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75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层线板加工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该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上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托盘,托盘上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有推板,通过将检测针插接到多层线板的导通孔内,此时,若显示灯不亮,则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托盘逆时针转动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线板加工检测
,具体为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层线路板简称MLB,是一种在不同层上布置电气连接的印制电路板。它由至少三层铜箔层和两层绝缘层叠加而成,并通过孔隙电镀工艺使得各层之间形成连接,将电气连接分布在多个层面上的印制电路板,其布线比单面或双面线路板更为复杂且可大幅度缩小电路板的尺寸,它的结构通常由3到16层,甚至更多铜箔层堆叠组成,并含有完成连接的孔隙,为了避免盲孔错位,孔内壁往往要被镀涂导电金属,由于多层线板属于高精密元器件,在线路板加工完成后,为了保障线路板的生产质量,线路板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会对线路板的功能进行测试,以确保线路板的线路畅通,没有断路或短路等问题,进而保证线路板的质量需要对线路板进行线路检测,因此,需要使用到检测装置。
[0003]现有的多层线板加工用检测装置在对多层线板进行检测时,将检测针插接到多层线板的导通孔中,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显示灯的灯亮情况判断线路板是否合格,若检测针对准线路板上的导通孔时,显示灯发亮,即说明检测针和线路板上的导通孔中的导电件之间形成通路,线路板功能正常;若检测针对准线路板上的导通孔时,显示灯不发亮,即说明检测针和线路板上的导通孔中的导电件之间无法形成通路,线路板的功能不正常,可能存在断路或短路等问题。
[0004]但现有的检测装置在检测完毕后无法根据检测结果对多层线板进行分类,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分类,导致工作强度增大,还容易出现误分或漏分,造成多层线板的分类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该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通过调整组件安装有升降器和检测针,所述检测台内设有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腔室的顶部开设穿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穿孔,且第一驱动电机的上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托盘,托盘上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有推板,所述检测台的台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套,所述环套上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安装有显示灯和控制器,所述显示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当待检测多层线板放入置物槽后,启动升降器,控制检测针插接到多层线板的导通孔内,此时,若显示灯不亮,则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托盘逆时针转动90
°
,使置物槽与第一通道对接,再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推板将不合格的多层线板从不合格通道推出,若显示灯照亮,则第一驱动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托盘顺时针转动90
°
,使置物槽与第二通道
对接,便于将多层线板从合格通道推出,有利于根据检测结果实现对多层线板的分类。
[000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转盘、滑轨和移动座;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安装有检测针,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使第二驱动电机可以通过升降器带动转盘进行转动,方便带动检测针进行圆周方位上的调整,与此同时,通过启动滑轨,使得移动座可以沿着滑轨移动,方便控制检测针进行半径上的调整,从而可以让检测针能够根据多层线板的位置进行全面自动调整。
[000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分类一级利用组件、分类二级利用组件和同步定位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的运行可以为分类一级利用组件和分类二级利用组件通过运行驱动力,并且,通过分类一级利用组件可以实现分类二级利用组件对同步定位组件的动力驱动。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类一级利用组件包括转块、连接杆、挤压板、滑孔、滑杆、连接块、连接弹簧、受力板、连接环、第一转环、连杆、嵌环、防护垫和凹槽;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下输出轴安装有转块,所述转块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挤压板,所述腔室的顶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腔室通过连接弹簧相连接,且连接块上安装有受力板,所述滑杆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转动套设有第一转环,所述第一转环的底部通过连杆与嵌环相连接,所述嵌环的环内径上安装有防护垫,所述环套上开设有凹槽,当第一驱动电机运行时,第一驱动电机可以通过转块和连接杆带动挤压板进行同步转动,挤压板在转动过程中可以挤压受力板下移,从而让受力板通过连接块拉伸连接弹簧,并通过滑杆带动连接环进行同步下移,使连接环可以通过连杆带动嵌环伸入到凹槽内,有利于防护垫对快速转动过程中的多层线板进行防护,可以避免多层线板发生磕碰损坏。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板的两侧设有下弧面,所述受力板的两侧设有上弧面,所述下弧面与上弧面为滑动配合,有利于受力板在挤压板的挤压作用下进行顺畅移动。
