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光面板、光源模组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67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光面板、光源模组及灯具。配光面板包括本体和由本体表面向两侧凸出形成的配光部,配光部包括第一配光结构和第二配光结构,第二配光结构设置在第一配光结构外侧。本申请提供的配光面板,在中心部分通过控制多个微透镜,使其中心的光线先进行全反射,然后从对侧出射出去,从而使得偏转角度大大提高。其余部分采用锯齿结构的入光面,采用不同的入光曲线来分别控制出光的能量,通过调整个锯齿入光面的曲率变化,使其补偿其余角度的能量。面板采用挤出工艺整体结构相较于透镜更为的薄型化,板状结构的配光面板可以同时实现配光透镜和灯具面板两者的功能,从而使得光源模组和灯具更为轻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光面板、光源模组及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配光面板,以及包括该配光面板的光源模组和灯具。

技术介绍

[0002]线性灯是线条元素和LED灯光结合,可以在墙面或柜体上安装,也可以根据需要吊装拼接,其形式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场景的装饰需求,增强空间的氛围。由于线性灯本身的形状特点,为了扩大照明范围通常需要在宽度方向进行配光。现有的线性灯一般通过透镜进行配光,LED光源设置在条形灯体的底部,透镜覆盖其上。由于灯体的侧壁有一定的高度经过配光后形成的大角度光线会被灯体的侧壁阻挡,从而无法实现更大的照射角度。而且通常在灯体的开口处还需要覆盖面板,一旦侧壁高度低于透镜高度,则会对面板的安装形成妨碍,这就使得无法通过降低侧壁高度来解决大角度光线被遮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灯具大角度出光的配光面板。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面板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表面向两侧凸出形成的配光部,所述本体的外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安装部,在垂直于所述配光面板的截面上所述配光部为以光轴Z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所述配光部包括第一配光结构和第二配光结构,所述光轴Z穿过所述第一配光结构,所述第二配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光结构外侧,所述第一配光结构包括第一入光面以及和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上形成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的截面形状为锥形,光线从第一入光面进入到达所述微结构的锥形表面形成反射后从相对侧的锥形表面出射,所述第二配光结构包括呈锯齿结构的第二入光面和呈平滑曲面的第二出光面。
[0005]优选地,所述第二入光面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锯齿结构,单个锯齿结构由光学面和连接面组成,靠近所述光轴Z一侧的为所述光学面,背离所述光轴Z一侧的为所述连接面,所述光学面为向所述配光部内侧凹陷的曲面。
[0006]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配光面板的截面上,位于所述光轴Z同侧的相邻两个所述锯齿结构的所述光学面的截面曲线不同。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或所述第二出光面为向所述配光部外侧凸出的连续曲面。
[0008]优选地,所述配光部为由垂直于所述配光面板的截面拉伸而成的拉伸结构,所述微结构为延伸方向和所述配光部拉伸方向相同的棱条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棱条的顶角角度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5
°
且小于等于75
°

[0010]优选地,所述棱条的数量为1

5条。
[0011]优选地,所述配光部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本体的两端为所述安装部。
[00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板之上的光源、安装支架及如上所述的配光面板,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从所述基板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上部形成开口,所述光源面向所述开口发光,所述配光面板通过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安装支架的所述侧壁连接并覆盖所述安装支架的所述开口。
[0013]优选地,所述配光部为以垂直于所述配光面板的截面拉伸而成的拉伸结构,所述安装支架为条形结构,其长度方向和所述配光部的拉伸方向相同,所述配光部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本体的两端为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支架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部插入所述安装槽。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上述配光面板或光源模组。
[0015]本技术提供的配光面板,在中心部分通过控制多个微透镜,使其中心的光线先进行全反射,然后从对侧出射出去,从而使得偏转角度大大提高。其余部分采用锯齿结构的入光面,采用不同的入光曲线来分别控制出光的能量,通过调整个锯齿入光面的曲率变化,使其补偿其余角度的能量。面板采用挤出工艺整体结构相较于透镜更为的薄型化,板状结构的配光面板可以同时实现配光透镜和灯具面板两者的功能,从而使得光源模组和灯具更为轻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实施例中第一配光结构的光路图;
[0018]图3是图1实施例中第二配光结构的光路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配光面板、光源模组及灯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的光源模组1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基板4之上的光源3、安装支架2以及配光面板1。安装支架2连接基板4的边缘位置,包括从基板4两侧向上延伸的侧壁202,侧壁202上部形成开口203。光源3面向开口203发光。配光面板1包括本体12和由本体12表面向两侧凸出形成的配光部11。本体12的外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安装部12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为条形结构,而配光部12为以垂直于配光面板1的截面沿安装支架2的长度方向拉伸而成的拉伸结构,配光面板1整体为长条形的薄板,配光面板1的中间位置凸出形成类似透镜的配光部11。而在配光部11宽度方向的外侧的配光面板1的板状本体12的两端即为安装部121,安装支架2的侧壁202上设置有可供配光面板1插入的安装槽201。安装时配光面板1两端作为安装部201的本体12部分插入安装槽201,配光面板1覆盖安装支架2的上部开口203,光源3发出的光线经过配光面板2后出射。
[00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配光部11的截面为以光轴Z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其沿一个水平方向进行拉伸形成条形透镜。而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配光部11也可以为以光轴Z旋转的回转透镜形式,或拉伸方向为以一个圆周进行拉伸的环形透镜,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此种情况下,安装部121可以是设置在配光部11外侧的配光面板1的本体12边缘的
卡扣结构,也可以是设置在本体12外周侧的通孔用于和螺钉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根据配光面板1的安装环境灵活选用。
[0023]配光部11包括第一配光结构101和第二配光结构102,其中所述光轴Z穿过第一配光结构101,而第二配光结构102设置在第一配光结构101的外侧。
[0024]第一配光结构101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第一配光结构1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1011和第一出光面1012。第一入光面1011为向配光部11外侧凸出的曲面,形成凸透镜结构对光线进行汇聚。而在第一出光面1012上设置有微结构1013,微结构1013的截面形状为锥形,为以锥形截面拉伸的棱条结构,其延伸方向和配光部11的拉伸方向相同。如图2所示,光线从第一入光面1011进入到达微结构1013的锥形表面形成反射后从相对侧的锥形表面出射,将面向光源顶部的小角度光线转变成了大角度光线,从而使得中心位置光线得偏转角度大大提高。为了保证光线可以在第一次到达锥形表面的时候形成全反射,棱条的顶角范围应大于等于45
°
且小于等于75
°
。为了简化结构可以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面板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表面向两侧凸出形成的配光部,所述本体的外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安装部,在垂直于所述配光面板的截面上所述配光部为以光轴Z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所述配光部包括第一配光结构和第二配光结构,所述光轴Z穿过所述第一配光结构,所述第二配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光结构外侧,所述第一配光结构包括第一入光面以及和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上形成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的截面形状为锥形,光线从第一入光面进入到达所述微结构的锥形表面形成反射后从相对侧的锥形表面出射,所述第二配光结构包括呈锯齿结构的第二入光面和呈平滑曲面的第二出光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光面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锯齿结构,单个锯齿结构由光学面和连接面组成,靠近所述光轴Z一侧的为所述光学面,背离所述光轴Z一侧的为所述连接面,所述光学面为向所述配光部内侧凹陷的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配光面板的截面上,位于所述光轴Z同侧的相邻两个所述锯齿结构的所述光学面的截面曲线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或所述第二出光面为向所述配光部外侧凸出的连续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部为由垂直于所述配光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培忠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