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03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主转轴,且主转轴端部贯穿上壳体一侧通过链轮连接有链条,并且链条通过链轮连接有辅助转轴,所述主转轴和辅助转轴上均设有全齿轮组,每组所述全齿轮组上均至少连接有两个筒体,每个所述筒体均转动连接于上壳体外壁。该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通过两组断合结构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接触到灌木绿化带的树木时,一组断合结构会在接触到树木时自动触发断开,在经过树木后会进行自动复位连接,此过程无需人为进行操控,较为方便智能,并且在该组断合结构断开时,通过另一组断合结构可以对两侧上壳体进行连接限位,防止两侧的上壳体倾倒偏移,进而适应多种园林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灌木修剪设备
,具体为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内往往会人为设计搭配不同植被进行栽种,达到美化园林和贴近自然的效果,在园林内很多区域如道路两侧或道路中间设计栽种灌木绿化带,一则起到美观效果,二则起到对道路分隔作用,但在园林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灌木绿化带的边侧修剪,从而防止其过度生长遮挡道路和影响美观性,因此会使用到修剪装置;然而现有修剪装置大多是对灌木绿化带的一侧进行修剪,适用于灌木绿化带一侧遮挡住道路,另一侧未遮挡道路或处于视野无法观看到又或与其它植被贴合生长时较为适用,但在遇到上述中处于道路中间或围绕道路进行设置栽种的灌木绿化带时,由于两侧都能被看到,且太过茂密杂乱会影响会遮挡到道路时,此时为了提高修剪效果,则会使用到类似龙门架状的修剪装置,从而可在车辆带动装置移动过程中,可同时对灌木绿化带的两侧同时修剪,但有些灌木绿化带为了美观,会在其中间区域等间距栽种一颗颗高大的树木,而现有修剪装置在对该种灌木绿化带侧边进行修剪时,若通过单侧的修剪装置,轮流对灌木绿化带两侧进行修剪,较为麻烦的同时也降低了修剪效率,若通过龙门架似修剪结构修剪,虽然可以同时对两侧进行修剪,但在遇到树木时,龙门架的横梁区域则会受到树木的阻挡,从而影响修剪。
[0003]另外园林内道路与灌木绿化之间会通过绿化带的分隔台阶(马路牙子)进行分隔,现有的修剪装置在对灌木修剪过程中,大多是通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带动修剪装置在马路牙子的另一侧灌木区域内进行修剪,但在遇到大拐弯时,为了提升视觉效果和减少拐外时的视野盲区,会将灌木拐角区域修剪至弧形状,且弧形区域角度往往大于马路牙子的弧形拐角角度,从而提升拐弯时的视野,但因此灌木离马路牙子的间距也增大,现有修剪装置往往不能根据此进行灵活调节,降低了实用性。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修剪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修剪装置在对该种灌木绿化带侧边进行修剪时,若通过单侧的修剪装置,轮流对灌木绿化带两侧进行修剪,较为麻烦的同时也降低了修剪效率,若通过龙门架似修剪结构修剪,虽然可以同时对两侧进行修剪,但在遇到树木时,龙门架的横梁区域则会受到树木的阻挡,从而影响修剪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包括上
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主转轴,且主转轴端部贯穿上壳体一侧通过链轮连接有链条,并且链条通过链轮连接有辅助转轴,所述主转轴和辅助转轴上均设有全齿轮组,每组所述全齿轮组上均至少连接有两个筒体,每个所述筒体均转动连接于上壳体外壁,每个所述筒体内均螺纹连接有一个杆体,且每个杆体远离上壳体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每块所述安装板上均安装有用于修剪灌木的修剪组件,所述每个杆体另一端穿过筒体转动连接位于上壳体内对应的空心板,每块所述空心板内均卡合滑动连接有一块活动板,且每块活动板下端均连接于横板,并且横板位于下壳体内,所述下壳体内两侧均设有一个电动伸缩杆,且每个电动伸缩杆上端均连接于上壳体,所述每个横板边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脚轮结构,所述空心板两侧之间通过杆体连接,且空心板顶部另外两侧各设有一个贯穿上壳体顶部的折弯板,每个所述折弯板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筒,每个连接筒内均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杆,且螺纹杆端部连接有断合结构,并且断合结构另一侧通过另一螺纹杆连接有另一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全齿轮组设置为大直径齿轮盘和两个小直径齿圈组成,且小直径齿圈关于大直径齿轮盘两侧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筒体和杆体为螺纹连接,且杆体关于安装板等间距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嵌套卡合滑动于下壳体外壁,所述空心板和活动板为卡合式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断合结构包括竖凹板、连接转轴、凹块、涡旋弹簧、横凹板、触发板、凹槽、复位弹簧、触发块、通口、触发凹架、连接弹簧,所述螺纹杆端部连接有竖凹板,且竖凹板内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并且连接转轴端部位于竖凹板内另一侧的凹块内,所述凹块和连接转轴