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分解装置、脂肪分解方法和发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97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脂肪分解装置(1)具备:基材(4)、设置于上述基材(4)的表面的甘油导入部(3)、以及设置于与上述甘油导入部(3)相反侧的基材(4)表面的甘油氧化部(6),上述甘油导入部(3)具有含有脂肪分解酶(10)或具有与其同等活性的肽化合物的突起部(5),上述甘油氧化部(6)具有甘油氧化酶(11),氧化从上述甘油导入部(3)导入的甘油(13)。(13)。(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脂肪分解装置、脂肪分解方法和发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脂肪分解装置、脂肪分解方法和发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日本也由于围绕饮食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即饮食生活的欧美化以及运动不足而肥胖人口急剧增加。考虑到肥胖与生活习惯疾病等各种疾病相关以及美容的问题,谋求有效的预防、改善肥胖的方法,而关于抗肥胖的研究正在积极进行。
[0003]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对能源问题的关注的提高,使用糖、醇等生物体相关物质作为燃料的生物燃料电池也受到了关注。生物燃料电池使用生物催化剂作为电极催化剂,组合阳极中的生物燃料的氧化反应和阴极中的氧等的还原反应来发电。
[0004]关于这样的生物燃料电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量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导电性的反应器凝胶,具备将糖和/或脂肪和/或脂肪酸分解的酶;表面电极,与该反应器凝胶的表面接触配置;以及蓄电池或电气设备,与上述表面电极和上述反应器凝胶电连接;上述反应器凝胶在与生物体表面直接接触配置时,从生物体摄入糖和/或脂肪和/或脂肪酸,通过该凝胶内包含的上述酶分解这些来自生物体的成分,通过该酶分解反应中产生的电能对上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或使上述电气设备工作。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74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任何提取生物体中的糖、脂肪等来自生物体的物质的具体方法以及从回收的来自生物体的物质产生能量的具体方法,因此需要开发实现这些的具体方法。
[0009]另外,从预防疾病、维持健康和美容的观点出发,也期望开发促进生物体中的脂肪分解的技术。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解生物体中的脂肪并利用作为其分解物的甘油得到能量的脂肪分解装置、脂肪分解方法以及发电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具备:基材、设置于上述基材的表面的甘油导入部、以及设置于与上述甘油导入部相反侧的基材表面的甘油氧化部,上述甘油导入部具有含有脂肪分解酶或具有与其同等活性的肽化合物的突起部,上述甘油氧化部具有甘油氧化酶,氧化从上述甘油导入部导入的甘油。
[0012]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方法是分解生物体中的脂肪的方法,包括:脂肪分解工序,将含有脂肪分解酶或具有与其同等活性的肽化合物的突起部刺入生物体,分解生物体中的脂肪而得到甘油;以及,氧化工序,在甘油氧化部利用甘油氧化酶氧化该脂肪分解工序中得到的甘油。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发电方法是以生物体中的脂肪为燃料进行发电的方法,其包括:脂肪分解工序,将含有脂肪分解酶或具有与其同等活性的肽化合物的突起部刺入生物体,分解生物体中的脂肪而得到甘油;以及,氧化还原工序,在具有甘油氧化酶的阳极氧化该脂肪分解工序中得到的甘油,并且在阴极还原空气中的氧。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分解生物体中的脂肪并利用作为其分解物的甘油得到能量的脂肪分解装置、脂肪分解方法以及发电方法。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时的一个例子的图。
[0016]图2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时的脂肪分解装置和皮肤组织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概略图。
[0018]图3B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的实施方式1所具备的甘油的抽吸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0019]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概略图。
[0020]图4B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的实施方式2所具备的甘油的抽吸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的实施方式3的概略图。
