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吻鮠养殖动态投饲表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6747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吻鮠养殖动态投饲表的建立方法,其步骤是:1.通过生长实验,研究摄食水平、体重和水温与能量收支式中最大摄食率、排粪率、排泄率、体增热、标准代谢和活动代谢的动态关系;2.在生物能量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长吻鮠最适摄食率模型;3.利用计算机编程,输入养殖天数、水温、鱼初始体重、鱼体初始能值、饲料蛋白水平和饲料能值,经过计算,输出日体重生长、日最大摄食量和最适摄食量,形成长吻鮠养殖动态投饲表。这种动态投饲表能够及时地、精准地预测长吻鮠养殖过程中不同环境下的日生长和日摄食量,既不会造成饲料的浪费而增加饲料成本和饲料的次生污染,也不会因饲料投喂不足而影响鱼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业
,更具体涉及,尤其适用于长吻鮠养殖。
技术介绍
准确、适宜的饲料投喂量是水产养殖业的关键因子之一,也是养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降低饲料系数的关键因素。投饲量不足,鱼处于半饥饿状态,不能满足鱼类能量和营养需要,生长发育缓慢,甚至使鱼类不能维持体重而减产,严重影响水产养殖效益;投饲量过大,不但饲料利用率低,造成饲料浪费,加大残饵对养殖水体的再次污染,而且病害增多,养殖效益大幅下降。 目前,利用配合饲料,进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长吻鮠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水产饲料投喂量的确定基本是依据养殖户的经验,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鱼类净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计算水产饲料的年投饲量、月投饲量、日投饲量。饵料系数定义为饵料消耗量与鱼体增重量的比值。(1)年投饲量根据鱼类净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进行推算,即鱼种放养量×净增重倍数×饵料系数。如果几种饲料交替使用,则分别以各自的饵料系数计算出使用量,然后相加即为年投饲量;(2)月投饲量年投饲量×当月饲料分配百分比。一般春季放养鱼种,从3月份开始投喂至11月份结束,期间每月投饵量比例约为3月1%、4月4%、5月8%、6月15%、7月20%、8月20%、9月20%、10月9%和11月3%;(3)日投饲量根据月投饲量分上、中、下三旬安排。3~8月,上旬的日投饲量是当月投饲量日平均数的80%,中旬为平均数,下旬为平均数的120%;从9月起,上旬的日投饲量为当月投饲量日平均数的120%,下旬为平均数的80%。 2.测量鱼类存塘数,乘以不同水温下的日投饲率,计算日投饲量。一般水温15~20℃时,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3%;水温20℃以上时,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采用此法,须准确求得存塘鱼重量后,才可精确计算出日投饲量。 3.日投饲量的调整。日投饲量的调整主要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和鱼摄食情况灵活调整(谢信桐,鱼用配合饲料投喂技术,江西饲料,2004年第2期,23-25页)。(1)根据养殖季节调整。一年养殖周期之中的饲料投喂主要依据“早开食,抓中间,带两头”的规律,集中在6~9月份,4月份以前投喂工作尽量提前,10月份以后,应延长投喂,做到上市前停食,维持养殖对象的体重; (2)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旺盛,应适应多投;反之,天气闷热,连续阴雨,水中溶氧量低,鱼群食欲不振,应少投或不投; (3)根据池塘水温情况调整。鱼类摄食量显著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在适温范围内,水温升高对养殖鱼摄食强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水温降低,鱼代谢水平下降,食欲减退。在高温季节超过适宜温度时,鱼类食欲减退,应减少投饵量;(4)根据池塘水质情况调整。水质清爽,鱼群摄食旺盛,应多投;水质不好,过肥、过浓,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容易使池水变坏,应少投;水质很坏,鱼已浮头时,应禁止投喂;(5)根据养殖鱼摄食情况调整。每次投饵量一般以鱼吃到七、八成饱为准,大部分鱼吃饱游走,仅有少量鱼在表层索饵。 国内现在主要使用的这些投饲量的确定及调整的方法是建立在养殖户长期经验的基础上,只是生产中的经验总结,是一个指导性的概念,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很大,不能真实的反映养殖鱼类实际需要的饲料量,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发育阶段的影响而导致较大的误差;而且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投饲依据,不能及时、准确地调整日投饲量,造成饲料开支大,饲料系数高,饲料对养殖水体的次生污染、鱼病暴发的机会以及死亡率的增加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水产品产量和养殖效益,而且带来环境保护和健康养殖的问题。 国外现在确定养殖鱼类投饲量比较先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利用经验模型和生物能量学模型来预测养殖鱼类的投饲量。 1.经验模型。经验模型主要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来模拟鱼类摄食和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直接关系而得到的模型。