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皮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168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剥皮刀具,包括:刀壳和设置于刀壳内部的纵切拉刀机构和环切压刀机构;纵切拉刀机构包括:纵切拉刀和第一弹性调节装置,纵切拉刀用于沿钢绞线的长度方向进行切割,第一弹性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纵切拉刀沿钢绞线的长度方向的切入深度;环切压刀机构包括:环切压刀和第二弹性调节装置,环切压刀用于沿钢绞线的周向进行切割,第二弹性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环切压刀沿钢绞线周向的切入深度。这样,对于外表面凹凸不平的钢绞线,纵切拉刀和环切压刀在切割过程中可以遇阻回弹,从而有效控制刀具的切入深度,避免包覆皮层剥除不到位或切入环氧层破坏防腐性能,提高了钢绞线的使用性能。的使用性能。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皮刀具


[0001]本申请属于钢绞线
,具体涉及一种剥皮刀具。

技术介绍

[0002]钢绞线一般是由若干根涂覆有环氧层的钢绞线单丝绞合再由包覆皮层进行包覆而形成的,在使用钢绞线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绞线的包覆皮层进行剥除。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有效剥除钢绞线外部的包覆皮层,通常配置两把刀具分别完成钢绞线包覆皮层的环切和纵切,一方面,在剥除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刀具,导致剥除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由钢绞线单丝绞合形成的钢绞线外表面凹凸不平,刀具在环切或纵切过程中,不能有效控制切入深度,切入深度较浅时容易导致包覆皮层剥除不到位,切入深度较深时容易导致钢绞线环氧层损伤,防腐性能降低,进而影响钢绞线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剥皮刀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剥皮刀具不能有效控制切入深度,导致钢绞线包覆皮层剥除不到位或切入环氧层破坏防腐性能,降低了钢绞线的使用性能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剥皮刀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皮刀具,所述剥皮刀具用于剥除钢绞线的包覆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刀具包括:刀壳;纵切拉刀机构,所述纵切拉刀机构设置于所述刀壳内部,所述纵切拉刀机构包括:纵切拉刀和第一弹性调节装置,所述纵切拉刀用于沿所述钢绞线的长度方向进行切割,所述第一弹性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纵切拉刀沿所述钢绞线的长度方向的切入深度;环切压刀机构,所述环切压刀机构设置于所述刀壳内部,所述环切压刀机构包括:环切压刀和第二弹性调节装置,所述环切压刀用于沿所述钢绞线的周向进行切割,所述第二弹性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环切压刀沿所述钢绞线周向的切入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皮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壳包括:上刀壳,所述上刀壳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外环面和第一内环面;所述第一外环面向外延伸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一端开设有贯穿凸台的纵切拉刀安装孔,所述凸台上还开设有多个贯穿上刀壳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钢绞线的轴线;所述第一内环面沿所述钢绞线轴线方向开设有纵切拉刀放置槽,所述纵切拉刀放置槽的轴线与所述纵切拉刀安装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均相互垂直;下刀壳,所述下刀壳与所述上刀壳活动连接,所述下刀壳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二外环面和第二内环面;所述第二外环面与所述第一外环面于边缘处连接;所述第二内环面与所述第一内环面合围成圆柱状的通道,用于放置所述钢绞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剥皮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面的两个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件和第一扣接件,所述第二外环面的两个边缘处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铰接件和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配合铰接,用于所述上刀壳和所述下刀壳的连接,所述第一扣接件和所述第二扣接件配合扣接,用于所述上刀壳和所述下刀壳的开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剥皮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面和所述第二内环面于所述通道的两端向内凸起形成内环台阶,用于夹持所述钢绞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剥皮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壳还包括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贯穿所述纵切拉刀安装孔设置,所述拉杆组件包括:公杆,所述公杆为杆体,所述杆体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轴和第二台阶轴,所述第一台阶轴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台阶轴,所述第一台阶轴和所述第二台阶轴形成的台阶面抵接于所述纵切拉刀安装孔,所述第一台阶轴设置有外螺纹;母杆,所述母杆为筒体,所述筒体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将所述公杆和所述母杆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剥皮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依次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林韩利生陈铁军刘孟林
申请(专利权)人: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