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加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91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加工线,包括供料站、出料站、一号加工机构、二号加工机构、三号加工机构、四号加工机构、五号加工机构、转移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机箱、夹持旋转组件、集液箱、设置在机箱上方的罩体、设置在罩体内用于从上方对泵体进行喷洒的上喷洒组件、设置在机箱内的用于从侧下方对泵体进行喷洒的侧喷洒组件、设置在机箱内且位于夹持旋转组件下方的过滤网,所述集液箱与侧喷洒组件、集液箱与上喷洒组件均形成回路。优点:能够有效的完成对泵体的加工,并且,清洗机构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式能够有效的对泵体中的碎屑进行冲洗并对碎屑及时收集,并保证清洗液回流,从而确保各个加工机构在加工时泵体表面洁净。洁净。洁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加工线


[0001]本技术涉及泵体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泵体加工线。

技术介绍

[0002]在制造泵体的过程中,需要对泵体的外周、内周、端面、正孔和侧孔进行加工。在现有的加工设备中,整体加工设备的外周、内周、端面、正孔和侧孔加工后才进行清洗,降低了加工精度。并且清洗机构的结构设计过于简单,对于碎屑的收集和处理较为不便。
[0003]例如公开的泵轴数字化生产线系统,生产线的设备沿着泵轴生产经过顺序依次为走心机、铣扁机、打磨机、清洗机、加工中心、过渡料架、激光打标、矫直机、AGV转运料架,所述清洗机、加工中心、过渡料架在加工中心搬运机器人的工作半径之内,所述过渡料架、激光打标、矫直机、AGV转运料架在矫直机搬运机器人的工作半径之内。本专利技术泵轴数字化生产线FMS系统可以完成近600种型号的泵轴生产,分别以订单的形式下发生产任务,特定的加工图纸为标准加工,各生产设备的数据集中采集监控,检验数据实时采集保存在数据库并看板显示,以多产线融合生产并冗余故障后手动生产的作业模式。
[0004]上述泵轴数字化生产线系统在实际使用时,是对泵轴铣扁和打磨等完成后再进行清洗,使得单独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时泵表面仍然可能残留前一道加工工序产生的碎屑,降低加工的精度。
[0005]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泵体加工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泵体加工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泵加工设备由于缺少对单个加工工位的半成品的清洗导致泵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体加工线,包括供料站和出料站,还包括用于对泵体外周进行加工的一号加工机构、用于对泵体内周进行加工的二号加工机构、用于对泵体端面进行加工的三号加工机构、用于对泵体正孔进行加工的四号加工机构、用于对泵体侧孔进行加工的五号加工机构、至少一个用于对泵体进行转移的转移机构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对泵体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机箱、用于夹持泵体的夹持旋转组件、设置在机箱下方的集液箱、设置在机箱上方的罩体、设置在罩体内用于从上方对泵体进行喷洒的上喷洒组件、设置在机箱内的用于从侧下方对泵体进行喷洒的侧喷洒组件、设置在机箱内且位于夹持旋转组件下方的过滤网,所述集液箱与侧喷洒组件、集液箱与上喷洒组件均形成回路。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夹持旋转组件包括气缸夹爪、设置在机箱上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轴承座、设置在轴承座内的球轴承、套设在球轴承内的转轴、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夹爪的缸体与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机箱内倾斜设置有导流板,所述过滤网至少设置有一层,所述过
滤网位于导流板下方。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过滤网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下端设置有向下收缩的漏斗。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机箱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四周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网包括金属网、设置在金属网侧部的挡板、设置在挡板上的把手,所述安装框包括用于放置挡板的平板以及与平板外侧折弯的竖板,所述罩体包括本体、升降板和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气缸,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升降板适配的料口。
