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阶模式的反射式集成光谐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与集成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阶模式的反射式集成光谐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片上集成光子学中,光谐振结构在波分复用、光路由、光调制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实现片上光谐振的结构主要是:微环(MR)结构和法布里珀罗(FP)谐振结构。MR结构需要对环的总长度进行控制以匹配自由光谱区(FSR)的要求,但其总长度受到耦合区长度、弯曲长度等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因此其设计受到限制。FP耦合结构利用定向耦合器和光反射器进行耦合,避免了MR结构中弯曲长度对总长度的影响,但FP由于定向耦合器的双向特性,导致输入波导处会有反向的光场输出,这增大了器件整体应用过程中的插入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阶模式的反射式集成光谐振结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一种基于高阶模式的反射式集成光谐振结构,包括:第一单模光波导、多模光波导、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阶模式的反射式集成光谐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模光波导(10)、多模光波导(20)、第一模式耦合器(30)、至少一个光相移器(40)和多模转换光反射模组;所述第一模式耦合器(30)的两个单模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模光波导(10)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单模光波导(10)的末端分别作为所述反射式集成光谐振结构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第一模式耦合器(30)的多模端口通过所述多模光波导(20)与所述光相移器(40)连接;或所述第一模式耦合器(30)的多模端口通过所述多模光波导(20)与所述光相移器(40)和所述多模转换光反射模组连接;所述多模转换光反射模组,用于将入射的所述多模光波导(20)中的光反射回该多模光波导(20)中,且实现光场反向传播,还用于改变入射的所述多模光波导(20)中的光的模式通道,使其通过另一个模式通道进行反向传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阶模式的反射式集成光谐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转换光反射模组在工作波长范围内,对于不同模式在其波长维度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反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阶模式的反射式集成光谐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转换光反射模组,包括:两个多模转换光反射器(51);每个所述多模转换光反射器(51)具有多个不同的模式通道;所述模式通道的数量为偶数个;两个模式通道构成一个模式转换通道组,入射所述多模转换光反射器(51)的所述多模光波导(20)中的光的模式,在其所入射的模式转换通道组内的两个模式通道之间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尚霖,耿金妮,秦翰林,张昱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