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80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初步回采方案;(2)模拟选定回采方案;(3)进一步优化回采方案;(4)开展回采工作;(5)采空区充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施过渡方法,完成分层崩落法向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安全平稳过渡,成功转变采矿方法后,采矿成本、矿石贫化率及损失率均得到降低,矿石开采效率得到提升。矿石开采效率得到提升。矿石开采效率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开采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因此,在有限的资源总量前提下,需要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减少资源浪费,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矿产资源消耗量,也才能尽量延长矿产资源使用时间。而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资源需求的增加,需要对暂停开采的矿山进行重新开采,重新开采时,需要使用与之前不同的采矿方法进行开采工作,特别是对于停采时间较长的矿山,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需要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完成重新开采,因此,两种采矿方法之间如何衔接过渡是矿山重新开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崩落法作为相对落后的采矿方法,其安全性、开采效率较低,采矿成本、矿石贫化率及损失率较高,现目前已经很少使用,目前,较多使用充填法进行矿山开采,因此,现有矿山重新开采过程中,多数面临崩落法向充填法过渡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211053844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崩落法转充填法过渡开采中存窿矿的回采方法,解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充填法采矿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申请号为20131058807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向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过渡的方法,解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向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过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崩落法包括单层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分段崩落法、阶段崩落法,矿山重新开采之前的开采技术已经成为客观事实,因此在进行矿山重新开采时,也会面临分层崩落法向充填法过渡的情况,但是目前未发现分层崩落法向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过渡的相关技术。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以实现分层崩落法向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安全平稳过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通过实施过渡方法,完成分层崩落法向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安全平稳过渡,成功转变采矿方法后,采矿成本、矿石贫化率及损失率均得到降低,矿石开采效率得到提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初步回采方案:调查待采区域回采范围、回采标高、采空区情况,制定至少4个初步回采方案;(2)模拟选定回采方案:使用软件对步骤(1)中的初步回采方案进行模拟,经过对所述步骤(1)中初步回采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分析,选定回采方案;(3)进一步优化回采方案:采用坑探和钻探对回采最低标高及待采区域采空区进
行探查及核实,根据探查核实结果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2)中选定的回采方案,获得最优回采方案;(4)开展回采工作:按照所述步骤(3)中选定的最优回采方案开展回采工作,对于首层回采区域,爆破出矿后立即采用钢支架对进路进行支护,并按照爆破出矿后进行支护的操作循环直到整条进路回采结束;(5)采空区充填:一条进路回采结束后,在进路中制作假底,假底制作完成后,在进路中制作充填密闭隔墙,充填密闭隔墙制作完成并且达到养护期限后,对采空区进行膏体填充,待填充的膏体达到凝固期后,开始同一分层的下一条进路回采工作,以此循环直到完成整个分层的矿石回采工作。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初步回采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分析。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的最优回采方案中的回采顺序包括隔二采一或由端部进行顺序退采。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渡方法使用坑探巷道作为出矿联道。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支架为梯形结构,采用短掘短支的方式进行支护。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钢支架与进路顶壁及侧壁之间的空隙均用半圆木作背板加固。
[0012]作为优选,回采顺序为由端部进行顺序退采时,在回采之前,先掘进至矿体下盘后贴近矿体在脉外施工下盘沿脉至矿体端部。
[00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假底为钢筋组成的网状结构,相邻进路的假底由网状结构边缘预留的钢筋弯接头连接。
[0014]回采方案选取与优化过程中,预留护顶层的厚度是重要参考参数之一,分层崩落法采空区填体覆盖面积广,假底地梁因时间长,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整体完整性、稳定性不可预估,回收关联区域顶板安全可控系数低,安全回采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崩落法崩落体下护顶层及关联区域的安全回采,需对该区域的氧化矿崩落法采矿区域预留护顶层,预留护顶层一方面需要足够厚度以保证回采安全性,另一方面考虑矿石回收率,预留护顶层也不宜过厚。
[0015]每一层回采区域相邻进路的假底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假底,再在进路中填充膏体,膏体和假底胶接后,对后续分层的矿石回采区域形成保护,因此,除了首层矿石回采区域外,后续分层的矿石回采区域无需再进行支护,节省了支护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成本。首层矿石回采区域由于上方无膏体和假底的保护,所以需要进行支护,并且首层回采完毕后,通过预留护顶层以及预留护顶层下的充填膏体与假底胶结,形成保护层,对上部分分层崩落法的崩落散体进行隔离,保护后续分层矿石回采的安全进行。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优化的过渡方法,通过优化预留护顶层等回采方案重要参数结合充填膏体与钢筋假底胶结形成的保护层,对上部分层崩落法开采崩落体进行隔离的同时,对后续分层的采矿区域形成保护作用,完成分层崩落法向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安全平稳过渡,使两种方法之间顺利衔接,顺利完成采矿方法的转换。
[0017]2、本专利技术采用充填膏体与钢筋假底胶结形成保护,使除首层采矿区域外的后续分
层的采矿区域无需进行钢支架支护,节省支护成本以及支护施工时间。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矿方法的成功转换,降低了采矿成本,矿石贫化率以及损失率,提高了采矿效率。
[0019]本说明书所述的左、右、等方位名词,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而采用的一种表述方式,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不受方位名词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回采方案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回采方案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钢支架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护实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假底连接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假底施工实景图图中,1

分层崩落法采矿区域、2

预留护顶层、3

回采进路、4

充填膏体、5

假底、6

充填法待采区域、7

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
[0022]本专利技术开采矿山为云南某金属矿山,矿山暂停回采四年,目前进行重新开采,矿山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初步回采方案:调查待采区域回采范围、回采标高、采空区情况,制定至少4个初步回采方案;(2)模拟选定回采方案:使用软件对步骤(1)中的初步回采方案进行模拟,经过对所述步骤(1)中初步回采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分析,选定回采方案;(3)进一步优化回采方案:采用坑探和钻探对回采最低标高及待采区域采空区进行探查及核实,根据探查核实结果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2)中选定的回采方案,获得最优回采方案;(4)开展回采工作:按照所述步骤(3)中选定的最优回采方案开展回采工作,对于首层回采区域,爆破出矿后立即采用钢支架对进路进行支护,并按照爆破出矿后进行支护的操作循环直到整条进路回采结束;(5)采空区充填:一条进路回采结束后,在进路中制作假底,假底制作完成后,在进路中制作充填密闭隔墙,充填密闭隔墙制作完成并且达到养护期限后,对采空区进行膏体填充,待填充的膏体达到凝固期后,开始同一分层的下一条进路回采工作,以此循环直到完成整个分层的矿石回采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崩落法转下向式水平进路分层充填法的过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尉俊黄灏潘张伟张祝九秦云东张贤张长洪杨海辉石宏伟钟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