之间设有涡旋弹簧,所述连接转轴连接有横凹板,且横凹板内卡合滑动连接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内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连接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端部连接有触发块,所述触发块端部穿过凹槽位于通口内,且通口开设于横凹板外壁,所述横凹板外壁卡合滑动连接有触发凹架,且触发凹架内壁与横凹板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触发块位于通口内端部靠近触发凹架一侧设置为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通过上壳体、空心板、活动板下壳体和电动伸缩杆结构设置,使得本装置的修剪组件可以根据灌木绿化带的高度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节,通过折弯板、连接筒和螺纹杆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根据待修剪的灌木绿化带的宽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也可根据需要修剪的深度进行调节控制,通过两组断合结构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接触到灌木绿化带的树木时,其中一组断合结构会在接触到树木时自动触发断开,在离开树木位置后会进行自动复位连接,此过程无需人为进行操控,较为方便智能,并且在该组断合结构断开时,通过另一组断合结构可以对两侧上壳体进行连接限位,防止两侧的上壳体倾倒偏移,进而适应多种园林环境,便于对灌木绿化带的边侧修剪。
[0012]通过主转轴、链条、辅助转轴、全齿轮组、筒体、杆体和安装板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对灌木绿化带的边侧进行修剪的过程中,当在对灌木绿化带侧边修剪过程中遇到弧形拐弯区域时,随着带动装置移动的车辆在进行拐弯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控制主板发出指令,从而启动伺服电机运作,带动主转轴旋转,在链条和链轮配合下使得辅助转轴同时旋转,使两侧上壳体上的两组全齿轮组同时旋转,受螺纹连接影响,使每组全齿轮组两侧筒体内的杆体均相反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和空心板同时向左或向右一定程度的倾斜,进而使安装
板上修剪组件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对灌木绿化带边侧每部分的修剪深浅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修剪出不同的形状效果,比如大波浪型,并且本装置在修剪过程中遇到拐弯时,车辆继续在道路上行驶,通过上述方法对修剪组件的调节,对拐弯区域的灌木修剪弧度大小进行调节控制,从而减少拐弯时的视野盲区,在此调节过程中通过上壳体与车辆之间设置的伸缩杆,从而适应灌木与马路牙子的弧形角度大小不同,而产生的间距变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壳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壳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全齿轮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主转轴(2),且主转轴(2)端部贯穿上壳体(1)一侧通过链轮连接有链条(3),并且链条(3)通过链轮连接有辅助转轴(4),所述主转轴(2)和辅助转轴(4)上均设有全齿轮组(5),每组所述全齿轮组(5)上均至少连接有两个筒体(6),每个所述筒体(6)均转动连接于上壳体(1)外壁,每个所述筒体(6)内均螺纹连接有一个杆体(7),且每个杆体(7)远离上壳体(1)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安装板(8),每块所述安装板(8)上均安装有用于修剪灌木的修剪组件(9),所述每个杆体(7)另一端穿过筒体(6)转动连接位于上壳体(1)内对应的空心板(10),每块所述空心板(10)内均卡合滑动连接有一块活动板(11),且每块活动板(11)下端均连接于横板(12),并且横板(12)位于下壳体(13)内,所述下壳体(13)内两侧均设有一个电动伸缩杆(14),且每个电动伸缩杆(14)上端均连接于上壳体(1),所述每个横板(12)边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脚轮结构(15),所述空心板(10)两侧之间通过杆体连接,且空心板(10)顶部另外两侧各设有一个贯穿上壳体(1)顶部的折弯板(16),每个所述折弯板(16)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筒(17),每个连接筒(17)内均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杆(18),且螺纹杆(18)端部连接有断合结构(19),并且断合结构(19)另一侧通过另一螺纹杆(18)连接有另一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齿轮组(5)设置为大直径齿轮盘和两个小直径齿圈组成,且小直径齿圈关于大直径齿轮盘两侧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灌木侧边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庭胜程慧娟马丽朱斌李瑞曹晨馨
申请(专利权)人:林海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