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25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散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包括第一安装框、下水室壳体和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后端的外壁与下水室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框前端的外壁与下水室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框两侧外壁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下水室壳体内部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一侧的外壁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下水室壳体前端与后端外壁均设置多个散热翅片,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散热,通过第一安装框内设置带有第一风扇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第二安装框内设置带有第二风扇的第二伺服电机,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风冷散热。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风冷散热。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风冷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散热器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汽车散热器是一种将工作中的汽车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转移,以达到汽车发动机的降温,维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汽车发动机的寿命,而汽车散热器下水室则是将汽车散热器的散热芯的冷却水较进行收集并降温,以及收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并进行冷却再循环。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汽车散热器下水室大多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过程中可能会携带零部件的废屑,而大多的汽车散热器下水室并不便于将碎屑过滤,可能导致冷却液中的废屑影响冷却系统的正常运作,且大多的汽车散热器下水室的冷却效果不佳,可能导致汽车散热器的整体降温效果不佳。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通过在下水室壳体前端与后端外壁均设置多个散热翅片,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散热,通过第一安装框内设置带有第一风扇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第二安装框内设置带有第二风扇的第二伺服电机,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风冷散热。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包括第一安装框、下水室壳体和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后端的外壁与下水室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框前端的外壁与下水室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框两侧外壁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
[0008]所述下水室壳体内部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一侧的外壁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靠近收集盒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收集盒上表面的中心处贯通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下水室壳体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与散热管贯通连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下水室壳体内部的底面设置收集盒,并且收集盒分别与带有过滤板的连接管以及进水管贯通连接,便于对于冷却液中的废屑进行过滤收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框内部底面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前端外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风冷散热。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框内部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后端外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带动第二风扇转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安装框两侧外壁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风冷散热。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下水室壳体前端与后端的外壁均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散热。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下水室壳体一侧外壁的后端贯通连接有第二套管;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护出水管。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下水室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收集散热器的散热芯的散热用水。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侧与散热管贯通连接;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收集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并导入下水室壳体中的散热管内。
[002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中,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汽车散热器下水室,通过在下水室壳体前端与后端外壁均设置多个散热翅片,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散热,通过第一安装框内设置带有第一风扇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第二安装框内设置带有第二风扇的第二伺服电机,便于对于下水室壳体进行风冷散热。
[0026]2、本技术中,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汽车散热器下水室,通过在下水室壳体内部的底面设置收集盒,并且收集盒分别与带有过滤板的连接管以及进水管贯通连接,便于对于冷却液中的废屑进行过滤收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0027]3、本技术中,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汽车散热器下水室,通过在连接管贯通连接散热管,便于对于进入散热管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通过在下水室壳体一侧外壁设置出水管,便于冷却液的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的轴测图;
[002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的第一安装框、下水室壳体和第二安装框的爆炸图;
[003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的正剖图;
[003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的侧剖图;
[0032]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的收集盒、连接管、第一套管和进水管的轴测图。
[0033]图例说明:
[0034]1、第一安装框;2、下水室壳体;3、第二安装框;4、第一安装板;5、第一风扇;6、散热翅片;7、第二安装板;8、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第一伺服电机;11、第二伺服电机;12、第
二风扇;13、透水孔;14、散热管;15、收集盒;16、连接管;17、过滤板;18、第一套管;19、进水管;20、第二套管;2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包括第一安装框1、下水室壳体2和第二安装框3,第一安装框1后端的外壁与下水室壳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框3前端的外壁与下水室壳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框1两侧外壁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4;
[0037]下水室壳体2内部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盒15,收集盒15一侧的外壁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靠近收集盒15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7,收集盒15上表面的中心处贯通连接有第一套管18,第一套管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9,所述下水室壳体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连接管16的一侧与散热管14贯通连接。
[0038]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包括第一安装框(1)、下水室壳体(2)和第二安装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1)后端的外壁与下水室壳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框(3)前端的外壁与下水室壳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框(1)两侧外壁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4);所述下水室壳体(2)内部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盒(15),所述收集盒(15)一侧的外壁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靠近收集盒(15)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7),所述收集盒(15)上表面的中心处贯通连接有第一套管(18),所述第一套管(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9),所述下水室壳体(2)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4),所述连接管(16)的一侧与散热管(14)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1)内部底面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前端外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建李震付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贝鑫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