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04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该夹持器中,右岩心塞插装于本体模块的出口,且沿轴向设有阶梯安装孔,阶梯安装孔的一端安装骨架单元,另一端安装挡位环;调节托架的一端卡装于本体模块的出口,调节螺杆转动安装于调节托架上且压紧挡位环;刚性骨架的筒状结构内套装柔性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左内封头和右内封头;刚性骨架的外侧壁与阶梯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刚性骨架的内侧壁与柔性管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通过刚性骨架上设置的流体通孔连通;右岩心塞上安装挡位环的一端设有压力流体入口和样本流体出口,压力流体入口与第一间隙连通,样本流体出口与右内封头的过流孔连通。头的过流孔连通。头的过流孔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


[0001]本申请涉及岩样试验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

技术介绍

[0002]岩心夹持器是实验室测定岩样渗流特性或进行驱替试验时用来夹持、保护岩样并密封柱面或端面的器具,是开发实验仪器装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件。
[0003]传统的岩心夹持器的出口背压是通过在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外接一套背压式回压阀,这导致岩心夹持器的死体积(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至背压式回压阀之间的体积)大、装卸不便、结构尺寸大、精度差等问题。
[0004]因而,亟需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包括:本体模块和背压模块,所述背压模块安装于所述本体模块的出口;所述背压模块包括:右岩心塞、骨架单元、挡位环、调节托架和调节螺杆;所述右岩心塞插装于所述本体模块的出口,且沿轴向设有阶梯安装孔,所述阶梯安装孔的一端安装所述骨架单元,另一端安装所述挡位环;所述调节托架的一端卡装于所述本体模块的出口,所述调节螺杆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托架上,且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托架的另一端后压紧所述挡位环;所述骨架单元包括:刚性骨架、柔性管、左内封头和右内封头,所述刚性骨架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内套装所述柔性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所述左内封头和所述右内封头;所述左内封头伸入所述刚性骨架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柔性管的一端,所述右内封头伸入所述刚性骨架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所述右内封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岩心塞密封连接;所述左内封头、所述右内封头分别与所述阶梯安装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刚性骨架的外侧壁与所述阶梯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刚性骨架的内侧壁与所述柔性管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通过所述刚性骨架上设置的流体通孔连通;所述右岩心塞上安装所述挡位环的一端设有压力流体入口和样本流体出口,所述左内封头、所述右内封头上均设有与所述柔性管同轴的过流孔,所述压力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所述样本流体出口与所述右内封头的过流孔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左内封头包括:岩心接触体、左骨架适配体和左管接体,所述岩心接触体、所述左骨架适配体、所述左管接体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岩心接触体的底面与所述右岩心塞的端面齐平,侧壁与所述阶梯安装孔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岩心接触体的顶面与所述刚性骨架的端面抵接;所述左骨架适配体位于所述岩心接触体的顶面,且插装于所述刚性骨架的筒状结构内,与所述刚性骨架的筒状结构间隙配合,侧壁设有左定位卡槽,所述左定位卡槽与所述刚性骨架端部沿径向设置的左定位孔相适配;所述左管接体位于所述骨架
适配体的顶面,且插入所述柔性管内,与所述柔性管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左内封头的过流孔沿轴向依次贯穿所述岩心接触体、所述左骨架适配体、所述左管接体。
[0009]优选的,所述阶梯安装孔包括:背压环腔、出口环腔和调节腔,所述背压环腔、所述出口环腔、所述调节腔的尺寸依次缩小;所述刚性骨架、所述柔性管、所述左内封头和所述右内封头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背压环腔内,所述右内封头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出口环腔内,且端部插装于所述调节腔内。
[0010]优选的,所述右内封头包括:心塞适配体、右骨架适配体、右管接体和挡环接触体;所述心塞适配体、所述右骨架适配体、所述右管接体和所述挡环接触体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心塞适配体的侧壁与所述背压环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一端与所述刚性骨架的端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背压环腔的底面抵接;所述右骨架适配体位于所述心塞适配体的端面,且插装于所述骨架适配体的筒状结构内,与所述骨架适配体的筒状结构紧配合,侧壁设有右定位卡槽,所述右定位卡槽与所述刚性骨架端部沿径向设置的右定位孔相适配;所述右管接体位于所述右骨架适配体的端面,且插入所述柔性管内,与所述柔性管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挡环接触体位于所述心塞适配体的另一端面,且所述挡环接触体的侧壁与所述出口环腔之间设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样本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挡环接触体与所述出口环腔的底面密封连接,所述挡环接触体的端部插装于所述调节腔内;所述右内封头的过流孔包括轴向过流孔和径向过流孔,所述轴向过流孔沿轴向依次穿过所述右管接体、所述右骨架适配体和所述心塞适配体;所述径向过流孔沿径向设置于所述挡环接触体,连通所述轴向过流孔和所述第三间隙。
