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消融方向及范围的射频套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13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消融方向及范围的射频导管针,涉及临床医疗技术领域。包括外套管针、内套管针和针芯,所述的外套管针包括外套管柄(1)、外套管柄凸起(2)、具有绝缘外壁外套管体(3)、外套管工作区(4)、外套管柄第一凹陷(5)、外套管柄第二凹陷(6);所述内套管针包括内套管柄(7)、内套管柄凸起(8)、具有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9)和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针芯包括置于套管体内的针柄(11)、针芯针体(12)和针芯针尖(13)。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在为周围神经痛患者行射频消融术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对邻近神经组织的热损伤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消融方向及范围的射频套管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可调节消融方向及范围的射频导管针。

技术介绍

[0002]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神经损毁治疗技术,它是将射频导管针直接插入周围神经内部或旁边,连接电极针后通过射频能量使部分神经节段产生高温、干燥效应,最终产生神经损毁和疼痛的消失。其中,射频套管针及电极针是射频消融治疗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对射频消融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射频消融的范围及强度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因素。在周围神经射频消融术的操作过程中,因周围神经较为细小或解剖位置的变异,医生在常规穿刺中很难将射频套管针精确穿刺到周围神经内部,一般都是尽量接近周围神经后直接进行消融,通过组织的热传导对周围神经进行损毁来达到消除疼痛的治疗目的。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射频套管针,其前端为长度固定的可导电的裸露金属尖端,在消融过程中,损毁的范围为以套管针尖为中心的球体形状,不仅对位于一侧的周围神经进行消融,而且对对侧的正常组织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损毁效应,带来了不必要的手术副作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消融方向及范围可调节的射频套管针,能够依据射频套管针与周围神经的毗邻位置,实时调整消融的方向及范围,从而能够精确消融周围神经,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调节消融方向及范围的射频导管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射频套管针消融方向及范围不可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可调节消融方向及范围的射频套管针,包括外套管针、内套管针和针芯,所述的外套管针包括外套管柄1、外套管柄凸起2、具有绝缘外壁外套管体3、外套管工作区4、外套管柄凹陷5、外套管柄凹陷6;所述内套管针包括内套管柄7、内套管柄凸起8、具有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9和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针芯包括置于套管体内的针柄11、针体12和针尖13。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体3、外套管工作区4、有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9、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针芯针体12、针芯针尖13为不锈钢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工作区4为半管设计,外套管体3为全管设计并外部具有特氟龙涂层,有绝缘作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柄尾端有凹陷5和凹陷6,两个凹陷的连线与外套管工作区半管平面垂直;外套管柄头端有一个凸起2,凸起2与外套管柄尾端凹陷5纵向平行。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体(9、10)为全管,有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9为围绕管体的一半外部具有特氟龙涂层,具有绝缘作用,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为围绕管体的一半外部
无特氟龙涂层,具有导电作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柄7头端有一个凸起8,凸起8位于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一侧的中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柄凸起8与外套管柄凹陷5和凹陷6可以无缝隙紧密贴合,防止内套管体(9、10)在穿刺过程中与外套管体3位置松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针芯针体12长度为内套管体(9、10)、内套管柄7长度之和,所述内套管体(9、10)长度为外套管工作区4、外套管体3、外套管柄1之和。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柄1、内套管柄7内部为贯穿结构,内径分别和外套管体3、内套管体(9、10)内径一致;外套管针体3、外套管工作区4内径和内套管体(9、10)外径相应,内套管体(9、10)内径和针芯针体12直径相应。
[001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穿刺时,将内套管体(9、10)顺外套管柄1内置入外套管体3内,使内套管体凸起8与外套管针凹陷5紧密贴合,再将针芯置入内套管体(9、10)内,此时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位于外套管工作区4外,与外套管工作区4都可导电,消融范围为以针尖为中心的球体形状,适用于套管针位于周围神经内的情况;旋转内套管柄7,使内套管针凸起8与外套管针凹陷6紧密贴合,此时有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9位于外套管工作区4外,只有半管形状的外套管工作区4可导电,消融范围为以针尖为中心的靠近外套管工作区4的半球体形状,适用于套管针位于周围神经一侧的情况。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在为周围神经痛患者行射频消融术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对邻近神经组织的热损伤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套管针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套管针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针芯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位于周围神经内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位于周围神经一侧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0024]临床案例:
[0025]病人:张XX,男,55岁,左侧枕大神经痛,来自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0026](1)体位:坐位,头下垫枕,低头。
[0027](2)确定穿刺点:枕外隆凸下2cm旁开2

4cm,此处为枕大神经干体表标志,也是斜方肌枕骨肌腱起始部外缘。
[0028](3)穿刺方法:穿刺时,将内套管体(9、10)顺外套管柄1内置入外套管体3内,使内套管体凸起8与外套管针凹陷5紧密贴合,再将针芯置入内套管体(9、10)内,此时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位于外套管工作区4外,与外套管工作区4都可导电,消融范围为以针尖为中心的球体形状。将射频套管针由穿刺点向枕骨垂直穿刺,进针深度约为2cm,可抵达枕骨
骨膜。拔出针芯,放入射频电极,连接射频仪器,开启感觉神经刺激和运动神经刺激模式,确定射频套管针与枕大神经的位置关系。若套管针位于周围神经内,则穿刺结束。若套管针位于周围神经的一侧,则旋转内套管柄7,使内套管针凸起8与外套管针凹陷6紧密贴合,此时有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9位于外套管工作区4外,只有半管形状的外套管工作区4可导电,消融范围为以针尖为中心的靠近外套管工作区4的半球体形状,旋转射频套管针调整消融方向,患者出现枕大神经支配范围内的皮肤麻木即为正确的消融方向。
[0029](4)开启消融模式进行治疗。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消融方向及范围的射频套管针,包括外套管针、内套管针和针芯,所述的外套管针包括外套管柄1、外套管柄凸起2、具有绝缘外壁外套管体3、外套管工作区4、外套管柄凹陷5、外套管柄凹陷6;所述内套管针包括内套管柄7、内套管柄凸起8、具有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9和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针芯包括置于套管体内的针柄11、针体12和针尖13。所述外套管体3、外套管工作区4、有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9、无绝缘外壁的内套管体10、针芯针体12、针芯针尖13为不锈钢结构。所述外套管工作区4为半管设计,外套管体3为全管设计并外部具有特氟龙涂层,有绝缘作用。所述外套管柄尾端有凹陷5和凹陷6,两个凹陷的连线与外套管工作区半管平面垂直;外套管柄头端有一个凸起2,凸起2与外套管柄尾端凹陷纵向平行。所述内套管体(9、10)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