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98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管式换热器。该绕管式换热器包括:集气筒及分隔板;分隔板安装于筒体内,并将筒体内部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一集气孔连通,以收集第一换热管内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第二腔体与第二集气孔连通,以收集第二换热管内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第一回气管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并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回气管的另一端沿着中心筒的轴向延伸至中心筒远离集气筒的一端并穿出壳体;第二回气管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并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回气管的另一端沿着中心筒的轴向延伸至中心筒远离集气筒的一端并穿出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有效的降低了设计难度,节约了材料和加工成本。了材料和加工成本。了材料和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管式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绕管式换热器是干式壳管换热器的一种,其在内部结构上通常与普通列管式壳管换热器有所区别,特别是在分液与集气方面,为充分发挥换热管的效率而需设置专门的分配器及集气器。
[0003]为了满足绕管式换热器在空调机组中的通用、替代要求,现有的绕管式换热器中,在多个系统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多个互相独立的集气筒来实现,如此占据了大量内部空间,按常规设计方法需要将筒体加长甚至结合加大筒体直径来满足空间要求,从而增加了设计难度及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节约设计空间的绕管式换热器。
[0005]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中心筒、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所述中心筒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均位于所述壳体内,并绕设于所述中心筒的外周壁;所述绕管式换热器还包括:集气筒,位于所述壳体内,其包括筒体及分隔板;所述筒体位于所述中心筒的一端且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集气孔及第二集气孔;所述第一集气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集气孔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分隔板安装于所述筒体内,并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集气孔连通,以收集所述第一换热管内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集气孔连通,以收集所述第二换热管内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回气管单元,包括第一回气管以及第二回气管,所述第一回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回气管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心筒的轴向延伸至所述中心筒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并穿出所述壳体,以将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制冷剂导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回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回气管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心筒的轴向延伸至所述中心筒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并穿出所述壳体,以将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制冷剂导出所述壳体。
[0006]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在所述集气筒内设置所述分隔板,从而将一个所述筒体分隔成互不连通的多个部分,如此能够应用于多系统的情况,通过将所述筒体一分为多,一个部件实现多个部件的功能,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设计难度,节约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设置为多根,所述第一集气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集气孔形成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设置为多根,所述第二集气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集气孔形成第二区域;其中,沿着所述筒体的周向,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间隔设置。
[000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间隔设置,从而保证多个
系统之间彼此相互独立工作。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设置于远离所述分隔板的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
[001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设置于远离所述分隔板的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集气孔和所述第二流集气孔更好的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筒体的周向,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设为α,且α满足以下关系式:0
°
<α≤60
°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所述筒体轴线对称设置。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气管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经所述中心筒内部延伸至所述中心筒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回气管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经所述中心筒内部延伸至所述中心筒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
[001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所述第一回气管和所述第二回气管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经所述中心筒内部延伸至所述中心筒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从而进一步节约了所述绕管式换热器的设计空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气筒还包括:第一接管,安装于所述筒体并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回气管靠近所述集气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管连接;第二接管,安装于所述筒体并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回气管靠近所述集气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管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管及所述第二接管均位于所述筒体朝向所述中心筒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集气孔以及所述第二集气孔均位于所述筒体周向的表面。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气筒还包括盖板,所述筒体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敞口处,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均连接于所述盖板上。
[001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筒体端面安装所述盖板,从而对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与所述盖板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泄漏,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能。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管式换热器还包括:第一集气支管,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气孔并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第二集气支管,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集气孔并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所述集气筒内设置所述分隔板,从而将一个所述筒体分隔成互不连通的多个部分,如此能够应用于多系统的情况,通过将所述筒体一分为多,一个部件实现多个部件的功能,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设计难度,节约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集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集气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集气筒的俯视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00、绕管式换热器;10、壳体;20、中心筒;30、第一换热管;31、第二换热管;40、集气筒;41、筒体;411、第一集气孔;4111、第一区域;412、第二集气孔;4121、第二区域;413、第一腔体;414、第二腔体;42、分隔板;43、第一接管;44、第二接管;45、盖板;50、回气管单元;51、第一回气管;52、第二回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0)、中心筒(20)、第一换热管(30)、第二换热管(31),所述中心筒(20)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第一换热管(30)、所述第二换热管(31)均位于所述壳体(10)内,并绕设于所述中心筒(20)的外周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管式换热器还包括:集气筒(40),位于所述壳体(10)内,其包括筒体(41)及分隔板(42);所述筒体(41)位于所述中心筒(20)的一端且所述筒体(41)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集气孔(411)及第二集气孔(412);所述第一集气孔(411)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30),所述第二集气孔(412)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31);所述分隔板(42)安装于所述筒体(41)内,并将所述筒体(41)内部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一腔体(413)及第二腔体(414);其中,所述第一腔体(413)与所述第一集气孔(411)连通,以收集所述第一换热管(30)内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所述第二腔体(414)与所述第二集气孔(412)连通,以收集所述第二换热管(31)内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回气管单元(50),包括第一回气管(51)以及第二回气管(52),所述第一回气管(51)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第一腔体(413)连通,所述第一回气管(51)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心筒(20)的轴向延伸至所述中心筒(20)远离所述集气筒(40)的一端并穿出所述壳体(10),以将所述第一腔体(413)中的制冷剂导出所述壳体(10);所述第二回气管(52)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第二腔体(414)连通,所述第二回气管(52)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心筒(20)的轴向延伸至所述中心筒(20)远离所述集气筒(40)的一端并穿出所述壳体(10),以将所述第一腔体(413)中的制冷剂导出所述壳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30)的数量设置为多根,所述第一集气孔(41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集气孔(411)形成第一区域(4111);所述第二换热管(31)的数量设置为多根,所述第二集气孔(41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集气孔(412)形成第二区域(4121);其中,沿着所述筒体(41)的周向,所述第一区域(4111)与所述第二区域(4121)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管式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法史俊茹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