小区块的地震数据,并将地震数据经统一的网格和面元处理,多个区块的地震数据横、纵坐标方向上分别具有统一的步长,步长是指横、纵坐标方向的地震道之间的距离,保证横、纵坐标的每一个步长只有一个地震道;分别进行横、纵坐标进行每个地震道搜索,当同一个地震道具有两个不同的道SEGY_LINE_NMBER头字时,该地震道的位置就是区块之间的拼接点,然后按顺序连接这些点就得出区块之间的拼接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区块间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融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地震数据从拼接线位置到合适宽度的地震数据道位置建立为一个从1变化到0的空间三维权重系数场:确定拼接线处的权重采用标准差的方法,具体为将模型数据地震道和原始数据地震道使用标准差进行表示,如果数据标准差波动越大,说明原始地震数据道在拼接位置相似性较差,选用模型道的权重大,权重为0.8到1之间;如果模型数据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林段文胜赖敬容杨珊珊左安鑫孙海军郑多明肖又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