[0012]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有效的完成对泵体的加工,并且,清洗机构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式能够有效的对泵体中的碎屑进行冲洗并对碎屑及时收集,并保证清洗液回流,从而确保各个加工机构在加工时泵体表面洁净,提高泵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泵体加工线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泵体加工线的清洗机构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泵体加工线的清洗机构去除罩体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泵体加工线的清洗机构的夹持旋转组件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泵体加工线的过滤网和安装框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泵体加工线的过滤网和安装框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罩体和夹持旋转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为:1、供料站;2、出料站;3、一号加工机构;4、二号加工机构;5、三号加工机构;6、四号加工机构;7、五号加工机构;8、转移机构;9、清洗机构;91、机箱;92、夹持旋转组件;93、集液箱;94、罩体;95、上喷洒组件;96、侧喷洒组件;97、过滤网;921、气缸夹爪;922、安装座;924、球轴承;925、转轴;926、电机;98、导流板;99、安装框;90、漏斗;911、架体;912、侧板;971、金属网;972、挡板;973、把手;991、平板;992、竖板;941、本体;942、升降板;94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泵体加工线,包括供料站1和出料站2,还包括用于对泵体外周进行加工的一号加工机构3、用于对泵体内周进行加工的二号加工机构4、用于对泵体端面进行加工的三号加工机构5、用于对泵体正孔进行加工的四号加工机构6、用于对泵体侧孔进行加工的五号加工机构7、至少一个用于对泵体进行转移的转移机构8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对泵体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9,所述清洗机构9包括机箱91、用于夹持泵体的夹持旋转组件92、设置在机箱91下方的集液箱93、设置在机箱91上方的罩体94、设置在罩体94内用于从上方对泵体进行喷洒的上喷洒组件95、设置在机箱91内的用于从侧下方对泵体进行喷洒的侧喷洒组件96、设置在机箱91内且位于夹持旋转组件92下
方的过滤网97,所述集液箱93与侧喷洒组件96、集液箱93与上喷洒组件95均形成回路。
[0024]实际使用时,通过转移机构8将泵体从供料站1中转移至一号加工机构3中,通过一号加工机构3对泵体的外周进行加工,然后转移机构8将泵体从一号加工机构3转移至清洗机构9中清洗,清洗完成后转移机构8将泵体转移至二号加工机构4加工内周,待内周加工完毕后转移机构8将泵体从二号加工机构4转移至清洗机构9中清洗,清洗完毕后转移机构8将泵体从清洗机构9中转移至三号加工机构5中,当三号加工机构5对泵体的端面进行加工后,转移机构8将泵体从三号加工机构5中转移至清洗机构9中,清洗完毕后通过转移机构8将泵体从清洗机构9中转移至四号加工机构6中,四号加工机构6对泵体的正孔进行加工后,转移机构8将泵体从清洗机构9中转移至五号加工机构7进行侧孔加工,然后转移机构8将泵体从五号转移机构8转移至清洗机构9中,清洗完毕后转移机构8将泵体转移至出料站2中。清洗机构9进行清洗时,通过夹持旋转组件92对泵体进行夹持,然后夹持旋转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加工线,包括供料站(1)和出料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泵体外周进行加工的一号加工机构(3)、用于对泵体内周进行加工的二号加工机构(4)、用于对泵体端面进行加工的三号加工机构(5)、用于对泵体正孔进行加工的四号加工机构(6)、用于对泵体侧孔进行加工的五号加工机构(7)、至少一个用于对泵体进行转移的转移机构(8)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对泵体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9),所述清洗机构(9)包括机箱(91)、用于夹持泵体的夹持旋转组件(92)、设置在机箱(91)下方的集液箱(93)、设置在机箱(91)上方的罩体(94)、设置在罩体(94)内用于从上方对泵体进行喷洒的上喷洒组件(95)、设置在机箱(91)内的用于从侧下方对泵体进行喷洒的侧喷洒组件(96)、设置在机箱(91)内且位于夹持旋转组件(92)下方的过滤网(97),所述集液箱(93)与侧喷洒组件(96)、集液箱(93)与上喷洒组件(95)均形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加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旋转组件(92)包括气缸夹爪(921)、设置在机箱(91)上的安装座(922)、设置在安装座(922)上的轴承座、设置在轴承座内的球轴承(924)、套设在球轴承(924)内的转轴(925)、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张剑波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