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样装置、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76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样装置、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栓体安装于内窥镜手柄上的器械嘴处,栓体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集样容器与栓体连接,集样容器还与第二通道连通,推动部设置有第三通道,推动部可滑动且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通道内,基于推动部向靠近集样容器的方向的滑动,将第二通道中的样本挤入集样容器内,并且基于推动部的转动,还使推动部上的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或者使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在取样和收集样本的过程中,样本均不会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另外,栓体不仅可用于取样,而且仍然可以保持内窥镜原有器械栓的功能。持内窥镜原有器械栓的功能。持内窥镜原有器械栓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样装置、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集样装置、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可直接进入人体自然腔道检查,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内窥镜通常包括:用于插入至人体内部的插入部、控制插入部前端进行弯曲的手柄、以及用于显示人体自然腔道内部环境的显示设备;内窥镜通过上述三个部分的配合可实现对人体内部的窥视、病灶探索以及治疗。
[000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窥镜在诊断检查、微创手术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相关技术中,内窥镜与处置器械(如活检钳等)配合使用,可采集体内的体液或组织等进行分析。具体的,将处置器械经内窥镜手柄上的器械嘴插入器械通道内,处置器械沿器械通道到达插入部远端后,处置器械伸出到达待取样处进行取样操作,待处置器械采集到样本后,将处置器械沿器械通道退回并将采集到的样本放入置物盘内,而后通过镊子或吸管等工具将样本转移至样本收集瓶中,再将样本收集瓶转移至检测室检测。
[0004]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采集的样本由处置器械转移至样本收集瓶时,在该转移操作过程中,采集的样本势必会暴露于外部环境,采集的样本存在被室内环境污染的隐患,同时室内环境也存在被采集的样本污染的隐患,导致样本检测可靠性受到影响,同时人员感染、环境污染的隐患较大。
[0005]因此,提供一种可防止采集样本暴露的样本收集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样装置、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将处置器械采集的样本转移至样本收集瓶时,存在样本暴露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样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应用于内窥镜上,所述集样装置包括栓体、集样容器和推动部,其中,所述栓体安装于内窥镜手柄上的器械嘴处,所述栓体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供处置器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供样本通过,所述集样容器与所述栓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集样容器还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推动部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所述推动部可滑动且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基于所述推动部向靠近所述集样容器的方向的滑动,将所述第二通道中的样本挤入所述集样容器内,并且基于所述推动部的转动,还使所述推动部上的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或者使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密封。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推动部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其中,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均与所述第二通道同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壁均与所述第二
通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杆体位于所述第一杆体靠近所述集样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三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杆体上,并且所述第三通道沿所述第二杆体的径向方向贯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上设置有多个板筋,所述板筋沿所述第一杆体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栓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径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径,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板筋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推动部还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端部,并且所述帽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和凸环中的一者,所述固定部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槽和凸环中的另一者,所述推动部向靠近所述集样容器的方向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凸环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板筋的端面与所述帽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并且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板筋卡接处的高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帽体上还设置第三卡槽和凸块中的一者,所述固定部上还设置第三卡槽和凸块中的另一者,所述推动部向靠近所述集样容器的方向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凸块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槽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槽和所述凸块的数量均为4的整数倍,并且所述第三卡槽均匀分布于所述帽体和所述固定部中一者的周向方向,所述凸块均匀分布于所述帽体和所述固定部中另一者的周向方向。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样装置还包括塞体,所述塞体位于所述推动部底面,所述塞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集样容器开口处的内径,所述推动部向靠近所述集样容器的方向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塞体卡接于所述集样容器开口处。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
[0017]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所述手柄壳体上设置有器械嘴,所述手柄壳体内还设置有器械通道,所述器械嘴处设置有集样装置,所述集样装置为本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集样装置,所述集样装置的第一通道与所述器械通道连通。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
[0019]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包括手柄、插入部和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手柄为本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插入部连接,所述手柄还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应用于内窥镜上,集样装置包括栓体、集样容器和推动部,栓体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当采集样本后的处置器械(如活检钳)沿器械通道退回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彼此连通的区域时,操作者可控制处置器械释放样本,从而可使释放的样本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集样空间收集,由于推动部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通道内,还可通过推动部将附着于第二通道内壁的样本推入集样容器收集。可见,本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在取样和收集样本的过程中,样本均位于内窥镜内,而不会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从而可避免样本被污染以及室内环境被污染的隐患,进而可确保样本检测的可靠性、降低人员感染风险以及降低室内环境被污染风险。即本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将处置器械采集的样本转移至样本收集瓶时,存在样本暴露的问题。
[00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推动部不仅可用于将附着于第二通道内壁的样本
推入集样容器内,而且推动部可以转动,通过推动部的转动可使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或者使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密封,具体的,推动部转动至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密封的状态时,利用推动部还可将第二通道封堵,从而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隔绝,也即是通过推动部可将栓体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密封,以便内窥镜继续进行负压吸引等操作;推动部转动至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状态时,可使内窥镜的器械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以便内窥镜继续进行处置器械插入、液体或药物注入等操作。可见,本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通过栓体和推动部的配合,仍然可使内窥镜的器械嘴处具有密封状态或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状态,也即是本专利技术集样装置的栓体不仅可用于采集样本,而且仍然可以保持内窥镜原有器械栓的功能。
[00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集样装置,在处置器械退回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彼此连通的区域时将样本释放至集样装置中,在整个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只需进行采集样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样装置,应用于内窥镜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样装置包括栓体(11)、集样容器(12)和推动部(13),其中,所述栓体(11)安装于内窥镜手柄(20)上的器械嘴(21)处,所述栓体(11)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所述第一通道(111)用于供处置器械通过,所述第二通道(112)用于供样本通过,所述集样容器(12)与所述栓体(11)可拆卸连接,所述集样容器(12)还与所述第二通道(112)连通,所述推动部(13)设置有第三通道(131),所述第三通道(13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道(111)的内径,所述推动部(13)可滑动且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112)内,基于所述推动部(13)向靠近所述集样容器(12)的方向的滑动,将所述第二通道(112)中的样本挤入所述集样容器(12)内,并且基于所述推动部(13)的转动,还使所述推动部(13)上的所述第三通道(131)与所述第一通道(111)连通,或者使所述第一通道(111)和所述第二通道(112)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13)包括第一杆体(132)和第二杆体(133),其中,所述第一杆体(132)和所述第二杆体(133)均与所述第二通道(112)同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杆体(132)和所述第二杆体(133)的外壁均与所述第二通道(112)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杆体(133)位于所述第一杆体(132)靠近所述集样容器(12)的一端,所述第三通道(131)位于所述第二杆体(133)上,并且所述第三通道(131)沿所述第二杆体(133)的径向方向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32)上设置有多个板筋(1321),所述板筋(1321)沿所述第一杆体(13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栓体(11)上设置有固定部(113),所述固定部(11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132)的内径和所述第二杆体(133)的内径,所述固定部(113)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131),所述板筋(1321)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113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13)还包括帽体(134),所述帽体(134)位于所述第一杆体(132)的端部,并且所述帽体(134)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华唐鹏莫文军周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