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384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装置,涉及一种具有支架的显示装置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显示面和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背面;环型支架;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结合于所述背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环型支架;所述主体的底部与所述环型支架的部分外环面共同支撑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铰接轴向平行于所述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支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包括液晶显示技术在内的平板显示技术已逐步取代CRT显示技术。人们使用的电视或电脑显示器的面积越来越大, 对这些显示装置的包装和运输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的一 个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包括主体11和支架12。主体 11具有显示面112,支架12连接在主体11的底部115以支撑主体11。在对显 示装置进行包装时,支架12的存在明显增大了包装的体积,增加了包装成本 和运输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显示装置中支架占用较大包装空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显示面和相对于所述显示 面的背面;环型支架;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 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结合于所述背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环型支架; 所述主体的底部与所述环型支架的部分外环面共同支撑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连 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铰接轴向平行于所述底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环型支架,所述 转轴轴向垂直于所述铰接轴向;所述转轴轴向平行于所述环型支架所在平面。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支架藉由所述转轴可以旋转至平行 于所述铰接轴向的位置或者垂直于所述铰接轴向的位置。3作为再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环形支架平行于所述铰接轴向时, 所述环形支架藉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铰接可以移动至贴近 所述背面。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支架卡合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支架具有沿外环面切线方向伸出的卡合柱;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柱与所述卡合槽卡合。本专利技术的好处在于,环形支架具有较小的厚度,并可以在包装时放置在主 体的背面,使包装空间仅略大于主体即可。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的一个显示装置的示意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恻视示意图3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后视示意图4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环型支架与连接机构的立体示意图5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一个收叠步骤示意图6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一种收叠状态示意图7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另一种收叠状态示意图8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9绘示图8中显示装置的环型支架与连接机构的分解示意图IO绘示图8中显示装置的环型支架的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和图3,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 意图;图3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后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包 括主体21,所述主体21包括显示面212和相对于所述显示面212的背面213; 环型支架22;连接机构25,所述连接机构25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接部251和第二连接部252,所述第一连接部251结合于所述背面213,所述第二连接部252 连接所述环型支架22;所述主体21的底部215与所述环型支架22的部分外环 面共同支撑所述主体21,使其立于承载面81 (例如为电脑桌面)上;所述第 一连接部2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2的铰接轴向AA平行于所述底部215。由于 第一连接部251和第二连接部252铰接,所以第一连接部251和第二连接部252 的夹角可调,通过调整第一连接部251和第二连接部252的夹角可以调整显示 面212与承载面81的夹角。请再参考图4,图4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环型支架与连接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252通过转轴26连接所述环型支架22,所述转轴26的轴向BB垂直于所述铰接轴向AA;所述转轴26轴向BB平行于所述环型支架所在平面S(在特殊的状况下,转轴轴向位于环型支架所在平面内)。请再参考图5,图5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一个收叠步骤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要对显示装置20进行包装或移动时,所述环形支架22藉由所述转轴26可以自如图2所示的垂直于所述铰接轴向AA的位置旋转至平行于所述铰接轴向BB的位置。图6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一种收叠状态示意图;在图5的基础上,所述 环形支架22藉由所述第一连接部2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2的铰接可以移动 至贴近所述背面215。在如图6所示的状态下,环形支架22完全处于背面215 的范围内,环形支架22使用其部分外环面支撑所述主体21,其厚度可以设计 的较薄(例如1厘米以下),仅需要略厚于主体11 (例如比主体厚度大1厘米) 的包装空间即可进行包装。图7绘示图1中显示装置的另一种收叠状态示意图;在如图6所示的状态 下,环形支架22部分面积228伸出背面215,这伸出的部分可以作为提手,方 便人员携带。请参考图8和图9,图8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 意图;图9绘示图8中显示装置的环型支架与连接机构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包括主体31,所述主体31包括显示面312和相对于所述 显示面312的背面313;环型支架32;连接机构35,所述连接机构35包括铰 接的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2,所述第一连接部351结合于所述背面 313,所述第二连接部352连接所述环型支架32;所述主体31的底部315与所 述环型支架32的部分外环面共同支撑所述主体31,使其立于承载面82 (例如 为电脑桌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52的铰接轴向平行 于所述底部21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支架32卡合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352。所述环形支架32具有沿外环面切线方向伸出的卡合柱325;所述第二连 接部352具有卡合槽355;所述卡合柱325与所述卡合槽355沿箭头E的方向 卡合或分离。为增强卡合柱325与所述卡合槽355之间的卡合强度,卡合柱325 上可以设置凸块3251。请参考图10,图10绘示图8中显示装置的环型支架32的正视示意图。在 本实施方式中环型支架32具有两根卡合柱325,对应的第二连接部352上具有 两个卡合槽355,这样可以避免卡合柱325在卡合槽355内转动。当要对显示装置30进行包装时,先将卡合柱325与卡合槽355分离,再 将环型支架32放置在背面215上,仅需要略厚于主体11的包装空间即可进行 包装。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显示面和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背面;环型支架;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结合于所述背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环型支架;所述主体的底部与所述环型支架的部分外环面共同支撑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铰接轴向平行于所述底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环型支架,所述转轴轴向垂直于所述铰接轴向;所述转轴轴向平行于所述 环型支架所在平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藉由所述转轴可 以旋转至平行于所述铰接轴向的位置或者垂直于所述铰接轴向的位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形支架平行于所述铰 接轴向时,所述环形支架藉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铰接可以移 动至贴近所述背面。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显示面和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背面; 环型支架;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结合于所述背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环型支架;  所述主体的底部与所述环型支架的部分外环面共同支撑所述主体;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铰接轴向平行于所述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俊林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