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聚合物材料腐蚀的聚氨酯泡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62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减轻或防止聚合物材料腐蚀的聚氨酯泡沫,其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混合组分(a)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b)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对异氰酸酯有反应性的基团的化合物、(c)任选地扩链剂和/或交联剂、(d)发泡剂、(e)催化剂、(f)任选地助剂和添加剂,以及(g)至少一种酸酐来得到反应混合物,并固化所述反应混合物以得到聚氨酯泡沫,其中,基于组分(a)的重量计,以0.05wt%至5wt%的量添加酸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通过上述聚氨酯泡沫减轻或防止聚合物材料腐蚀的方法,以及这种聚氨酯泡沫在某些应用中,例如在汽车内饰中,的用途。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轻聚合物材料腐蚀的聚氨酯泡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减轻或防止聚合物材料腐蚀的聚氨酯泡沫。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通过上述聚氨酯泡沫减轻或防止聚合物材料腐蚀的方法,及这种聚氨酯泡沫在某些应用中,例如在汽车内饰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泡沫适用于大量的应用,例如缓冲材料、隔热材料、包装材料、汽车仪表盘或建筑材料。聚氨酯泡沫,例如,当用于汽车内饰时,可应用于构成方向盘、音响系统、座椅、装饰板等部件。在这些应用中,聚氨酯泡沫经常与其他材料接触,如聚酯或聚碳酸酯(PC)。在制备聚氨酯泡沫时使用的某些成分或反应物可能作为残留物存在于最终的泡沫产品中,并且在实际使用中不可避免地泄漏到环境中。一些胺类化合物(例如,可以用作制备聚氨酯的催化剂),经常从泡沫中泄漏出来,并渗透到邻接的聚酯或聚碳酸酯中。这些胺类化合物可能对这些聚合物材料具有催化作用,从而引起其腐蚀或降解。这些聚合物材料的腐蚀或降解导致汽车零部件变色、开裂甚至功能异常。
[0003]因此,在本
中需要制备新的聚氨酯泡沫,当在某些应用中与聚合物材料一起使用时,该泡沫大幅减轻聚合物材料的腐蚀或降解。这种需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在一起使用时可以减轻或防止聚合物材料腐蚀或降解的聚氨酯泡沫。这个目的由通过如下方式可获得或获得的聚氨酯泡沫来实现:混合以下组分以形成反应混合物:
[0005](a)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
[0006](b)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对异氰酸酯有反应性的氢原子的化合物,
[0007](c)任选地扩链剂和/或交联剂,
[0008](d)发泡剂,
[0009](e)催化剂,
[0010](f)任选地助剂和添加剂,以及
[0011](g)至少一种酸酐,
[0012]并使所述反应混合物反应生成聚氨酯泡沫,其中,基于组分(a)的重量计,以0.05wt%至5wt%的量加入酸酐。
[001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基于组分(a)的重量计,以0.1wt%至3wt%,优选0.25wt%至2wt%的量加入酸酐。
[001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酸酐选自可以分散或溶解在异氰酸酯中的线性或环状、饱和或不饱和、芳香族或脂肪族的C4

C24羧酸酐或C4

C24二羧酸酐。
[0015]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酸酐选自线性或环状C4

C24烯基琥珀酸酐,包括但不
限于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壬烯基琥珀酸酐;甲基降冰片烯

