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英衬底铌酸锂模斑转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与微波光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石英衬底铌酸锂模斑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半导体微电子芯片的尺寸已接近理论极限,越来越难以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而光电子集成芯片由于其巨大的传输带宽和优异的低功耗特性,被认为是能够突破摩尔定律的革命性器件,会改变未来芯片格局。在众多光波导材料中,铌酸锂(LiNbO3)晶体以其优异的电光、声光、非线性特性、较宽的光学透明窗口、以及相对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进行光信号传输时,需要将光信号从外接光纤中耦合进光电芯片中,或者是将处理完成的光信号从光电芯片耦合进光纤中。目前有常用两种光耦合方式:基于边缘耦合的模斑转换器和基于垂直耦合的光栅耦合器。降低端面耦合损耗的方法是使用基于边缘耦合的模斑转换器,模斑转换器通过改变波导尺寸来扩大其模场尺寸以匹配光纤的模场。相较光栅耦合器而言,模斑转换器与器件位于同一平面,保证光纤和波导光场的传输方向一致,避免了波矢方向不同带来的额外损耗,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耦合效率,且工作带宽较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英衬底铌酸锂模斑转换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石英衬底层(1)、二氧化硅包层(2)、铌酸锂波导层(3)和氧化物上包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铌酸锂波导层(3)为三层阶梯型结构,所述铌酸锂波导层(3)的第一层铌酸锂波导(301)紧贴二氧化硅包层(2),第一层铌酸锂波导(301)的光纤耦合端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延光纤耦合端向集成芯片耦合端的方向上,横截面宽度保持一致;第二层铌酸锂波导(302)分为三部分,三部分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每部分延光纤耦合端向集成芯片耦合端的方向逐渐变宽,等腰梯形的斜边角度保持不变,且与第一层铌酸锂波导(301)的横截面等腰梯形的斜边角度相等,第二层第一部分(3021)逐渐变宽,宽度与第一层铌酸锂波导(301)一致后融合延伸,与二氧化硅包层(2)贴合,第二层第二部分(3022)的最窄边与第二层第一部分(3021)的最宽边一致,且张角变大,第二层第三部分(3023)的最窄边与第二部分(3022)的最宽边一致,且张角进一步变大;第三层铌酸锂波导(303)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斜边角度保持不变,且与第一层铌酸锂波导(301)的横截面等腰梯形的斜边角度相等,第三层第一部分(3031)延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缘,马向,李少波,于文琦,齐合飞,丁跃迪,何剑涛,杨瑾,杨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