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80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模仁、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第一推动机构和第二推动机构,由于第二推动机构能够推动第二行位机构相对第一行位机构靠近或者远离型腔运动,第一推动机构能够推动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同步相对后模板靠近或者远离型腔运动,使得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能够分步运动至型腔与产品贴合,避免第一行位机构靠近型腔时,第二行位机构与产品的五金件发生干涉,从而保护五金件,保证产品顺利生产。保证产品顺利生产。保证产品顺利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是一种常用的产品生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产品成型。在进行注塑成型的工艺时,这需要将熔融的热可塑性液体向模具内注射,待填充到模具内的热可塑性流体材料凝固,再将凝固后的产品脱模。
[0003]由于产品需要实现的功能的差异,会有一些需要侧抽芯结构模内注塑五金件的需求,而当结构空间限制时,五金件模具行位之间的空间很小,加上五金件本身的变形及尺寸公差、定位误差等因素,放置好五金后在合模的时候,行位与五金件会干涉,合模导致五金件将行位压坏,无法顺利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合模时五金件与行位干涉的问题。
[0005]一种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具有开合模方向,包括:
[0006]前模板;
[0007]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与所述前模板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开合模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具有开合模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板;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与所述前模板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开合模方向的路径上,且能够在开合模方向上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模仁,所述前模板、后模板和模仁围合形成型腔,所述型腔用于注塑成型产品;第一行位机构,所述第一行位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后模板上,所述第一行位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后模板上靠近和远离所述型腔运动;第二行位机构,所述第二行位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上,所述第二行位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行位机构上靠近和远离所述型腔运动;第一推动机构,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用以推动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同步靠近和远离所述型腔运动;以及第二推动机构,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用以推动所述第二行位机构在第一行位机构上靠近和远离所述型腔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包括后模仁,所述后模仁设置在所述后模板上;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铲基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后模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铲基的伸长方向上,所述第一铲基用于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远离型腔的一侧相抵靠,且能够在平行所述开合模方向上在所述限位槽内来回伸缩,所述第一铲基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抵接时,推动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和第二行位机构同步靠近所述型腔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第二铲基,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和所述第二行位机构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铲基用于与所述第二行位机构远离型腔的一侧相抵靠,且能够在平行所述开合模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来回伸缩,所述第二铲基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行位机构抵接时,推动所述第二行位机构相对所述第一行位机构靠近所述型腔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行位二次复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铲基具有第一传动斜面,所述限位槽具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斜面相配合的限位斜面,所述第一行位机构具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斜面相抵靠的第二传动斜面;所述第二铲基具有第三传动斜面,所述第一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立张振谭大海朱能杰许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因赛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