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北斗导航系统短报文通信以及天通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混合自动重传的天通北斗一体化通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航海领域,保持舰艇、船只、潜艇等载体平台与岸基指挥中心、岸基控制室的通信畅通至关重要。由于远离大陆架一般采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或天通通信等两种模式。
2、北斗导航系统支持短报文通信功能,现阶段可以在公网覆盖范围下,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实现短报文应急通信功能。但由于其技术体制问题,数据传输量有限且仅能实现分钟级的数据传输频次。同时数据传输存在较大延迟、误码率、丢包率等问题。当数据出现问题时,主要依赖传统的重传机制,效率低,不适用于大数据量及海上复杂的高时延敏感场景。
3、天通一号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具备高带宽、大容量等优点,支持高速语音、数据通信。但同样面临信号干扰、丢包、试验等问题。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信道状态不稳定,单链路通信可靠性不高。
4、混合自动重传机制主要由前向纠错(fec)与自动重传(arq)两部分实现。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增加冗余信息,接收端解调后能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合自动重传的天通北斗一体化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的天通北斗编码模块和接收端的天通北斗译码模块;其中,天通北斗编码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模块、RS FEC编码模块、LDPC FEC编码模块、第一北斗短报文模块和第一天通通信模块;接收端的天通北斗译码模块包括第二北斗短报文模块、第二天通通信模块、RS FEC译码模块、LDPC FEC译码模块和数据校验模块;
2.一种基于混合自动重传的天通北斗一体化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自动重传的天通北斗一体化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的天通北斗编码模块和接收端的天通北斗译码模块;其中,天通北斗编码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模块、rs fec编码模块、ldpc fec编码模块、第一北斗短报文模块和第一天通通信模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健,申建华,杜凯,刘鹏娇,张冰,刘鹏飞,段晨浩,杨文津,彭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