[0022]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的电池部中的发电原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脂肪分解方法和发电方法进行说明。
[0024]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构成,可以在不改变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而应用。应予说明,将以下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各个优选构成组合2个以上而得的构成也是本专利技术。
[0025][脂肪分解装置][0026]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具备:基材、设置于上述基材的表面的甘油导入部以及设置于与上述甘油导入部相反侧的基材表面的甘油氧化部,上述甘油导入部具有含有脂肪分解酶或具有与其同等活性的肽化合物(以下也称为脂肪分解酶等)的突起部,上述甘油氧化部具有甘油氧化酶,氧化从上述甘油导入部导入的甘油。
[0027]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中的能量产生的机理如下。
[0028]当使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中的甘油导入部的突起部与皮肤紧密接触而使突起部刺入皮肤时,脂肪分解酶等从突起部释放到皮肤组织中,通过脂肪分解酶等来分解皮下的脂肪。当该脂肪分解时,皮肤组织中的间质液等体液中的甘油浓度提高,该甘油的熔点为20℃,因此在生物体中为液体,通过扩散经突起部到达甘油氧化部。到达甘油氧化部的甘油被氧化酶氧化,由此产生能量。
[0029]该氧化反应继续进行,使体液中的该甘油的浓度降低,促进脂肪(甘油三酯)向甘油和脂肪酸的分解反应。
[0030]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能够利用生物体内的脂肪产生能量,因此也能够期待脂肪分解产生的痩身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利用生物体中的脂肪,当分解脂肪时,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因此也可以考虑以脂肪酸为基质。但是,脂肪酸在生物体内被多种酶分解为酰基CoA后在β电路中氧化,由此产生能量,而为了从脂肪酸提取能量,需要使用多种酶进行分解,甘油氧化部的设计变得非常复杂,难以人工再现从脂肪酸提取能量的系统。与此相对,当以甘油为基质时,可以通过利用一种酶的氧化来提取能量,因此可以使脂肪分解装置为简单的结构。
[0032]本专利技术的脂肪分解装置在甘油导入部具备具有脂肪分解酶等的突起部。通过将其刺入皮肤,可以向生物体中释放脂肪分解酶等并经由突起部回收由脂肪的分解而得到的甘油。
[0033]上述甘油导入部中的突起部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具有脂肪分解酶等并能够将通过脂肪分解而得到的甘油从皮肤组织通过扩散等导入到甘油氧化部即可,但优选为多孔体和/或中空体。更优选为多孔体。当上述突起部为多孔体时,除了基于体液中的甘油的浓度梯度的扩散之外,还可以如后所述通过多孔体的毛细管力将甘油导入到电池部,因此甘油的导入效率提高。另外,通过上述突起部为多孔体,上述脂肪分解酶等对突起部的吸附性也提高。
[0034]当上述突起部为多孔体时,气孔径分布的D50优选为0.05μm~10μm。由此,甘油向电池部的导入效率进一步提高。作为气孔径分布的D50,更优选为0.5μm~5μm。气孔径分布的D50可以由利用汞压法测定的气孔径分布曲线[横轴:气孔径(μm),纵轴:log微分细孔容积(mL/g)]求出。
[0035]上述突起部优选表面为亲水性。当上述突起部的表面的亲水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脂肪分解装置,具备:基材、设置于所述基材的表面的甘油导入部以及设置于与所述甘油导入部相反侧的基材表面的甘油氧化部,所述甘油导入部具有含有脂肪分解酶或具有与其同等活性的肽化合物的突起部,所述甘油氧化部具有甘油氧化酶,氧化从所述甘油导入部导入的甘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脂肪分解装置具有包含阳极和与所述阳极连接的阴极的电池部,所述阳极为所述甘油氧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的表面的与水的接触角为60
°
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的长度为100μm~30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为多孔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的气孔径分布的D50为0.05μm~10μm。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为生物降解性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脂肪分解酶或具有与其同等活性的肽化合物键合或吸附于所述突起部。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脂肪分解酶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100000。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分解装置,其中,所述脂肪分解酶或具有与其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野宏之汲田英之金高祐仁森史子田中伸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