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84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控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盖板和电加热盘管;加热箱包括箱体、进液管、一级堰坝板、第一隔板、一级排液管、二级堰坝板、第二隔板、二级排液管、出液管、底隔板和底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隔成了三个加热腔,电加热盘管设置在底部的空腔内,底隔和三级加热腔底板的上方后形成了油浴加热腔;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一级堰坝板的顶端,一级堰坝板高于一级排液管的进液口,一级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二级堰坝板的顶端,二级堰坝板高于二级排液管的进液口,二级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出液管的进液口。该加热装置对流动的液体逐渐加热升温后,使得出液温度能够稳定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实现流体的多级温控加热。温控加热。温控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电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控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液体电加热装置都是通过电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其主要是通过热电偶实现液体加热温度的控制。若液体加热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则通过热电偶采集的数据对电加热管进行控制,停止加热或开始加热。这种温控的电加热方式对于较小流量的液体加热能够达到出口液体温度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而在对于较大流量的液体加热时,仅通过热电偶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来控制电加热盘管的启停实现液体温控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多级逐渐对液体加热来获得稳定的出液温度的温控电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对流动的液体逐渐加热升温后,使得出液温度能够稳定的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实现流体的多级温控加热。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控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盖板和电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箱包括箱体、进液管、一级堰坝板、第一隔板、一级排液管、二级堰坝板、第二隔板、二级排液管、出液管、底隔板和底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隔成了一级加热腔、二级加热腔和三级加热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焊接在箱体的底部,一级加热腔、二级加热腔和三级加热腔的下部分别焊接有底板,底板下方的箱体侧壁上开有窗口,窗口的四周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电加热盘管的数量为3个,其分别设置在一级加热腔、二级加热腔和三级加热腔的底板和箱体底部的空腔内,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窗口上;所述底隔板焊接在三级加热腔的底板的上方后形成了油浴加热腔,该油浴加热腔内注有导热油;所述一级堰坝板和二级堰坝板分别焊接在一级加热腔和二级加热腔的中间;所述进液管设置一级堰坝板和箱体侧壁的一级加热腔内,所述一级排液管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均布地焊接在第一隔板上,所述二级排液管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均布地焊接在第二隔板上,所述出液管焊接在三级加热腔的箱体侧壁上;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一级堰坝板的顶端,一级堰坝板高于一级排液管的进液口,一级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二级堰坝板的顶端,二级堰坝板高于二级排液管的进液口,二级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出液管的进液口;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安装有球阀,且进液管上安装有液体流量计。
[0005]进一步地,所述油浴加热腔的侧壁上焊接有注油管 ,注油管上安装有球阀。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盘管通过管托或管架支撑,电加热盘管的接线端位于箱体外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温度测量仪。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一级排液管和二级排液管的出液口分别延伸至所在腔室的底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外部上设有泡沫保温层。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通过多级逐渐对液体加热来获得稳定的出液温度的温控电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对流动的液体逐渐加热升温后,使得出液温度能够稳定的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实现流体的多级温控加热。打开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球阀,其中出液管的球阀全开,进液管的球阀缓慢开启,当加热升温的液体从出液管流出时,检测出液温度,通过调节进液管的球阀来控制液体的流量,进而控制加热箱内被加热液体的流量。以此来控制出液的温度,根据生产需要来确定出液的温度范围。与现有的通过热电偶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来控制电加热盘管的启停相比,其出液的温度范围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实施例一中加热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和图2,一种温控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1、盖板2和电加热盘管3;所述加热箱包括箱体11、进液管12、一级堰坝板13、第一隔板14、一级排液管15、二级堰坝板16、第二隔板17、二级排液管18、出液管19、底隔板21和底板23;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隔成了一级加热腔24、二级加热腔22和三级加热腔20,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焊接在箱体的底部,一级加热腔、二级加热腔和三级加热腔的下部分别焊接有底板23,底板下方的箱体侧壁上开有窗口25,窗口的四周设有螺纹安装孔26;所述电加热盘管的数量为3个,其分别设置在一级加热腔、二级加热腔和三级加热腔的底板和箱体底部的空腔内,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窗口上;所述底隔板焊接在三级加热腔的底板的上方后形成了油浴加热腔,该油浴加热腔内注有导热油4;所述一级堰坝板和二级堰坝板分别焊接在一级加热腔和二级加热腔的中间;所述进液管设置一级堰坝板和箱体侧壁的一级加热腔内,所述一级排液管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均布地焊接在第一隔板上,所述二级排液管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均布地焊接在第二隔板上,所述出液管焊接在三级加热腔的箱体侧壁上;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一级堰坝板的顶端,一级堰坝板高于一级排液管的进液口,一级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二级堰坝板的顶端,二级堰坝板高于二级排液管的进液口,二级进液管的进液口高于出液管的进液口;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安装有球阀,且进液管上安装有液体流量计;所述油浴加热腔的侧壁上焊接有注油管 ,注油管上安装有球阀;所述电加热盘管通过管托或管架支撑,电加热盘管的接线端位于箱体外部;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温度测量仪;进液管、一级排液管和二级排液管的出液口分别延伸至所在腔室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外部上设有泡沫保温层。
[0014]以将水加热到60℃

70℃为例,也即出液管排出的水的温度为60℃

70℃,将进液管与水管线连通,出液管上的球阀全开,并开启三组电加热盘管,缓慢旋拧进液管上的球阀,通过该球阀调节进入加热箱内的水量。冷水由进液管先进入一级加热腔的前半腔进行预加热,被预加热的水通过一级堰坝板顶端流入一级加热腔的后半腔继续加热。通过一级加热腔加热后的水由一级排液管流入二级加热腔的前半腔内加热,逐步加热的水通过二级堰坝板的顶端流入二级加热腔的后半腔继续加热。经过二级加热腔加热后的水由二级排水管流入三级加热腔室后通过油浴加热腔内的导热油再次稳定加热,经过多级逐渐加热后水
通过出液管排出。测量出液管的水温,并通过调节进液管的球阀来控制流经加热箱的水量,当出液管的水温恒定在65℃左右后,可以判定以当前的水流量经过加热箱的逐步稳定加热后能够在出液端获得60℃

70℃的热水。记录进液管上流量计的水流量,该水流量可作为恒温水加热的参考数值。加热箱对流动的水进行逐渐加热升温后,使得出液温度能够稳定地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通过对液体的多级逐渐升温加热实现流体的多级温控加热。通过对水的逐渐加热来保证出水温度能够稳定地控制在某段温度范围内,进而根据生产需要通过调节流经加热箱的液体的流量来确定出液的温度范围。与现有的通过热电偶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来控制电加热盘管的启停相比,其出液的温度范围更加稳定且可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盖板和电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箱包括箱体、进液管、一级堰坝板、第一隔板、一级排液管、二级堰坝板、第二隔板、二级排液管、出液管、底隔板和底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隔成了一级加热腔、二级加热腔和三级加热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焊接在箱体的底部,一级加热腔、二级加热腔和三级加热腔的下部分别焊接有底板,底板下方的箱体侧壁上开有窗口,窗口的四周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电加热盘管的数量为3个,其分别设置在一级加热腔、二级加热腔和三级加热腔的底板和箱体底部的空腔内,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窗口上;所述底隔板焊接在三级加热腔的底板的上方后形成了油浴加热腔,该油浴加热腔内注有导热油;所述一级堰坝板和二级堰坝板分别焊接在一级加热腔和二级加热腔的中间;所述进液管设置一级堰坝板和箱体侧壁的一级加热腔内,所述一级排液管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均布地焊接在第一隔板上,所述二级排液管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均布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盛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