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33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包括多个独立布置的承台,承台的下部连接桩基础,承台的上部连接立柱,相邻两个承台之间通过连梁一体连接,所述连梁内部的主受力钢筋在连梁内部通长布置,所述主受力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承台锚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多个承台连接为一个整体,不仅提高了基础浮力,还提高了基础的抗拔性和抗倾覆,增加刚性支撑,均匀传递荷载,增强承载力,避免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承台结构质量。承台结构质量。承台结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


[0001]本技术涉及潮间带风电场架空线路基础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

技术介绍

[0002]架空线路基础位于海潮侵蚀区,地质条件较差,表层土基本上为厚度较大的软弱土层和沼泽带,承载力差,沉陷严重。常规的桩基

承台

立柱基础做法是多个桩基的承台独立布置,但每个独立布置的承台之间沉降情况各有不同,因此无法保证基础整体的稳定性,导致其存在不均匀沉降、抗拔性差和抗倾覆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本技术使多个承台连接为一个整体,不仅提高了基础浮力,还提高了基础的抗拔性和抗倾覆,增加刚性支撑,均匀传递荷载,增强承载力,避免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承台结构质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包括多个独立布置的承台,承台的下部连接桩基础,承台的上部连接立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承台之间通过连梁一体连接,所述连梁内部的主受力钢筋在连梁内部通长布置,所述主受力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承台锚固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梁内部设置多层钢筋网层,每层钢筋网层由多根主受力钢筋和多根连接钢筋连接组成,多根主受力钢筋间隔布置,多根所述连接钢筋与主受力钢筋相垂直布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梁底面和承台底面位于同一高程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梁宽度与承台宽度相同,连梁长度与相邻两个承台之间的间距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梁主受力钢筋两头直角弯锚固于承台内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梁为钢筋混凝土连梁。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的承台间连梁与多个承台浇筑为一个整体,连梁主受力钢筋锚固于承台内部,通过混凝土浇筑使得连梁和承台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加了回填土受力面积,不仅提高了基础浮力,还提高了基础的抗拔性和抗倾覆,增加刚性支撑,均匀传递荷载,增强承载力,避免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承台结构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连梁结构详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连梁主筋大样图。
[0017]附图标记:1、桩基础;2、承台;3、连梁;4、立柱;5、主受力钢筋;6、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0]如图1至4所示,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包括多个独立布置的承台2,承台2的下部连接桩基础1,承台2的上部连接立柱4,相邻两个承台2之间通过连梁3一体连接,所述连梁3内部的主受力钢筋5在连梁3内部通长布置,所述主受力钢筋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承台2锚固连接。
[0021]所述连梁3内部设置多层钢筋网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网层设置两层,每层钢筋网层由多根主受力钢筋5和多根连接钢筋6连接组成,多根主受力钢筋5间隔布置,主受力钢筋5的直径为16mm,两根主受力钢筋5之间的间距为15cm,多根所述连接钢筋6与主受力钢筋5相垂直布置。
[0022]所述连梁3底面和承台2底面位于同一高程面。
[0023]所述连梁3宽度与承台2宽度相同,高度为20cm,连梁3长度与相邻两个承台2之间的间距相同。
[0024]所述连梁3主受力钢筋5两头打20cm长度的直角弯锚固于承台2内侧。
[0025]所述连梁3为钢筋混凝土连梁3。
[0026]依据本技术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并且能够产生本技术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包括多个独立布置的承台,承台的下部连接桩基础,承台的上部连接立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承台之间通过连梁一体连接,所述连梁内部的主受力钢筋在连梁内部通长布置,所述主受力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承台锚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潮间带风电场软弱土基上的架空线路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内部设置多层钢筋网层,每层钢筋网层由多根主受力钢筋和多根连接钢筋连接组成,多根主受力钢筋间隔布置,多根所述连接钢筋与主受力钢筋相垂直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鹏汪赞斌黄久强吴凡陆昌龙何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