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43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下壳组件,下壳组件包括下壳本体及耳机支架,下壳本体设有安装腔、及与安装腔连通的敞开口,耳机支架封闭敞开口,且耳机支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腔内,耳机支架的外侧部设有耳机容纳腔;其中,下壳本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接部,耳机支架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以使下壳本体与耳机支架可拆卸连接,耳机支架用于遮挡第一卡接部,下壳本体用于遮挡第二卡接部,耳机支架为软质构件,且耳机支架能够被操作而形变以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分离。当耳机支架被拆卸后,可以再单独对耳机支架进行清洗,尤其对耳机容纳腔的底部进行清洗,清洗方便,避免污渍在耳机容纳腔内积累。内积累。内积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充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设备充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实无线立体声)蓝牙耳机为了收纳方便,一般都配有充电盒。
[0003]在充电盒使用久了以后,充电盒的耳机容纳腔就会积累很多的污渍,特别是杆式TWS耳机,耳机杆部一般需要插入耳机容纳腔的较深位置,污渍很容易在耳机容纳腔的底部积累,污渍多了就会产生各种细菌,会随着耳机的使用影响用户的耳朵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对耳机容纳腔进行清理的耳机充电盒。
[0005]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包括下壳组件,所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本体以及耳机支架,所述下壳本体设有安装腔、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敞开口,所述耳机支架封闭所述敞开口,且所述耳机支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耳机支架的外侧部设有耳机容纳腔;
[0006]其中,所述下壳本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耳机支架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以使所述下壳本体与所述耳机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耳机支架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下壳本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耳机支架为软质构件,且所述耳机支架能够被操作而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分离。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本技术的耳机充电盒中,耳机支架设有耳机容纳腔,耳机容纳腔用于容纳耳机,当耳机支架装配于下壳本体上时,耳机支架封闭敞开口、并使耳机支架的底部伸入至下壳本体的安装腔内。耳机支架封闭敞开口有利于对设置在安装腔内的部件起到防护作用。并且,耳机支架伸入至下壳本体的安装腔内,能够占用下壳本体的内部空间,有利于耳机充电盒的小型化设计。另外,由于耳机支架与下壳本体装配在一起后,耳机支架会将下壳本体的敞开口封闭,并且,此时耳机支架用于遮挡第一卡接部,下壳本体用于遮挡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均处于被隐藏的状态。如此,通过利用软质的材质制作耳机支架,能够通过使耳机支架变形的方式来让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分开,完成耳机支架的拆卸。当耳机支架被拆卸后,可以再单独对耳机支架进行清洗,尤其对耳机容纳腔的底部进行清洗,清洗方便,避免污渍在耳机容纳腔内积累。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二者之一为卡扣,另一者为卡槽,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
接部沿所述敞开口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扣,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所述卡扣靠近所述敞开口的一侧为第一导向壁,所述第一导向壁用于在所述耳机支架装配于所述下壳本体时与所述耳机支架导向配合。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壁沿着从靠近所述敞开口至远离所述敞开口的方向逐渐凸出于所述下壳本体的内侧壁。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机支架具有伸入所述安装腔内的装配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于所述装配部上。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配部具有第二导向壁,所述第二导向壁用于在所述耳机支架装配于所述下壳本体时与所述第一导向壁导向配合,所述第二导向壁沿所述耳机支架的装配方向逐渐朝所述耳机支架的内侧倾斜。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壳本体的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耳机支架设有扣手部,所述扣手部穿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下壳本体的内外两侧。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机容纳腔的底部设有避让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充电柱,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避让孔。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下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下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耳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26]附图标号:
[0027]100、下壳组件;110、下壳本体;111、安装腔;112、敞开口;113、第一卡接部;1131、第一导向壁;114、定位槽;120、耳机支架;121、耳机容纳腔;122、第二卡接部;123、装配部;1231、第二导向壁;124、扣手部;130、充电柱;
[0028]200、上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涉及的耳机充电盒,包括下壳组件100,下壳组件100包括下壳本体110以及耳机支架120。
[0033]如图3所示,下壳本体110设有安装腔111、以及与安装腔111连通的敞开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组件,所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本体以及耳机支架,所述下壳本体设有安装腔、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敞开口,所述耳机支架封闭所述敞开口,且所述耳机支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耳机支架的外侧部设有耳机容纳腔;其中,所述下壳本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耳机支架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以使所述下壳本体与所述耳机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耳机支架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下壳本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耳机支架为软质构件,且所述耳机支架能够被操作而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二者之一为卡扣,另一者为卡槽,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敞开口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久高吴海全李军刚师瑞文张志军张传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