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97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申请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载荷施加装置和高度检测装置,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用于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和第二轴承组,或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轴承外圈垫和第二轴承组,载荷施加装置包括活动压板和施压组件,活动压板的周向边缘与第二轴承组伸出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接触,沿定位套的轴向,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定位套上套设轴承内圈垫和套设轴承外圈垫时,活动压板的位移量。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结构紧凑,调整简便,测量数据精确,其由经验值转换为数字数据,对轴承的安装质量有了保障。的安装质量有了保障。的安装质量有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角接触球轴承是一种常见的球式滚动轴承,它能够在高速旋转时承受相对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同时保持较高的转速。角接触球轴承由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组成,常用于机床、机器人、汽车、风力发电机等设备中。
[0003]预紧力是角接触轴承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预紧力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到轴承的使用寿命,预紧力的大小是靠轴承游隙来决定的。轴承游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轴承游隙在过盈5μm时,轴承的寿命最长,达到41万小时,当过盈量增加0.01mm时,轴承寿命急剧降到18万小时,轴承寿命缩短了56%,当轴承游隙为0.01mm时,轴承寿命是28万小时,轴承寿命缩短了32%,可见轴承游隙对轴承寿命的影响非常大。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手指感觉法来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即用手指压紧两个轴承,分别拨动轴承内外隔圈,感受松紧度,修磨内外垫圈同时接触,再根据轴承不同型号,不同组合,不同接触角,不同转速,凭经验修磨隔圈产生不同的安装游隙,得到需要的预载荷。
[0004]然而,采用手指感觉法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且无法获取准确数值,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用以解决采用手指感觉法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且无法获取准确数值,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包括:
[0008]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配置为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和第二轴承组,或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轴承外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内圈与所述基座接触,所述第二轴承组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套;
[0009]载荷施加装置,所述载荷施加装置包括活动压板和施压组件,所述活动压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伸出所述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接触,所述施压组件配置为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
[0010]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配置为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内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所述活动压板所在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外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所述活动压板所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活动压板自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
[0011]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载荷施加装置和高度检测装置,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套,在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和第二轴承组依次套设在定位套上,第一轴承组的内圈与基座接触,第二轴承组背离基座的一端伸出定位套,轴承内圈垫置于第一轴承组的内圈和第二轴承组的内圈之间,活动压板周向边缘压在第二轴承组伸出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上,操作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获取活动压板此时的位置,此时的位置为第一位置,之后将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拆下,将第一轴承组和轴承外圈垫套设在定位套上,轴承外圈垫置于第一轴承组的外圈和第二轴承组的外圈之间,活动压板周向边缘再次压在第二轴承组伸出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上,再次操作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获取活动压板此时的位置,此时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获取活动压板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即可获取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的轴承间隙,且根据上述位移量修磨轴承内圈垫或轴承外圈垫,以使得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在预设的载荷(预设压力)下达到最佳的轴承游隙,即轴承的寿命最长时对应的轴承游隙,也就是说,在轴承型号确定时,该轴承对应的寿命最长时的轴承游隙即确定,那么活动压板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最佳位移量即确定,通过获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根据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修磨轴承内圈垫或轴承外圈垫,以使得活动压板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为最佳位移量,由此使得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在预设的载荷(预设压力)下达到最佳的轴承游隙,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结构紧凑,调整简便,测量数据精确,其由经验值转换为数字数据,对轴承的安装质量有了保障;其次,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可以检测各种常用规格型号的轴承游隙,可以测量从零到几千公斤的压力载荷,可以涵盖机床使用的所有角接触球轴承的游隙值。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套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内圈与所述定位套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二轴承组的内圈与所述定位套的外侧壁贴合。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压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显示器、拉杆、调整螺母和弹性件;
[0014]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套内,且固定于所述基座;
[0015]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显示器配置为显示所述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值;
[0016]所述拉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调整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拉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活动压板,伸入所述定位套的内部,且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拉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活动压板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来回移动;
[0017]所述调整螺母连接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
[0018]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活动压板之间。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碟形弹簧。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具有第一导线口和第二导线口,所述第一导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安装所述定位套的一面,且设置于所述定位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第一导线口与所述第二导线口连通;
[0022]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贯穿连通所述第一导线口
和所述第二导线口的通道,所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套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一面,所述基座的第一面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让位缺口,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让位缺口相对。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压板朝向所述基座的一面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让位缺口,所述第二让位缺口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轴承组的内圈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轴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端面贴合。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千分表,所述千分表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且所述千分表在所述定位套的轴向上的位置可调;
[0026]所述千分表配置为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配置为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和第二轴承组,或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轴承外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内圈与所述基座接触,所述第二轴承组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套;载荷施加装置,所述载荷施加装置包括活动压板和施压组件,所述活动压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伸出所述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接触,所述施压组件配置为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配置为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内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所述活动压板所在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外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所述活动压板所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活动压板自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显示器、拉杆、调整螺母和弹性件;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套内,且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显示器配置为显示所述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值;所述拉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调整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拉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活动压板,伸入所述定位套的内部,且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拉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活动压板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来回移动;所述调整螺母连接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活动压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第一导线口和第二导线口,所述第一导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安装所述定位套的一面,且设置于所述定位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第一导线口与所述第二导线口连通;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贯穿连通所述第一导线口和所述第二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王俊诚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