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24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塔吊安装领域,是一种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塔吊基础设在塔吊基坑内,塔吊基坑包括基底、围合在基底四周的边坡,塔吊基础设在基底上,在基底和边坡之间以及边坡上设有多道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包括若干挡土钢板桩,在若干挡土钢板桩靠近塔吊基础的内侧设有加固结构,每道围护结构上的加固结构均位于同一高度,在多道围护结构的加固结构上共同设有支撑结构。在塔吊基坑内设多道围护结构,在减少放坡面积的同时还能对塔吊基坑的基底起到防护,在每道围护结构内设加固结构,对围护结构起加固作用,通过支撑结构将多道围护结构和多道加固结构连接为整体,使整体施工结构稳固;满足塔吊在安装时所需机械的承载力。的承载力。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塔吊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塔吊在现今的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材料的远距离运输到竖向的垂直升降,从开工至竣工全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塔吊节自身的重量较大,塔吊安装施时往往需要采用汽车吊进行辅助作业,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大;但是在沿海地区存在的大量淤泥层地质条件,且埋深较浅,至使塔吊基础往往位于淤泥层地质,汽车吊在淤泥层地质条件下完成塔吊安装工作存在较大的挑战及安全隐患。
[0003]目前对于塔吊基础的开挖一般采用逐级放坡优先施工和大面积开挖完成后开挖;逐级放坡优先施工的方法对于土质要求较高,针对淤泥层土质适用性不强,需要放坡面积较大,且容易滑坡;采用大面积开挖完成后开挖增加汽车吊施工工时,且淤泥层低质对塔吊安装所需的机械的承载力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0004]因此,如何在淤泥层地质条件下实现对塔吊基础的施工,并优化上述方式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在塔吊基坑内设置多道围护结构,在减少放坡面积的同时还能够对塔吊基坑的基底起到防护,同时在每道围护结构内设置加固结构,对围护结构起到加固作用,而且通过支撑结构的设置将多道围护结构以及多道加固结构连接为整体,进而使得整体施工结构更加稳固,受力均匀;进而以满足塔吊在安装时所需机械的承载力。
[0006]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所述塔吊基础设置在塔吊基坑内,所述塔吊基坑包括基底以及围合在基底四周的边坡,所述塔吊基础设置在基底上,在所述基底和边坡之间、以及边坡上设置有多道围护结构,所述每侧边坡截面由外向内均呈阶梯状结构,所述围护结构设置在呈阶梯状每侧边坡上相邻的坡阶梯之间;所述围护结构包括若干挡土钢板桩,若干挡土钢板桩围合设置、且相邻两个挡土钢板桩之间咬合连接,所述若干挡土钢板桩均插入边坡以及基底内、且若干挡土钢板桩的上部均高出与若干挡土钢板桩相邻的上层坡阶梯;在围合设置若干挡土钢板桩靠近塔吊基础的内侧固定有加固结构,所述每道围护结构上的加固结构均位于同一高度,在多道围护结构的加固结构上共同设置有支撑结构。
[0008]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09]进一步的,在基底内设置有若干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以及铺设在基底上的混凝土垫层,塔吊基础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若干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一端均向上延伸至塔吊基
础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四根水平向钢围檩以及四根斜向钢围檩,所述四根水平向钢围檩均贴合固定在围合设置若干挡土钢板桩的内侧,四根斜向钢围檩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根水平向钢围檩之间;四根水平向钢围檩以及四根斜向钢围檩共同围合连接成八边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呈十字型结构,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和水平段均由内向外穿过围护结构,竖直段和水平段设置在位于同一高度的多道加固结构上、且竖直段和水平段和每道加固结构上的四根水平向钢围檩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在竖直段和水平段与围护结构穿插处、远离边坡的侧面上设置钢角撑,通过钢角撑将竖直段的支撑结构和水平段的支撑结构与围护结构的加固结构连接在一起。
