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12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制平台技术领域,公开了提供的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包括:混凝土基础,所述混凝土基础上设置有预留孔和电缆沟;固定调节件,安装于所述预留孔内,用于固定及调节所述混凝土基础和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管路桥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四周,用于放置所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与电气柜等其他设备连接线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感应加热设备生产厂家预先制备合适的平台,再运送到航空合金加工厂房,可以直接在其上进行大尺寸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安装和运行,为设备在航空合金加工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即装即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术解决方案。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透热深度深、加热均匀性好,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在加热铝合金、钛合金、镁铝合金等高端航空合金材料时,相比传统交流感应加热设备,能显著降低电能消耗,提升航空合金型材的加工品质。交流感应加热技术是金属热加工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加热方法。自国内金属制造业开始逐步淘汰技术落后的燃煤燃气加热方式以来,交流感应加热技术为金属加工业带来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然而,交流感应加热技术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趋肤深度影响较大和电效率低两个方面。
[0003]对于交流感应加热技术而言,由于交流电流的趋肤效应,感应电流主要集中在金属棒表面很薄的一层中,内部感应电流很小,表现在金属棒温度上就是透热深度(或者最大有效加热层)很小,更深区域的加热大都靠材料自身热传导实现,会造成金属棒表面温度比金属棒棒芯温度高很多,在后续挤压时会造成材料局部软硬不一,从而引起微裂纹等缺陷影响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采用交流感应加热技术加热金属时,为了对金属进行均匀加热,就必须获得更大的透热深度,因而必须降低交流电流的频率(低至3~7Hz),但这是非常困难的。利用交流感应加热技术加热低电阻率、非磁性的铝锭或铜锭等有色金属时的电效率η较低,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与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减排倡议相悖。因此,传统的交流感应加热技术在加热大尺寸的铝、镁、钛等航空合金棒材时,趋肤效应的影响显著,不能忽视。同时,在加热低电阻率、非磁性的铝、镁、钛等有色金属时电效率较低,两者均为交流感应加热技术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0004]作为金属热加工领域变革性的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利用超导带材绕制的线圈来产生强直流磁场,将金属棒材置于直流磁场中,金属棒材的轴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并在外部电动机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在金属棒材内部产生动生电动势。在动生电动势作用下,会有电流在金属棒材内部流动产生焦耳热,进而达到加热金属棒材的目的。由于高温超导线圈中施加的电流为直流,超导线圈本身产生的损耗几可忽略,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感应加热器的电效率,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电效率与电动机的效率相当。另外,通过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实现金属棒材中电流频率的调节,从而达到传统交流感应加热技术难以达到的4Hz~12Hz的低频,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趋肤效应造成的影响,使得加热更为均匀。
[0005]然而,由于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机构和工作原理等因素,设备安装运行对平台的要求限制了其在航空合金材料加工行业的应用。由于设备需要驱动棒材工件在磁体中高速旋转,在高达数万牛米的扭矩下,承载设备的平台需要承受很大的反作用力和周期性低频机械振动。为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通常需要采用挖掘基坑、水泥二次浇筑等方式。由于航空合金加工通常对厂房有严格的管理要求,不能够方便地挖掘基坑,也没有充足
的工期等待设备平台的搭建,这些都对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在航空合金加工领域的应用安装带来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问题中的至少一项。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包括:
[0009]混凝土基础,所述混凝土基础上设置有预留孔和电缆沟;
[0010]固定调节件,安装于所述预留孔内,用于固定及调节所述混凝土基础和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
[0011]电气柜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基础的一侧,并与之存在间隔,用于安装电气柜;
[0012]管路桥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四周,用于放置所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与电气柜连接线路。
[00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基础由钢筋和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制造工序包括一次浇筑、粗调地轨二次浇筑和精调地轨三次浇筑,所述混凝土基础浇筑完成后进行包边处理,其底边用槽钢包边,立边和定边用角钢包边。
[00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基础包括:
[0015]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
[0016]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相对而设;
[0017]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并列而设;
[0018]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与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相对而设,并与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并列而设;
[0019]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和所述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之间通过角钢焊接相连,焊接时在焊接部位预埋有钢板。
[002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和所述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上的所述预留孔均包括:
[0021]地脚预埋孔,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的贯穿设置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和所述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位置处;
[0022]垫铁预留孔,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地脚预埋孔的两侧;
[0023]挡块预留孔,设置有多个,贯穿设置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和所述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宽度方向的中轴线位置处,多个所述挡块预留孔且均相对而设,两个所述挡块预留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宽度相同;
[0024]调节设备预留孔,设置有多个,两两相对设置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和所述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表面,用于在垂直方向对所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进行调整。
[002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地脚预埋孔和所述挡块预留孔相对的地面上预设有地面地脚预埋孔和地面挡块预留孔。
[002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调节件包括:
[0027]基础植筋,贯穿所述地脚预埋孔延伸至所述地面地脚预埋孔内,用于将所述混凝土基础固定于地面上;
[0028]垫铁,设置于所述垫铁预留孔内,用于调校所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安装高度;
[0029]挡块,贯穿所述挡块预留孔延伸至所述地面挡块预留孔内,抵接于所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水平行程挡板上,用于调节所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水平方向,并对其固定。
[003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础(1),所述混凝土基础(1)上设置有预留孔和电缆沟;固定调节件(3),安装于所述预留孔内,用于固定及调节所述混凝土基础(1)和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5);电气柜架(2),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的一侧,并与之存在间隔,用于安装电气柜(6);管路桥架(4),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的四周,用于放置所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5)与所述电气柜(6)的连接线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由钢筋和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制造工序包括一次浇筑、粗调地轨二次浇筑和精调地轨三次浇筑,所述混凝土基础(1)浇筑完成后进行包边处理,其底边用槽钢包边,立边和定边用角钢包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包括: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1);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2),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1)相对而设;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3),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1)并列而设;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4),与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3)相对而设,并与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2)并列而设;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1)、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2)、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3)和所述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4)之间通过角钢焊接相连,焊接时在焊接部位预埋有钢板,所述四块混凝土基础(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合金用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的预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1)、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2)、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3)和所述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4)上的所述预留孔均包括:地脚预埋孔(15),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的贯穿设置于所述一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1)、所述一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2)、所述二号工位主床身基础(13)和所述二号工位副床身基础(14)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位置处;垫铁预留孔(16),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地脚预埋孔(15)的两侧;挡块预留孔(17),设置有多个,贯穿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少涛许桢伍锐曾智斌李杰蒋国忠马韬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