[0011]优选的,所述挡位环过盈连接于所述调节腔内,且所述挡位环上沿轴向设置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的端部与所述右内封头的端部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托架为凵型结构,所述凵型结构的开口端卡装于所述本体模块的出口;所述凵型结构的底部设有螺纹通孔,以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
[0013]优选的,所述本体模块的出口设置有右压帽,所述右压帽上沿环向设置有卡槽;对应的,所述凵型结构的开口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0014]优选的,所述挡位环的端面设有内凹球面;对应的,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为球状,且所述调节螺杆的球状端部与所述挡位环上的内凹球面抵接且相适配。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托架之间螺纹转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柔性管为橡胶材质。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背压式岩性夹持器中,背压模块安装在本体模块的出口,背压模块包括:右岩心塞、骨架单元、挡位环、调节托架和调节螺杆。右岩心塞插装于本体模块的出口,且沿轴向设有阶梯安装孔,阶梯安装孔的一端安装骨架单元,另一端安装挡位环;调节托架的一端安装于本体模块的出口,调节螺杆转动安装于调节托架上,且一端穿过调节托架的另一端后压紧挡位环。骨架单元包括:刚性骨架、柔性管、左内封头和右内封头,刚性骨架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套装柔性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左内内封头和右内封头;左内封头伸入刚性骨架的一端密封连接柔性管的一端,右内封头伸入刚性骨架的一端密封连接柔性管的另一端,右内封头的另一端与右岩心塞密封连接;左内封头、右内封头分别与阶梯安装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刚性骨架的外侧壁与阶梯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刚性骨架的内侧壁与柔性管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通过所述刚性骨架上设置的流体通孔连通;右岩心塞上安装挡位环的一端设有压力流体入口和样本流体出口,左内封头、右内封头上均设有与柔性管同轴的过流孔,压力流体入口与第一间隙连通,样本流体出口与右内封头的过流孔连通。
[0019]通过调节托架卡接在本体模块的出口,通过调节螺杆的转动压紧挡位环,对背压模块的轴向位移进行调节,使岩心夹持器工作时,对不同长度的岩心样品,背压模块始终顶紧岩心样品,有效提高适用范围。
[0020]通过左内封头、右内封头上均设有与柔性管同轴的过流孔,使岩心夹持器工作时,由岩心试样渗出的样本流体通过过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模块和背压模块,所述背压模块安装于所述本体模块的出口;所述背压模块包括:右岩心塞、骨架单元、挡位环、调节托架和调节螺杆;所述右岩心塞插装于所述本体模块的出口,且沿轴向设有阶梯安装孔,所述阶梯安装孔的一端安装所述骨架单元,另一端安装所述挡位环;所述调节托架的一端卡装于所述本体模块的出口,所述调节螺杆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托架上,且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托架的另一端后压紧所述挡位环;所述骨架单元包括:刚性骨架、柔性管、左内封头和右内封头,所述刚性骨架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内套装所述柔性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所述左内封头和所述右内封头;所述左内封头伸入所述刚性骨架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柔性管的一端,所述右内封头伸入所述刚性骨架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所述右内封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岩心塞密封连接;所述左内封头、所述右内封头分别与所述阶梯安装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刚性骨架的外侧壁与所述阶梯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刚性骨架的内侧壁与所述柔性管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通过所述刚性骨架上设置的流体通孔连通;所述右岩心塞上安装所述挡位环的一端设有压力流体入口和样本流体出口,所述左内封头、所述右内封头上均设有与所述柔性管同轴的过流孔,所述压力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所述样本流体出口与所述右内封头的过流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封头包括:岩心接触体、左骨架适配体和左管接体,所述岩心接触体、所述左骨架适配体、所述左管接体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岩心接触体的底面与所述右岩心塞的端面齐平,侧壁与所述阶梯安装孔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岩心接触体的顶面与所述刚性骨架的端面抵接;所述左骨架适配体位于所述岩心接触体的顶面,且插装于所述刚性骨架的筒状结构内,与所述刚性骨架的筒状结构间隙配合,侧壁设有左定位卡槽,所述左定位卡槽与所述刚性骨架端部沿径向设置的左定位孔相适配;所述左管接体位于所述骨架适配体的顶面,且插入所述柔性管内,与所述柔性管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左内封头的过流孔沿轴向依次贯穿所述岩心接触体、所述左骨架适配体、所述左管接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背压式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安装孔包括:背压环腔、出口环腔和调节腔,所述背压环腔、所述出口环腔、所述调节腔的尺寸依次缩小;所述刚性骨架、所述柔性管、所述左内封头和所述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吉胜顾舒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研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