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06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密房,包括房体、设置于房体顶部外侧壁上且与外机连接的工业空调机组、设置于房体内侧上部且与工业空调机组连接的上部送风管道、设置于房体内侧底部的下回风风道;所述房体底部设有地坑,地坑用以埋设下回风风道,所述下回风风道上设有宽度可调节的风槽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工业空调机组连接,所述风槽口上设有插板,所述插板用以调节所述风槽口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叙述的气密房具有结构合理,控温效果好,气密房内各个点件的温差小,温度均匀性更好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密房


[0001]本技术涉及气密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恒温调节系统的气密房。

技术介绍

[0002]用于储能箱管路气密检测的气密房体,要求室内环境温度保持相对恒定,现有控温方法适用多台家用空调进行控温,由于房体空间大,家用空调自身循环风量不大,存在夏天不容易降温、冬天不容易升温、控温不精准、效果差的问题,各个点的温度不均衡,影响了气密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房,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密房,包括房体、设置于房体顶部外侧壁上且与外机连接的工业空调机组、设置于房体内侧上部且与工业空调机组连接的上部送风管道、设置于房体内侧底部的下回风风道;
[0005]所述房体底部设有地坑,地坑用以埋设下回风风道,所述下回风风道上设有宽度可调节的风槽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工业空调机组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房体内侧的上部至少设有两条上部送风管道,便于更好更均匀的进行送风,所述上部送风管道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工业空调机组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房体内侧的上部设有两条上部送风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为三通管,所述第一管道的三个端口分别与两条上部送风管道以及工业空调机组连接,所述上部送风管道沿所述房体的长度方向排布。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橡塑海绵层和保温板层,所述保温板层包裹于所述橡塑海绵层外侧。通过保温层的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风中热量的流失。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橡塑海绵层的厚度为48

52毫米。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部送风管道底部布设有多个散流器,所述散流器沿所述房体的长度方向布设。通过上部送风管道和散流器的设计能够使得输入的风量在气密房内各个点的分布跟价更加的均匀,能够有效的降低各个点的温差。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回风风道的长度为所述房体长度的70%

90%。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回风风道的长度为所述房体长度的8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回风风道和所述风槽口沿所述房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风槽口设置于所述房体底部的中间位置,两条所述上部送风管道关于所述风槽口对称分布。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回风风道呈U字形,所述下回风风道内设有支撑梁,所述下回风风道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还设有格栅,所述格栅内侧安装可调节的插板形成风槽口,所述风槽口处配置风压探测器,所述风压探测器对应所述插板设置。
[0013]本技术所述的气密房的优点为:
[0014]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设计将输出的风重新投入气密房内形成风循环,应用工业空调机组并采用上送风、下回风以及风循环的设计,使得室内空气流动更合理,换热效果更好,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精确,各个点的温差小,温度均匀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密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密房的仰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业空调机组及相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业空调机组及相关组件的俯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业空调机组及相关组件的侧面视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回风风道的俯视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回风风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图8中B

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进一步清楚的阐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附图为了简单易读的结构框架图,并不能限制本技术的真正目的。
[0025]结合图1至图9所示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气密房,包括房体1、设置于房体1顶部外侧壁上且与外机3连接的工业空调机组2、设置于房体1内侧上部且与工业空调机组2连接的上部送风管道4、设置于房体1内侧底部的下回风风道7;房体1底部设有地坑,地坑用以埋设下回风风道7。
[0026]房体1内侧的上部至少设有两条上部送风管道4,上部送风管道4通过第一管道601与工业空调机组2连接。比如:房体1内侧的上部设有两条上部送风管道4,第一管道601为三通管,第一管道601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两条上部送风管道4连接,第一管道601的另一端口与工业空调机组2连接,上部送风管道4沿房体1的长度方向排布,气密房内进行两侧上部送风管道4的设计是得空调风均匀送达气密房内的各个区域,更好的提升房内温度的均匀性。
[0027]第一管道601和第二管道602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8,保温层8包括橡塑海绵层和保温板层,保温板层包裹于橡塑海绵层外侧,其中橡塑海绵层的厚度为48

52毫米。
[0028]上部送风管道4底部布设有多个散流器5,散流器5沿房体1的长度方向布设,这样的设计便于保证气密房内温度的均匀性。
[0029]下回风风道7的长度为房体1长度的70%

90%,比如:下回风风道7的长度为房体1长度的80%。
[0030]下回风风道7和风槽口905沿房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风槽口905设置与房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两条上部送风管道4关于风槽口905对称分布。在下回风风道7宽度方向上,下回风风道7的截面呈U字形。下回风风道7内设有支撑梁10,通过支撑梁10的设计便于保证下回风风道的稳定性;下回风风道7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回风口和出风口906,出风口906通
过第二管道602与工业空调机组2的入风口连接,回风口处设有如图7

9所示的由方钢管901、格栅902、角铁903以及插板904形成的可调节风槽组件,方钢管901和角铁903连接形成框架,在框架底部安装可调节的插板904形成宽度可调节的风槽口905(插板分N段,且分别可调,比如:采用气动插板调节阀等插板可调节结构实现风槽口的宽度调节),并且在风槽口对应插板配置N套风压探测器,根据各段风压探测器探测的风压数值,调节各段风槽口905的宽度,便于更好的调节各段回风风量,使得整个气密房内各个区域回风均匀,从而确保气密房各个区域温度的均匀性。然后在插板904的上/下侧设置格栅902,通过格栅902的设置避免异物进入下回风风道7。
[0031]上述未尽事宜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因此在此不做赘述。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1)、设置于房体(1)顶部外侧壁上且与外机(3)连接的工业空调机组(2)、设置于房体(1)内侧上部且与工业空调机组(2)连接的上部送风管道(4)、设置于房体(1)内侧底部的下回风风道(7);所述房体(1)底部设有地坑,地坑用以埋设下回风风道(7),所述下回风风道(7)上设有宽度可调节的风槽口(905)和出风口(906),所述出风口(906)通过第二管道(602)与工业空调机组(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内侧的上部至少设有两条上部送风管道(4),所述上部送风管道(4)通过第一管道(601)与所述工业空调机组(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内侧的上部设有两条上部送风管道(4),所述第一管道(601)为三通管,所述第一管道(601)的三个端口分别与两条上部送风管道(4)以及工业空调机组(2)连接,所述上部送风管道(4)沿所述房体(1)的长度方向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601)和第二管道(602)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8),所述保温层(8)包括橡塑海绵层和保温板层,所述保温板层包裹于所述橡塑海绵层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继忠刘向党李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寰宇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