[0013]进一步的,所述插入边坡内的挡土钢板桩的长度大于插入基底内挡土钢板桩的长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插入边坡内以及基底内挡土钢板桩的插入深度大于挡土钢板桩自身长度的四分之三,且在基底开挖完成后,位于基底内挡土钢板桩的插入深度不小于2米。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0016]本技术通过对塔吊基坑放坡施工,进而能够降低塔吊基坑坑壁塌方的风险,并在塔吊基坑内设置多道围护结构,在减少放坡面积的同时还能够对塔吊基坑的基底起到防护,进而保证塔吊基础的顺利施工,降低塔吊基础施工时的安全风险,同时在每道围护结构内设置加固结构,对围护结构起到加固作用,进而以增强围护结构抵抗侧向土压力的效果,将多道加固结构设置为同一高度,为后续支撑结构的固定提供了条件,而且通过支撑结构的设置将多道围护结构以及多道加固结构连接为整体,提升了对塔吊基坑基底的防护以及对塔吊基坑坑壁淤泥土体的阻挡,进而使得整体施工结构更加稳固,受力均匀;进而以满足塔吊在安装时所需机械的承载力;解决了当塔吊基础位于淤泥层地质条件时,大面积开挖后土体不满足塔吊安装施工所需承载力的问题,且无边坡滑移的风险,节约工期,减少后期塔吊安装时因土体承载力不满足要求进行换填施工场地带来的工期及成本的增加;优化了在淤泥层地质条件下,传统放坡施工需要放坡面积较大,且容易滑坡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侧视剖视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中:1、塔吊基础;2、基底;3、边坡;4、围护结构;5、加固结构;51、水平向钢围檩;52、斜向钢围檩;6、支撑结构;7、钢筋混凝土灌注桩;8、混凝土垫层;9、钢角撑;10、坡阶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0021]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22]一种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所述塔吊基础1设置在塔吊基坑内,所述塔吊基坑包括基底2以及围合在基底2四周的边坡3,所述塔吊基础1设置在基底2上,在所述基底2和边坡3之间、以及边坡3上设置有多道围护结构4,所述每侧边坡3截面由外向内均呈阶梯状结构,所述围护结构4设置在呈阶梯状每侧边坡3上相邻的坡阶梯10之间;所述围护结构4包括若干挡土钢板桩,所述每个挡土钢板桩均采用拉森钢板桩,若干挡土钢板桩围合设置、且相邻两个挡土钢板桩之间咬合连接,所述若干挡土钢板桩均插入边坡3以及基底2内、且若干挡土钢板桩的上部均高出与若干挡土钢板桩相邻的上层坡阶梯10;在围合设置若干挡土钢板桩靠近塔吊基础1的内侧固定有加固结构5,所述每道围护结构4上的加固结构5均位于同一高度,在多道围护结构4的加固结构5上共同设置有支撑结构6。
[0023]在基底2内设置有四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7、以及铺设在基底2上的混凝土垫层8,所述混凝土垫层8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厚度为20mm,塔吊基础1包括结构钢筋以及混凝土,塔吊基础1浇筑在混凝土垫层8上,四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7的一端均向上延伸至塔吊基础1内;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对基底2进行硬化加固,增加基底2的承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所述塔吊基础设置在塔吊基坑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坑包括基底以及围合在基底四周的边坡,所述塔吊基础设置在基底上,在所述基底和边坡之间、以及边坡上设置有多道围护结构,所述每侧边坡截面由外向内均呈阶梯状结构,所述围护结构设置在呈阶梯状每侧边坡上相邻的坡阶梯之间;所述围护结构包括若干挡土钢板桩,若干挡土钢板桩围合设置、且相邻两个挡土钢板桩之间咬合连接,所述若干挡土钢板桩均插入边坡以及基底内、且若干挡土钢板桩的上部均高出与若干挡土钢板桩相邻的上层坡阶梯;在围合设置若干挡土钢板桩靠近塔吊基础的内侧固定有加固结构,所述每道围护结构上的加固结构均位于同一高度,在多道围护结构的加固结构上共同设置有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基底内设置有若干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以及铺设在基底上的混凝土垫层,塔吊基础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若干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一端均向上延伸至塔吊基础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层地质条件的塔吊基础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四根水平向钢围檩以及四根斜向钢围檩,所述四根水平向钢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华许柯陈建超姚忠张楠王冬冬鞠博群郑楠徐继荣李雨豪沈京军张振鹏路景顺蒋国华李国冰张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