已经在不少鱼类中建立了经验模型,如河鳟、湖鳟、虹鳟、大鳞大马哈鱼和大西洋鳟鲑(Cho,Feeding systems for rainbowtrout and other salmonids with reference to current estimates of energy and proteinrequirements.Aquaculture,1992100,107-123)。高首鲟养殖的适宜投饲量可以通过经验模型得到,与环境因子的主要关系为lnRopt=-2.88-0.25lnW+0.4T-0.0077T2,式中T为水温(℃),W为体重(g),Ropt为适应投饲率(%BW/d)(Cui&Hung,A prototype feeding-growth table for white sturgeon.Journal of Applied Aquaculture,19955(4),25-34)。 经验模型在模型归纳的数据范围之内预测比较精确。但是这种模型存在着严重的缺陷(1)在模型成立的条件之外,外推结果会导致严重偏差;(2)无法估算代谢废物排泄量;(3)当饲料和养殖环境改变时,投饲量无法及时调整;(4)主要基于体长和鲜重的增加或饲料转化效率,而不是结合鱼体蛋白和能量储存的饲料可利用能及饲料营养物含量,不适用于现代水产养殖的高能量饲料。 2.生物能量学模型。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美就已经发展出应用生物能量学方法确定养殖鱼类的饲料投喂量,即根据鱼类的总能量需求评估鱼类的日摄食,进而评估鱼类的日投饲量(郭学武和唐启升,鱼类摄食量的研究方法,海洋水产研究,2004年25卷第1期,68-78页)。生物能量学是研究能量在生物体内转换的学科。生物能量学模型是根据生物能量学原理建立的预测鱼类生长和摄食的模型,这类模型的基本方程为能量收支式G=C-F-U-SDA-Rs-Ra。式中,G为贮存在鱼体内的能量(生长能),C为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摄食能),F为从粪便中损失的能量(排粪能),U为从排泄物中损失的能量(排泄能),SDA为与食物在体内转换、利用有关的能量消耗(体增热),Rs为在饥饿、静止状态下的能量消耗(标准代谢),Ra为与游泳等活动有关的能量消耗(活动代谢)。研究能量收支式各组分与影响摄食和生长的主要因子(摄食水平、体重和水温)间的关系,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鱼类生物能量学模型的主要内容(崔奕波,鱼类生物能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水生生物学报,1989年13卷第4期,369-383页)。 以美国鱼类学家Kitchel为代表的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对鱼类生物能量学及其模型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Kitchell等,Application of a bioenergetics modelto yellow perch and walleye.Journal of the Fisheries Research Board of Canada,197734,1922-1935),其威斯康星模型(Wisconsin Model)已计算机程序化,在北美的渔业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Ney,Bioenergetics modeling todayGrowing pains onthe cutting edge.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吻鮠养殖动态投饲表的建立方法,其步骤如下:A、生长实验的条件1.摄食水平对长吻鮠摄食、生长和能量收支,经过8周的生长,体重为6.6克的长吻鮠幼鱼在饥饿及初始体重的0.8%/天、1.6%/天、2.4%/天和饱食摄食水平下的摄食、生长和能量收支;1.1生长率与摄食水平,长吻鮠的生长用生长率表示:生长率SGR,%/天=100×lnW↓[t]-lnW↓[o]/t,式中W↓[t]和W↓[o]分别为终末和初始体重,t为实验持续时间,生长率SGR与摄食水平RL之间的关系为:SGR=-下随体重的增加,长吻鮠摄食率C↓[max]与体重W、水温T之间的关系用以下方程模拟:lnC↓[max]=-14.34+1.26×lnW+0.72×T-0.012×T↑[2]-0.018×T×lnWn=48,R↑[2]=0.9225,P<0.05;长吻鮠的摄食水平RL↓[max]与摄食率C↓[max]和体重W之间的关系:RL↓[max]=100×Exp(-14.34+1.26×lnW+0.72×T-0.012×T↑[2]-0.018×T×lnW)/W;1.3排粪子模型,长吻鮠的排粪能F和摄食率C之间的回归关系为:F=0.1261×C+0.0215n=15,R↑[2]=0.9406,P<0.05;长吻鮠排粪能不受摄食水平的影响,长吻鮠的排粪能F↓[opt]和摄食能C↓[opt]之间的关系为:F↓[opt]=0.1261×C↓[opt]+0.0215;1.4排泄子模型,长吻鮠的排泄能U和摄食率C之间的回归关系为:U=0.0704×C-0.0199n=15,R↑[2]=0.9909,P<0.05;长吻鮠排泄能不受摄食水平的影响,长吻鮠的排泄能U↓[opt]和摄食能C↓[opt]之间的关系为:U↓[opt]=0.0704×C↓[opt]-0.0199;1.5体增热子模型,体增热SDA和摄食率能C之间的关系为:SDA=SDA↓[C]×C/100SDA↓[C]=9.03+0.0502×P↓[d]-0.0541WSDA=(9.03+0.0502×P↓[d]-0.0541W)×C/100;式中,SDAC为体增f热系数;P↓[d]为饲料的蛋白含量%;W为长吻鮠体重g;1.6标准代谢和活动代谢子模型,鱼类的代谢能分为标准代谢R↓[s]、活动代谢R↓[a]和体增热SDA,长吻鮠的标准代谢和活动代谢占总摄食能C的比例与摄食水平RL之间的关系为:(Ra+Rs)/C=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解绶启朱晓鸣杨云霞聂光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