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27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装置,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辊轮轨道,两第一辊轮轨道的辊轮面朝向水平方向布置;一个第二辊轮轨道,第二辊轮轨道的辊轮面朝向向上方向布置,第二辊轮轨道与第一辊轮轨道平行布置;两个端部限位件,端部限位件呈L字型,两个第一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以及第二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均与一个端部限位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两道工艺中的无动力转运,无需在进行下料、推车转运、上料,能够减少过程件转运时间,同时能够减少过程件数量,降低员工工作量。降低员工工作量。降低员工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座椅靠背生产采用H型焊机加工,A面生产一序,B面生产二序,过程件需用A料架来回进行转运,每班15至20次,合计单班共用时20分左右,存在较大浪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无动力转运装置,用于A序和B序之间的无动力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转运装置,其中,包括:
[0006]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辊轮轨道,两所述第一辊轮轨道的辊轮面朝向水平方向布置;
[0007]一个第二辊轮轨道,所述第二辊轮轨道的辊轮面朝向向上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辊轮轨道与所述第一辊轮轨道平行布置;
[0008]两个端部限位件,所述端部限位件呈L字型,两个所述第一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均与一个所述端部限位件固定连接。
[0009]上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端部限位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形成L字型;
[0010]两个所述第一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部分固定连接。
[0011]上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辊轮轨道、所述第二辊轮轨道均自其一端至其另一端倾斜地布置。
[0012]上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辊轮轨道和所述第二辊轮轨道均包括:
[0013]支架侧板,两所述支架侧板相正对地布置,所述支架侧板的端部均与所述端部限位件固定连接;
[0014]辊轮,所述辊轮的两侧分别于两所述支架侧板可转动地连接。
[0015]上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支架侧板的中部通过转运支架固定设置。
[0016]上述的转运装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辊轮轨道的辊轮面位于第一平面内;
[0017]所述第二辊轮轨道的辊轮面位于第二平面内。
[0018]上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
[0019]上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平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布置。
[0020]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21](1)本技术能够实现两道工艺中的无动力转运,无需在进行下料、推车转运、上料,能够减少过程件转运时间,同时能够减少过程件数量,降低员工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转运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转运装置的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附图中:1、第一辊轮轨道;2、第二辊轮轨道;3、端部限位件;31、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41、支架侧板;411、第一转运支架;412、第二转运支架;42、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外”、“前”、“后”、“横向”、“竖向”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水平”、“垂直”均用于说明大致位置关系,而并非严格的“水平面”或“竖直面”。
[0028]请参见图1、图2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转运装置,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辊轮轨道1、一个第二辊轮轨道2以及两个端部限位件3。其中,两第一辊轮轨道1的辊轮面朝向水平方向布置;第二辊轮轨道2的辊轮面朝向向上方向布置,第二辊轮轨道2与第一辊轮轨道1平行布置;端部限位件3呈L字型,两个第一辊轮轨道1的同一侧的端部、以及第二辊轮轨道2的同一侧的端部均与一个端部限位件3固定连接。
[002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端部限位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形成L字型。
[003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个第一辊轮轨道1的同一侧的端部与第一部分31固定连接,第二辊轮轨道2的同一侧的端部与第二部分32固定连接。
[0031]具体的,上述的同一端指的是第一辊轮轨道1和第二辊轮轨道2的左端与同一个端部限位件3相连接,第一辊轮轨道1和第二辊轮轨道2的右端与同一个端部限位件3相连接。
[00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辊轮轨道1、第二辊轮轨道2均自其一端至其另一端倾斜地布置。
[0033]即,第一辊轮轨道1、第二辊轮轨道2的一端的高度大于第一辊轮轨道1、第二辊轮轨道2的另一端的高度,以实现无动力转运。
[003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辊轮轨道1和第二辊轮轨道2均包括:支架侧板41,两支架侧板41相正对地布置,支架侧板41的端部均与端部限位件3固定连接。
[003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辊轮轨道1和第二辊轮轨道2均包括:若干辊轮42,辊轮42的两侧分别于两支架侧板41可转动地连接。
[003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支架侧板41的中部通过转运支架5固定设置。
[0037]具体的,转运支架41包括两个竖直布置或相对于竖直方向略倾斜布置的固定面,支架侧板41固定至该固定面上。
[0038]更具体的,转运支架41包括:固定于墙面的第一转运支架411和固定于第一转运支架411上的第二转运支架。
[0039]其中,第一转运支架411呈直角三角形,第一转运支架411的直角边固定于墙面。
[0040]其中,第二转运支架412呈C字形,第二转运支架412固定于第一转运支架411,第二转运支架412的C字形结构的侧面提供上述的固定面。
[0041]更具体的,第二转运支架412固定于第一转运支架411的斜面处,通过调节第二转运支架412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位置,能够调节第二转运支架412在水平方向上是否突出,从而实现支架的调平。
[004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个第一辊轮轨道1的辊轮面位于第一平面内。
[004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辊轮轨道2的辊轮面位于第二平面内。
[004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平面垂直于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形成了用于容纳被转运件的容置空间。
[004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平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布置。使得被转运件能够由于中立倚靠在第一平面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辊轮轨道,两所述第一辊轮轨道的辊轮面朝向水平方向布置;一个第二辊轮轨道,所述第二辊轮轨道的辊轮面朝向向上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辊轮轨道与所述第一辊轮轨道平行布置;两个端部限位件,所述端部限位件呈L字型,两个所述第一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均与一个所述端部限位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限位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形成L字型;两个所述第一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轮轨道的同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部分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轮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拓廊坊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