2,3

二羧酸酐;2,2

二甲基戊二酸酐;1,8

萘二甲酸酐;3,4,5,6

四氢邻苯二甲酸酐;3

甲基戊二酸酐;癸酸酐;巴豆酸酐。
[001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通过将包含(b)、任选地(c)、(d)、(e)和任选地(f)的组分(A)与包含(a)和(g)的组分(B)混合以产生反应混合物,并使所述反应混合物发生反应来制备聚氨酯泡沫。
[0017]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发泡剂包括水或仅为水。
[0018]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催化剂包括胺基催化剂。
[0019]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减轻聚合物材料腐蚀的方法,其包括使聚合物材料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泡沫接触。
[0020]本专利技术另外涉及所述聚氨酯泡沫用于减轻聚合物材料腐蚀的的用途。
[0021]与传统的聚氨酯泡沫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泡沫在例如汽车内饰(如方向盘、座椅、装饰板等)中可以直接与聚合物材料如聚碳酸酯或其他聚酯(PBT、PET等)接触,并且令人惊讶地发现从聚合物材料的表面可以看到显著减少的——甚至没有——腐蚀或降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示出了PC板在与聚氨酯泡沫接触之前,在120℃烘箱中加热7天的照片。
[0023]图2示出了PC板在与不含酸酐或含0.5份壬烯基琥珀酸酐的聚氨酯泡沫接触之后,在120℃烘箱中加热7天的照片。
[0024]图3示出了PC板与包含不同含量壬烯基琥珀酸酐的聚氨酯泡沫接触后的照片。
[0025]图4示出了PET板与无酸酐(左)和由0.5%的DDSA(右)制备的聚氨酯泡沫接触后的照片。
[0026]图5示出了使用马赛克滤镜对图4中的照片进行Photoshop分析,以显示发黄面积的百分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如本文所用,下列术语具有下文赋予它们的含义,除非另有说明。
[0028]如本文所用,冠词“一个(a)”和“一个(an)”是指一个或多个(即至少一个)该冠词的语法宾语。举例来说,“一个元素”是指一个元素或一个以上的元素。
[0029]如本文所用,术语“约”应理解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实现相同功能或结果的上下文中认为等同于所述值的数字范围。
[0030]如本文所用,术语“添加剂”是指包括在配方体系中以增强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并提供预期结果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染料、颜料、增韧剂、冲击改性剂、流变改性剂、增塑剂、触变剂、天然或合成橡胶、填充剂、增强剂、增稠剂、抑制剂、荧光或其他标记物、热降解还原剂、耐热性赋予剂、表面活性剂、润湿剂、消泡剂、分散剂、助流或助滑剂、杀虫剂和稳定剂。
[0031]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32]上述在一般术语或优先领域内给出的基本定义或说明适用于最终产品,并相应地适用于原料和中间体。这些基本定义可以按需要彼此组合,即包括一般定义和/或各自的优
选范围和/或实施方案之间的组合。
[0033]本文公开的所有实施方案和优选实施方案可以按需要组合,它们也被视为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
[0034]除非另有说明,温度是指室温,压力是指环境压力。
[0035]除非另有说明,溶剂是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有机和无机溶剂,并且不包括任何类型的单体分子。
[0036]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泡沫,其可通过如下制备:混合以下组分以形成反应混合物:
[0037](a)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
[0038](b)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对异氰酸酯有反应性的氢原子的化合物,
[0039](c)任选地扩链剂和/或交联剂,
[0040](d)发泡剂,
[0041](e)催化剂,
[0042](f)任选地助剂和添加剂,以及
[0043](g)至少一种酸酐,
[0044]并使所述反应混合物反应生成聚氨酯泡沫,其中,基于组分(a)的重量计,以0.05wt%至5wt%的量加入酸酐。
[0045](a)多异氰酸酯
[0046]用于制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泡沫的多异氰酸酯(a)包括所有已知用于制备聚氨酯的多异氰酸酯。这些多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聚氨酯泡沫,其通过以下方式可得到或得到:混合下列组分以形成反应混合物:(a)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b)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对异氰酸酯有反应性的氢原子的化合物,(c)任选地扩链剂和/或交联剂,(d)发泡剂,(e)催化剂,(f)任选地助剂和添加剂,以及(g)至少一种酸酐,并使所述反应混合物反应生成聚氨酯泡沫,其中,基于组分(a)的重量计,以0.05wt%至5wt%的量加入酸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泡沫,其中基于组分(a)的重量计,酸酐以0.1wt%至3wt%,优选0.25wt%至2wt%的量存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酸酐选自可以分散或溶解在异氰酸酯中的线性或环状、饱和或不饱和、芳香族或脂肪族C4

C24羧酸酐或C4

C24二羧酸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酸酐选自线性或环状、饱和或不饱和、芳香族或脂肪族C4

C20羧酸酐或C4

C20二羧酸酐,其为液体且摩尔质量小于600g/mol。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泡沫,其中酸酐选自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壬烯基琥珀酸酐、甲基降冰片烯

2,3

二羧酸酐、2,2

二甲基戊二酸酐;1,8

萘二酸酐;3,4,5,6

四氢邻苯二甲酸酐;3

甲基戊二酸酐;癸酸酐;巴豆酸酐。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泡沫,其中组分(a)选自:正己基异氰酸酯、环己基异氰酸酯、六亚甲基异氰酸酯、2

乙基己基异氰酸酯、正辛基异氰酸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十八烷基异氰酸酯、苄基异氰酸酯、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宸周宇翔丁剑刘英豪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