[00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类二级利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转轴、固定杆、固定环、第二转环、嵌块、滑道、传动环、支杆、第一传动轮、第一过道和第一传动带;所述转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底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侧壁上设有滑道,所述腔室内通过固定杆安装有固定环,所述转轴贯穿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转动套设有第二转环,所述第二转环上固定安装有嵌块,所述嵌块滑动嵌合在滑道内,所述第二转环上安装有传动环,所述检测台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腔室靠近支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过道,所述第一传动轮与传动环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贯穿第一过道,当第一驱动电机运行时,转块可以通过第一联动杆带动转轴进行同步转动,利用嵌块与滑道的滑动配合,使转轴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滑道对嵌块的挤压作用力实现第二转环的旋转,此时,第二转环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传动环进行同步转动,再通过第一传动带对第一传动轮的传动,可以让第一传动轮随着传动环的转动进行同步旋转,并且,滑道呈螺旋状,当转轴进行顺时针旋转时,传动环在嵌块和滑道的配合作用下能够进行顺时针旋转,可以实现传动环与转轴的旋转同步性,反之亦然,方便根据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进行自动调整变化。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嵌块上设有球孔,所述球孔内滚动嵌合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滑道为点接触,由于滚珠可以在球孔内滚动,方便降低嵌块与滑道之间的移动摩擦力,有利于滑道对嵌块的推力集中。
[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同步定位组件包括第二过道、竖杆、滑板、第二联动杆、固定板、转柱、传动柱、连接卡孔、第二传动轮、从动环和第二传动带;所述检测台上开设有第二过道,所述第二过道内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上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通过第二联动杆与连接环相连接,且滑板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转柱,所述第一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通过调整组件(17)安装有升降器(2)和检测针(3),所述检测台(1)内设有腔室(4),所述腔室(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且腔室(4)的顶部开设穿孔(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穿孔(6),且第一驱动电机(5)的上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托盘(7),托盘(7)上设有置物槽(9),所述置物槽(9)内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上安装有推板(11),所述检测台(1)的台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套(8),所述环套(8)上设有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13),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安装有显示灯(14)和控制器(15),所述显示灯(14)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5)与第一驱动电机(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1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701)、转盘(1702)、滑轨(1703)和移动座(1704);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70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7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升降器(2),所述升降器(2)上安装有转盘(1702),所述转盘(17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轨(1703),所述滑轨(1703)上滑动安装有移动座(1704),所述移动座(1704)的底部安装有检测针(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上设置有分类一级利用组件(18)、分类二级利用组件(19)和同步定位组件(20),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的运行可以为分类一级利用组件(18)和分类二级利用组件(19)通过运行驱动力,并且,通过分类一级利用组件(18)可以实现分类二级利用组件(19)对同步定位组件(20)的动力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线板加工用分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一级利用组件(18)包括转块(1801)、连接杆(1802)、挤压板(1803)、滑孔(1804)、滑杆(1805)、连接块(1806)、连接弹簧(1807)、受力板(1808)、连接环(1809)、第一转环(1810)、连杆(1811)、嵌环(1812)、防护垫(1813)和凹槽(18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为双轴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下输出轴安装有转块(1801),所述转块(1801)通过连接杆(1802)安装有挤压板(1803),所述腔室(4)的顶部开设有滑孔(1804),所述滑孔(180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1805),所述滑杆(1805)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1806),所述连接块(1806)与腔室(4)通过连接弹簧(1807)相连接,且连接块(1806)上安装有受力板(1808),所述滑杆(1805)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环(1809),所述连接环(1809)内转动套设有第一转环(1810),所述第一转环(1810)的底部通过连杆(1811)与嵌环(1812)相连接,所述嵌环(1812)的环内径上安装有防护垫(1813),所述环套(8)上开设有凹槽(18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坤柏贞银许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安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